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鄭雪芹
從國內多家車企發布的2023 年度銷量目標來看,企業層面對于2023 年的發展仍然保持著較高的信心和預期,尤其是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寄予了厚望。
2023 年伊始,部分車企相繼發布了本年度的銷量目標。據汽車縱橫全媒體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共有20 家車企或品牌對外公布了2023 年度的銷量目標(部分為預估)。其中,以一汽、上汽、東風為代表的集團企業共有5 家,以吉利、長城、比亞迪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共有3家,以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共有5 家,以埃安、深藍、智己為代表的單品牌共有7 個。
分類別來看,在納入統計的5 家集團企業中,2023 年平均預計增幅不足兩成,與其他企業相比較為保守。其中,第一梯隊——上汽集團、一汽集團和東風集團2023 年銷量目標分別為600 萬輛、400 萬輛和300 萬輛(挑戰350 萬輛),第二梯隊——長安集團和廣汽集團分別為280 萬輛和267.72萬輛;與2022 年實際銷量相比,廣汽和上汽的預計增幅最低,僅為10.00%和13.15%,一汽和東風均超過了兩成,長安接近兩成。
在民營企業中,比亞迪汽車因發展勢頭最猛,銷量目標也最為激進,其制定的2023 年銷量目標高達400 萬輛,相比2022 年的實際銷量186.85 萬輛翻了一倍還多;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銷量目標相差不大,分別為165 萬輛和160 萬輛,但相比上一年的實際銷量來看,吉利汽車最為謹慎保守,預計增幅僅為15.14%;長城汽車則較為樂觀,預計增幅為49.88%,處于較高水平。
從5 家造車新勢力企業的平均水平來看,2023 年接近八成的平均預計增幅遠遠超過集團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平均水平。其中后來居上的哪吒汽車和零跑汽車分別制定了30 萬輛和20萬-30 萬輛的銷量目標,相比上一年的實際銷量預計增幅在一倍左右;“蔚小理”也制定了差不多的銷量目標,其中蔚來和小鵬均為20 萬輛,增幅也均在六成以上,理想稍高一些,在25 萬-30 萬輛之間,增幅在一倍左右。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隸屬于集團或車企旗下的單品牌也發布了各自的銷量目標,因其中大多都是新能源品牌,出于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良好預期,普遍制定了非常高的銷量目標。在本文納入統計的7個品牌中,廣汽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埃安2023 年銷量目標為50 萬輛,相比其上一年27.12 萬輛的實際銷量,增幅近乎翻倍;長安旗下的深藍在2022 年僅有3.34 萬輛實際銷量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需要翻10 倍以上才能達到其本年度銷量目標——40 萬輛;相對深藍來說,吉利旗下的極氪倒顯得保守了,其在2022 年實銷7.19 萬輛的基礎上,僅為2023 年制定了14萬輛的目標;另外,在2022 年尚未發力的阿維塔和智己,銷量目標分別為10 萬輛和4.5 萬輛。(見表)
通過進一步分析上述車企的銷量目標來看,無不對新能源汽車寄予了厚望。

表:國內部分車企2023年銷量目標一覽類別 車企/品牌 2023年目標 2022年實銷 預計增幅上汽集團 600萬輛 530.26萬輛 13.15%一汽集團 400萬輛 320萬輛 24.84%東風集團 300萬-350萬輛 246.45萬輛 21.73%-42.02%長安集團 280萬輛 234.62萬輛 19.34%廣汽集團 267.72萬輛 243.38萬輛 10.00%集團企業比亞迪汽車 400萬輛 186.85萬輛 114.08%吉利汽車 165萬輛 143.30萬輛 15.14%長城汽車 160萬輛 106.75萬輛 49.88%民營企業哪吒汽車 30萬輛 15.21萬輛 97.24%理想汽車 25萬-30萬輛 13.32萬輛 87.69%-125.23%零跑汽車 20萬-30萬輛 11.12萬輛 79.86%-169.78%小鵬汽車 20萬輛 12.08萬輛 65.56%蔚來汽車 20萬輛左右 12.25萬輛 63.27%造車新勢力廣汽-埃安 50萬輛 27.12萬輛 84.37%長安-深藍 40萬輛 3.34萬輛 1099.26%奇瑞-捷途 30萬輛 18.01萬輛 66.57%吉利-極氪 14萬輛 7.19萬輛 94.71%長安-阿維塔 10萬輛 757輛 13110.04%上汽-智己 4.5萬輛 5000輛 800.00%東風-猛士 1500輛 - -資料來源:網絡整理(注:集團企業含旗下合資品牌;部分車企銷量目標為預估)單品牌
