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珺 倪海香
[摘 要]現階段,我國正迎來最大的歸國熱潮。海外留學人員參與高校學術科研工作,能夠充實高校人才隊伍,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能。由于長期處于海外,高校留學歸國人員呈現出價值觀多元化、流動性更強的個體特征。我國針對留學歸國人員的總體特征和發展需求,沒有落實針對性較強的管理工作,限制留學歸國人員能力和水平的發揮。對此,積極探索全新的管理思路和路徑,提出完善管理機制、構建統戰平臺、優化學術環境等策略,以期促進留學歸國人員作用的全面發揮。
[關鍵詞]河北省;留學生;歸國人員
國家提出的支持留學、鼓勵回國的政策方針,使留學人員出現回國的熱潮,各大高校人才回歸率逐步提升。而留學歸國人員作為人才隊伍中特殊的存在,需要結合院校發展現狀,以及留學歸國人員的特征,落實好人員管理工作,使他們參與學校的建設,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
獻[1]。在這一目標導向下,本文充分分析了河北省高校留學歸國人員發展現狀與特點,探索了高校歸國人員管理的新思路,以期促進留學回國人員工作能力水平的全面發揮。
一、河北省高校留學歸國人員現狀和特點
全球化背景下,河北省各大高校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以國際化的戰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運行和發展,并主動與多個國家建立合作聯系,為學生出國留學打通渠道,提供國際化的培養舞臺。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萬人,較上一年增長4.1萬人,增長率為6.25%。在這一趨勢下,河北省各大高校多渠道、多層次地為人才留學提供路徑,使河北省出國留學相關的工作取得創新發展。隨著我國就業環境、政策內容、社會經濟發展實力產生較大的變化,出國留學人員回歸率大幅度上升。2019年留學歸國人員總量為58萬余人,較上一年增長了6萬余人,增長率超過11%。很多留學歸國人員有著豐富的科研和學術經驗,在參與的教育和科研事業中,能夠為我國教育事業和科研事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上的支撐[2]。
高校留學歸國人員一是有著較高的學歷,擁有無限的發展潛能。作為思想開拓、學術經驗豐富的特殊群體,歸國留學人員能夠投身于學術研究中。他們大多有著較高的學歷,很大部分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有較高的知識視野,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并對社會現象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很多海外從業人員主動放棄了海外優越的物質條件,毅然回國為祖國作貢獻。他們能夠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智力上的支持,成為我國高校知識分子中的特殊存在。二是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多元化。出國留學人員自身受到中西文化的雙重影響,在思想觀念、意識形態、行為等方面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具體體現在社會責任感和功利化傾向并存、講奉獻輕索取與斗爭意識較差的現象并存、積極參與學術活動與政治信仰虛無并存。他們呈現的多種矛盾,為高校留學歸國人才管理、培養、應用等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
二、制約高校留學歸國人員作用發揮的主要因素
(一)人才管理機制不完善,思想引導作用難以發揮
近年來,留學生歸國熱潮出現,河北省高校留學歸國群體數量逐步增加。而作為高校科研和教學團隊中較為特殊的存在,留學歸國人員的思想意識更為開放,整體呈現出思想動態多元化的態勢。而針對這一特點,能否做好歸國人員的后續管理和服務工作,直接影響留學歸國人員的作用發揮。現階段,高校對于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全面,并將留學歸國人員管理工作的重心,集中在人員引進方面,后續的跟蹤管理缺位,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和再次流失。首先,缺少跟蹤管理的有效措施。高校建立的服務支撐體系不完善,仍然存在科研條件人才評價上的不足。留學歸國人員參與的科學項目,由于硬件上的不足,導致他們的能力難以全面發揮。而針對這種問題,沒有搭建完善的溝通和反饋渠道,導致人才發展中遇到的困難難以解決,留學歸國人員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工作滿意度不足,容易出現思想和心理上的問題。其次,人才審評工作和項目目標相脫節。當前河北省確立留學歸國人員的考核指標,很多優秀的人才能夠獲得政策上的扶持。但是很多學校將人才的審評工作交由機構負責,導致很多人才發展項目難以落地,歸國留學人員得不到資金兌現,自身發展的動能逐步降低。各地落實的高待遇和優惠政策,使地區間形成競爭關系,人才的職業發展出現功利化的傾向,進一步導致留學歸國人員的作用難以全面發揮。
(二)配套服務和發展環境有待優化
