6 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17.5 億元,比上年增長1.3%,增收4 億元。分項目看,稅收收入完成213.4 億元,下降6.3%,減收14.3 億元;非稅收入完成104.1 億元,增長21.2%,增收18.3 億元。分級次看,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5.2 億元,增長2.9%,增收2.1 億元;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42.3 億元,增長0.8%,增收1.9 億元。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957.2 億元,為年初預算(3602.1 億元,此為各級備案預算匯總數,比原年初計劃減少24.5 億元,下同)的54.3%,比上年增長7.4%,增收134.3 億元。分項目看,稅收收入完成1500.8 億元,為年初預算(2895.6 億元)的51.8%,增長2.4%,增收35.7 億元;非稅收入完成456.4 億元,為年初預算(706.5億元)的64.6%,增長27.6%,增收98.6 億元。分級次看,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81.4 億元,為年初預算(1000 億元)的58.1%,增長17.8%,增收88 億元;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75.8 億元,為年初預算(2602.1 億元)的52.9%,增長3.5%,增收46.3 億元。
1.非稅收入增幅高、進度快,是財政收入增收的主要來源。上半年,稅收收入完成1500.8 億元,為備案預算(2895.6 億元)的51.8%,增長2.4%,增收35.7 億元,增幅在全國排末位;非稅收入完成456.4億元,為備案預算(706.5 億元)的64.6%,快于序時近兩個月,增長27.6%,增幅在全國排第三位,增收98.6 億元,占收入增收額的73.4%,是財政收入增收的主要來源。一是積極跟蹤新拍賣的礦業權出讓進度和以前年度欠繳情況,加大礦業權出讓收益征繳力度,全省礦業權出讓收益入庫97.6 億元,增收42.6 億元;二是大力盤活存量國有資產,促進各類盤活資產收入入庫46.8 億元,增收34.3 億元;三是部分市縣開源挖潛上繳國有資本經營收入74.6 億元,增收26.5 億元。
2.分稅種看,主體稅種增速逐月回落,對稅收收入的支撐減弱。上半年,受上年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拉低基數影響,稅收收入小幅增長2.4%,若剔除該因素影響,1-6 月稅收同口徑累計增速分別為-1.2%、-6.8%、-3.4%、-4.6%、-8.9%、-10.7%,降幅逐月擴大。其中,增值稅(占稅收的比重34.2%)、資源稅(23%)、企業所得稅(23%)三大主體稅種增速基本呈逐月回落態勢,對稅收收入支撐減弱。印花稅、土地增值稅受房產清零行動結束政策性減收,環境保護稅因環保力度加大、企業停產、減產等因素影響排污量逐年減少而減收,其余稅種受加強稅收征管、清理欠稅等因素拉動,普遍增收。
3.分行業看,煤炭稅收持續減收,是稅收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上半年,煤炭行業稅收完成874.1 億元,下降15.7%,減收162.4億元。能源局數據顯示,1-5 月份,全省煤炭綜合售價673.8 元/噸,同比下降12.8%,銷售收入2776.4 億元,同比下降5.6%,煤炭價格、銷售收入等指標下行,影響煤炭稅收承壓下行。從收入趨勢看,1-6 月煤炭行業稅收累計降幅持續擴大,增速分別為3.2%、-6.3%、-7.1%、-8.3%、-13%、-15.7%, 是影響稅收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非煤行業稅收完成626.7 億元,增長46.2%,增收198 億元,剔除留抵退稅后,同口徑增速小幅下降3%,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長1.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21.5%,呈現緩慢恢復態勢。
4.11 個市“10 增1 降”, 近三分之一的縣收入減收。上半年,11 個市中,除運城(18.7%)受盤活存量資產拉動增速超10%,呂梁(-3.1%)受煤價下降影響較大,收入負增長外,長治(6.1%)、晉中(5.6%)、太原(5.6%)、大同(4.4%)、忻州(4%)、臨汾(2.5%)、晉城(1.4%)、朔州(1.2%)、陽泉(0.2%)9 個市通過采取加強收入征管、盤活存量資產、上繳國資收益等方式拉動收入小幅增長。117 個縣中,負增長縣數量基本維持在全省三分之一左右,但數量環比逐月減少,特別是在上半年關鍵節點,“87 增30 降”,負增長縣環比1-5 月份又減少3 個。
6 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5.6 億元,比上年增長6.6%,增支38.3 億元。其中: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2.4 億元,下降17.5%,減支17.4 億元;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33.2 億元,增長11.7%,增支55.7 億元。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28.1 億元,為年初預算(6823.2億元)的42.9%,比上年增長7.4%,增支200.8 億元。其中:民生支出2368.5 億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9%,完成年初預算(4938.7億元)的48%,增長9.7%,增支208.9 億元。分級次看,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3.7 億元,占年初預算(1154.7 億元)的39.3%,下降6.1%,減支29.3 億元;市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74.4億元,占年初預算(5668.5億元)的43.7%,增長10.3%,增支230.2 億元。
1.支出保持較高強度,重點領域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全省財政支出增長7.4%,增支200.9 億元,增速在全國排前列。同時,民生支出2368.5 億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9%,完成年初預算(4938.7 億元)的48%,增長9.7%,增支208.9 億元,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有力促進全省經濟轉型發展。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完成618.8 億元,增長19.3%,增支100.3億元;城鄉社區支出完成296.1 億元,增長16.6%,增支42.1 億元;衛生健康支出完成307.4 億元,增長12.5%,增支34.1 億元;科學技術支出完成51.7 億元,增長139.2%,增支30.1 億元。
2.支出進度明顯加快,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有所提升。上半年,雖然全省財政支出進度整體仍慢于序時(50%),但差距環比1-5 月份收窄0.2 個百分點。6 月當月支出進度達8.6%,超過序時進度0.3 個百分點,成效明顯。分科目看,衛生健康支出(60.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8.2%)、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57.1%)、城鄉社區支出(53.9%)等科目進度較快;分區域看,11 個市支出進度均超過40%,晉城(48.1%)、運城(46.5%)、陽泉(45.6%)、臨汾(45%)、呂梁(44.2%)、晉中(43.8%)等6個市進度快于全省平均。
6 月份,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1.3 億元,比上年下降33.4%,減收15.7 億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08.4 億元,比上年增長6%,增支11.8 億元。上半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94.6 億元,為年初預算的14.8%,比上年下降15.3%,減收35 億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696.5 億元,為年初預算的41.1%,比上年下降5.4%,減支39.6億元。
6 月份,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65 萬元,比上年下降98.1%,減收0.3 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5.5 億元,比上年增長2.7倍,增支4 億元。上半年,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5.4 億元,為年初預算的7.9%,比上年增長4.7倍,增收21 億元。全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00.2 億元,為年初預算的43.2%,比上年增長3.8 倍,增支79.1 億元。
上半年,全省發行地方政府新增債券535.1 億元,其中,發行新增一般債券172.8 億元,完成全年新增一般債務限額(226 億元)的76.5%;發行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362.4 億元,完成全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603 億元)的60.1%,其中:350 億元提前批專項債券于5月底前全部發行完畢。■
(山西省財政廳國庫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