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產業研究部
經過多年國際化探索,中國車企正從傳統貿易模式向海外事業發展模式轉型,部分領先企業已在海外重點市場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屬地化營銷機構。這將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和產品走出去、走進去和走上去。
2020 年以來,盡管受到疫情沖擊,我國出口卻呈現快速增長勢頭。2021 年,中國汽車出口201.5 萬輛,同比翻了一番,實現歷史性突破。2022 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總體延續了快速增長勢頭。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2 年,我國汽車企業出口首次突破300 萬輛,達到311.1 萬輛,同比增長54.4%。其中,乘用車出口252.9 萬輛,同比增長56.7%;商用車出口58.2 萬輛,同比增長44.9%。新能源汽車出口67.9 萬輛,同比增長1.2倍。
海外剛需拉動。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行和海外消費降級現象,疊加疫情背景下消費者安全健康出行的剛性需求,推動低端市場爆發增長。
國際供給不足。芯片短缺疊加俄烏沖突導致西方汽車供應鏈遲遲難以恢復,有限資源優先保障高附加值產品,為中國品牌騰出了低端市場空間,使得中國經濟型乘用車爆發增長,也推動了中國合資產品出口快速增長。因疫情及芯片短缺等影響,海外汽車制造商供應能力出現一定程度下滑,而我國疫情防控效果良好,汽車產業鏈相對完備,且生產能力快速恢復,并通過轉型升級形成新優勢,可及時向海外市場提供優質汽車產品,有效彌補海外市場的供應缺口。
中國品牌自身實力提升。近年來,在汽車行業四化變革的大背景下,國內汽車行業加速創新轉型,特別是在SUV、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等領域競爭力快速提升,結合中國車企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綜合競爭力快速增長。在政策驅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得到高速發展,同時海外多個國家導向新能源汽車發展,市場需求逐漸釋放,新能源汽車出口成為拉動汽車出口增長的新動能。經過多年的國際化探索,中國車企正在從傳統貿易模式向海外事業發展模式轉型,上汽、奇瑞等領先企業已經在海外重點市場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屬地化營銷機構,這將進一步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和產品走出去、走進去和走上去。

中國汽車行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投資基地成功打開東南亞、印度、巴西等關稅門檻高、市場規模大的百萬級大市場,成為拉動規模躍升的重要增量。中國品牌車企加快海外市場布局,通過海外建廠、聯合海外銷售渠道、獨立建設海外銷售渠道等方式加快市場開拓,促使我國汽車出口量持續攀升。
海外投資促進。中國汽車行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投資基地成功打開東南亞、印度、巴西等關稅門檻高、市場規模大的百萬級大市場,成為拉動規模躍升的重要增量。中國品牌車企加快海外市場布局,通過海外建廠、聯合海外銷售渠道、獨立建設海外銷售渠道等方式加快市場開拓,促使我國汽車出口量持續攀升。
海外經濟形勢復雜嚴峻。2023 年,全球通脹加劇,經濟衰退,地緣政治及軍事沖突帶來的負面影響將進一步顯現;預計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體通脹壓力日益加大,海外消費能力繼續下滑的可能性不斷增大。
國際金融環境惡化。由于美元持續升值導致大量發展中國家外匯資金緊張,匯率風險高;部分發展中國家出現了外匯不足,無法償還國際債務的情況,進而導致各國央行收緊信用證發放,影響目的國汽車進口及出口方收款。
運輸問題依然突出。目前中國船公司所擁有的可用于國際市場的中大型汽車船不足10 艘,導致運力緊張。雖然集裝箱運費已經下降,但是滾裝船資源仍舊緊張,運費仍舊高昂,且滾裝船資源和中歐中亞班列資源仍然較為匱乏。
中國汽車國標與國際標準不統一,增加了我國出口企業的成本。具體表現為:歐美日韓等國家針對中國汽車準入條件苛刻,注冊和認證費用高、流程長;海外新能源配套設施不完善,充電標準的不統一也制約著中國新能源汽車海外出口。
關稅壁壘依然較高。目前,部分國家對我國進口整車征收高關稅,盡管簽訂了RCEP 條約,但是許多RCEP 國家依然對中國汽車征收高關稅。以越南為例,越南現在是50%的關稅,據該國RCEP詳細條款的解釋,它要通過十年多的時間才會把對中國汽車進口關稅降低到5%以內的水平,但是它對日本、韓國的關稅相當于零,因此造成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關于出口運輸方面的建議。支持擴大我國滾裝船隊規模,保障汽車行業出口運輸需求;運費大幅上漲導致企業成本嚴重增加,建議給予適當運費補貼;提升相關邊境口岸的通關能力,加大中歐中亞班列密度。
關于金融支持及管理的建議。鼓勵和引導金融企業為汽車海外銷售提供全價值鏈的金融服務;加大力度推廣人民幣跨境交易,促進國際貿易采用人民幣結算;設立中國汽車海外發展專項基金,對中國車企海外直接投資給予資金支持。
推動貿易協議落實的建議。推動RCEP 協議盡快落地,發揮汽車利好政策;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FTA)。
推動標準制定及認證建議。利用好電動汽車變革契機,在各國還未建立統一的電動汽車行業標準時,加強中國電動汽車相關標準的輸出(包括充電樁接口、三電系統認證、電動車運輸標準等),大力促進中國車企“走出去”;支持國內檢測認證機構與國外機構開展合作,簽訂實驗室產品檢驗結果認可協議。
其他建議:加強二手車出口授權管理,公開二手車出口信息管理,避免二手車出口到無售后服務的國家和地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定期策劃中國品牌巡展等大型推廣活動。

2023 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重點協調物流(海運、鐵路)等工作,包括與COSCO 研究運力和航線優化問題、與國鐵公司研究中歐班列運力提升問題、密切跟蹤滾裝船投資進度等。
多年來,中汽協會一直高度關注企業海外發展,成立了專門部門并積極搭建高效交流平臺,針對企業海外發展面臨的瓶頸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如針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開展貿易救濟工作;推動企業出口數據交流,組建了內部數據交流平臺,向平臺內企業積極反饋相關出口數據,推動企業加強研究分析能力;在政府主管部門指導下,召開內部交流會,共同研判企業面臨的痛點和難點,并及時向政府主管部門反饋企業訴求和政策建議;與相關方合作開展年度海外出口高峰論壇,助力企業海外發展行穩致遠。
未來,協會將根據企業反饋的問題和建議,根據內容的合理性、緊迫性和復雜性,有計劃推進課題的破解。2023 年,根據已有研究進展,重點將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了解企業國內口岸、港口運輸困難并協調有關部門解決,同時進一步了解陸路通關問題,推進問題解決。
二是協調物流(海運、鐵路)等工作,包括與COSCO 研究運力和航線優化問題、與國鐵公司研究中歐班列運力提升問題、密切跟蹤滾裝船投資進度等。
三是推動內部數據交流。通過逐步拓展企業之間的出口數據交流廣度和深度,研究尋找市場信息資源及其業務模式,為企業提供詳細的數據支撐。
四是建立并參與法規、標準溝通平臺搭建。初步考慮與工信部、環保部等相關政府部門和世界汽車協會組織溝通,建立標準法規對話參與機制,組織企業成立工作組參與標準法規協商。
五是建立汽車關稅減免溝通渠道。主要是與商務部相關部門交流,建立參與區域協定關稅對話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