在上汽集團發布的2023 年銷量目標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為150 萬輛,海外銷量目標為120 萬輛。到2025 年,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在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40%,三年內實現翻番。在新能源汽車布局上,上汽集團將繼續全面推進“純電、混動、燃料電池”三條新能源技術路線,強化自主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
在2022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僅有38.4 萬輛的情況下,一汽集團也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思路。其中,“紅旗”的根本任務,第一是從30 萬輛躍上50 萬輛以上臺階,進入高端豪華品牌第一陣營;第二是加快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要將新能源汽車打造成為紅旗品牌強勢增長的新動能和品牌強大的新內涵;第三是在品牌“高端化”、“頂級化”、“新銳化”上取得明顯進步,為紅旗新能源汽車發展奠定強大品牌的基礎。
長安汽車對旗下各品牌都制定了詳細的銷量目標,例如,長安品牌乘用車再向100 萬輛目標發起沖鋒,歐尚品牌確保31 萬輛目標達成;另外,深藍品牌實現40 萬輛交付任務,凱程品牌完成全年27 萬輛目標,阿維塔品牌向10 萬輛目標沖刺。對于2023 年的新品規劃,長安汽車表示,一是經典產品全數“智電”;二是新能源產品全新出戰,如深藍S7、C236、覽拓者EV、阿維塔E12 將在今年恰當時機加入戰團;三是產品周期計劃全面升級。
國內三大民營車企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攀升,更為重視發展新能源戰略的自主品牌迎來了高速增長,其中比亞迪更是一舉超越一汽-大眾,成功登頂了2022年國內銷冠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表示2023 年將向400萬輛發起沖擊,這種強大的自信源自其2022 年在新能源之路上的“狂飆”,從去年4 月份停產燃油車開始,就已經見證了它的成功之路。
吉利汽車盡管目標保守,但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利汽車集團CEO 淦家閱表示,2023 年力爭要實現新能源產品的三個翻番增長: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翻番增長,超過60 萬輛,以及雷神混動和極氪銷量分別同步實現翻番增長。在領克、極氪、幾何、睿藍等同步發展下,吉利全面電氣化進程已滲透到旗下各品牌。2023 年,隨著各品牌新能源產品增加和迭代,吉利新能源板塊的翻番目標或不難實現。
長城汽車下調了2023 年銷售目標,由280 萬輛下調至160 萬輛,且低于其190 萬輛的2022 年目標。在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制定了純電、混動、氫能“三軌并行”的技術路徑,形成了新能源技術的全面覆蓋,2023 年還將陸續投放十余款重磅新能源車型。
與傳統車企不同,專注于新能源領域的造車新勢力企業,普遍對2023 年有著更為激進的高增長預期。日前,小鵬汽車董事長、CEO 何小鵬為2023年提出新車規劃、交付目標和內部期望,2023 年的目標是累計交付45 萬輛車,即2023 年交付近20 萬輛車,目標增長率達到65.6%。
蔚來2023 年的目標更為明確,就是超過雷克薩斯燃油車銷量。數據顯示,蔚來2022 年累計交付新車12.25 萬輛,同比增長34%,而雷克薩斯2022年在華累計銷量為18.39 萬輛。由此推算,蔚來2023 年的銷量目標在20 萬輛左右,目標增幅約為63%。
理想汽車盡管并未正式公布2023 年的具體銷量目標,但據接近公司方面人士透露,2023 年理想汽車設定的總銷量目標在25 萬輛至30 萬輛區間。即便按照25 萬輛計算,理想汽車目標增長率也高達88%。
值得關注的是,2023 年,哪吒汽車目標依舊是新勢力第一,并定下了30 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哪吒汽車表示,2023年哪吒汽車將加快優化產品結構、開足馬力生產,同時針對哪吒S 目前存在的產能不足問題,進行供應鏈拉產調整,該調整預計在未來兩、三個月之內可以完成。
此外,阿維塔、智己等后來者,還在為交付而戰。為實現新的發展目標,2023 年阿維塔將進一步優化渠道布局,計劃實現覆蓋110 城,渠道觸點數量達到500 家。智己汽車2023 年銷量目標為4.5 萬輛,并希望到2025 年達到20 萬—30萬輛的產銷規模,今年底智己還計劃推出部分定位相對更低的產品,覆蓋主流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