一方面,留學歸國人員的配套服務環境有待完善。高校現有的人才評價機制,存在著重職稱、重獎項的取向,不關注人才的成長路徑,造成留學歸國人才的評價結果不具有參考價值。而根據人才評價現實情況,落實的獎懲工作流于形式,導致學校給留學歸國人才提供的支持過少。多數海歸人員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較多的問題,如子女教育、職稱評定、購房補貼等與留學歸國人員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阻礙了人才的發展,容易出現人才再流失的情況。另一方面,學術環境尚待改善。近年來,河北省落實高校人才引進計劃,為留學歸國人才參與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是分析人才發展的現狀,發現受西方文化影響深刻的留學歸國人員,很難適應國內的學術氛圍,對高校建立的管理規定、辦事程序、行政制度認可度不高。他們參與的研究項目,需要較為復雜的手續和流程,導致他們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學術研究中,容易出現心理上的落差,難以在崗位中獲得價值感和榮譽感,長此以往,容易增加他們的工作惰性,難以凸顯人才的引領作用:
三、河北省高校留學歸國人員的作用發揮路徑
(一)正確認識留學歸國人員的積極作用,做好留學人員的統戰工作
人才作為推動我國長遠發展的第一資源,只有具備扎實的人才儲備,才能有效提升我國社會發展實力。現階段,留學歸國人員作為我國人才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科教學、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河北省燕山大學為例,在校黨委領導下,學校對外交流工作不斷增強,隨之留學歸國人員的工作隊伍逐漸擴大,在校內分別擔任其學科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成為優秀骨干隊伍,在各個崗位上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最為知名的留學歸國人員薛天宇,便是從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成歸來,在河北省實施的“百人計劃”驅動下,入職燕山大學,擔任起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他指導眾多學生參加科學競賽與科技創新活動,取得了多項省級和校級創新創業大賽獎勵。在科研方面,他也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曾發表多篇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論文,深受同行專家的認可。由此可以看出,留學歸國人員在我國高校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方面的作用重大。為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和價值,相關高校必須正確認識留學歸國人員的積極作用,深入分析其他高校成功案例,借鑒先進經驗,做好留學歸國人員的統戰工作。大力吸收優秀留學歸國人員,統籌發揮好留學歸國人才作用,將留學歸國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樹立人才全球化觀念,以更好地確保高校人才隊伍建設,能夠適應人才國際流動日益頻繁、人才資源配置日益國際化的全新發展趨勢。另外,還需要正確認識到留學歸國人員在推動高校發展中的戰略性作用,主要是因為留學歸國人員具有特別經歷、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是非常寶貴的優秀人才。特別是高層次留學人員,對于建設國際化、高水平大學,帶動高校教育教學工作改革創新開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所以,需要從戰略高度出發,將留學歸國人員團結、服務、引導以及發揮作用等工作提高到高校戰略性發展規劃當中,高度重視留學歸國人員統戰工作,切實提升河北省高校發展實力。
(二)搭建留學歸國人員統戰工作平臺,發揮留學人員的優勢作用
為切實發揮好留學歸國人員在河北省高校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應堅持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戰略性目標出發,緊密結合留學歸國人員特點和需要,搭建留學歸國人員統戰工作平臺,服務、管理、規范好留學歸國人才隊伍,切實發揮留學歸國人員的優勢作用。首先,應依托政協、留學歸國人員聯誼會、歐美同學會等組織團體,支持留學歸國人員多途徑參與政治和社會生活,充分發揮他們在知識層次、信息資源、管理觀念、先進經驗等方面的優勢作用,為地方和高校建設發展建言獻策。其次,以項目為紐帶、活動為載體,搭建聯誼交流平臺,如“專業論壇平臺”“海外學者論壇”以及“留學歸國人員經濟科技論壇”等[3]。充分利用好各種聯誼交流平臺,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積極參與活動,與河北省高校專業教師、學生以及留學歸國人員進行學術交流報告。緊密圍繞河北省經濟建設、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以及海內外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舉辦專題論壇,使留學歸國人員能夠發揮自身在國內外的先進經驗、親身經歷和優越視野,為學校建言獻策,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事業發展。再次,搭建參政議政平臺,針對具有較高參政議政意識的留學歸國人員,可鼓勵其積極加入民主黨派,為其提供參政議政渠道。最后,還可通過借助微信群、QQ群等渠道,搭建多元化聯誼交友平臺,組織擁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留學歸國人員與教師、學生共同開展文娛、體育等活動,能夠更好地形成凝聚力,增強留學歸國人員的歸屬感。
