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包含四個方面,其中有一項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主要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這段論述明確了思維能力的分類和特征,“邏輯思維”這個詞引起了我們的特別關注。平日里,有時會聽到專家這樣評判教師的論文:“這篇文章邏輯思維紊亂,說明該老師根本不會寫文章?!苯萄袉T評課時有時會說:“分析講解時要注意邏輯順序,不要犯科學性錯誤?!薄斑壿嫛边@個詞在生活中似乎司空見慣,但許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教研活動時常常缺乏“邏輯思維”。
厘清概念定義。新課標中提到的“邏輯思維”是指什么呢?其實,邏輯思維的本質是遵循邏輯規律的思維。概念、命題、推理是思維的三種基本存在形態,邏輯的基本規律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具體到三種思維形式中,則需要達到“概念要清晰、判斷要準確、推理要嚴密、論證要合理”等要求。除此之外,邏輯思維還包括恰當地運用邏輯的方法進行推理和論證,如反證法、歸納法等。
探索培養路徑。新課標中專門設置了“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一線語文教師都在研究如何貫徹落實。關于邏輯思維方法的培養,老師們找到了眾多路徑:比如《晏子使楚》一文,讓學生分析辯論雙方的論證是否合理;《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讓學生根據現象進行推理,明確王戎的思考路徑就可以領悟到他的聰明智慧;《兩小兒辯日》一文更是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的好教材……此外,在語文教學中,經常進行的關聯詞練習,也是很好的邏輯思維訓練方式。與學生一起分析關聯詞語之間的關系,探討如何在習作、表達中合理運用,這些都需要語文教師有一定的邏輯思維素養,不然,學生學起來有可能就會糊里糊涂。
聚焦學校行動。2023年暑假,“全國中小學邏輯教育無錫論壇”在我校舉行。南京大學張建軍教授題為“邏輯規律、認知規范和思維方法:邏輯教育的樞紐”的報告讓我印象深刻,他指出邏輯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培養系統性的反思能力,各層面邏輯教育應按照認知規范講清楚思維方法,引導學生恰當地求真、講理。我校作為“邏輯教育實踐基地”,將繼續致力于邏輯思維培養方面的教學實踐與研究。
邏輯思維是一種規則思維,它使得人們可以理性地思考,促進社會理性化發展和進步。邏輯思維培養意義深遠,這是每個基礎教育工作者應該擔當的社會責任,我們任重而道遠。
(作者系江蘇省無錫市天一第二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