(三)完善歸國人員評價與支持體系,營造良好學術與生活環境
為真正留住留學歸國人才,保證其能夠留在學校參與教學、管理、科研等一系列教育工作,為河北省高校辦學水平提升提供重要支持,應積極完善留學歸國人員的評價和支持體系,加強對留學歸國人才的支持、服務和保障力度[4],以更好地增強留學歸國人才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使之真正樂于留在高校就職。一方面,積極改變現有的人才評價體系,建立與評價體系相關聯的激勵機制,能夠更好地激發留學歸國人才創新活力,更好地發揮其優勢作用。在具體實踐中,可選擇邀請既掌握市場行情,又熟悉學界發展規律的第三方專業團隊合作,由他們結合高校辦學特色,圍繞留學歸國人才發展期望、職業規劃和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然后,針對留學歸國人員制定嚴格的績效考評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評價法,對歸國人員職業素養、業務能力、科研與教學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給予綜合考評。根據考評結果對表現突出的歸國人員,給予崗位津貼、科研經費以及住房方面的激勵政策;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員堅決予以辭退;對發揮作用合格,但并不符合崗位要求的歸國人員,應找出具體原因,科學調配工作崗位,保證崗位與人才高度匹配,更好地發揮歸國人員優勢作用。另一方面,為留學歸國人員創造良好的學術與生活環境,以便真正發揮歸國人員優勢作用,留住人才并提高其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在思想上樹立起命運共同體意識。1.針對歸國人才的生活環境,應鼓勵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業單位和產業園區協同搭建公租房,破解人才階段性住房難題;2.優化海外人才醫療環境,加強國內外保險公司與條件良好的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加入國際性醫療保險支付網絡系統,提升歸國人才醫療服務水平;3.針對歸國人才家人的就業給予保障,適當開辟“綠色通道”,解決人才后顧之憂;4.加強對科研經費和科研設施的投入力度,為留學歸國人員發揮作用提供基礎保障。其中,可通過設立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啟動資助基金,解決歸國人員科研經費不足、科研課題申請困難等問題。并重視解決歸國人員在圖書資料、科研用房、實驗設施等方面的問題,努力為留學歸國人員找一個能夠放心大膽施展才干的良好環境,最終“使英雄能夠有用武之地”。
結束語
在歸國熱潮下,河北省各大高校留學歸國人員數量不斷增多,落實好高校留學歸國人員的管理和人才發展工作,是高校人才隊伍建設所面臨的新問題。當前,高校落實留學歸國人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著管理服務機制不完善、保障和支持措施不足等現實問題,導致留學歸國人員自身的能力難以全面發揮。對此,需要高校搭建留學歸國人員統戰工作平臺,并完善相應的管理和支持體系,為留學歸國人員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和生活條件。同時,根據高校科研和學術工作發展需求,多路徑地引進留學歸國人員,通過高校人才隊伍的創新建設,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用的局面,為河北省高等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雪晶.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背景下高校歸國留學人員思想建設的審思與向路:以湖南省為例[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2,23(1):61-63.
[2]田麗.后疫情時代高校留學歸國人員現狀調研及標準化管理:以武漢市高校為例[J].大眾標準化,2021(24):182-184.
[3]高瑞靜.高校歸國留學人員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途徑與方式[J].北京教育(高教),2020(1):87-89.
[4]李鋒.留學歸國人員“雙創”公共服務體系研究:以寧波市鄞州區為例[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9(11):45-48.
作者簡介:許珺(1988— ),女,漢族,山西長治人,滄州師范學院,講師,博士。
研究方向:國際關系、管理學。
倪海香(1993— ),女,漢族,河北滄州人,滄州師范學院,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思政教育,跨文化交流。
基金項目: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研究課題支持項目“河北省高校留學歸國人員作用發揮研究”(項目編號:JRS-2023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