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然 高 俊
(哈爾濱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黑龍江省男子柔道隊始建于1980 年,是我國成立較早的柔道隊伍之一,在四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培養出很多優秀運動員,為我國柔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10 年后,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黑龍江省柔道運動隊出現了人才斷層的現象,特別是2017 年全運會以后情況更加突出。隨著大批優秀運動員退役,黑龍江省柔道隊失去了往日的輝煌,更是讓曾經在全國處于優勢地位的小級別(60kg-81kg)項目逐漸失去了競爭力。為重振黑龍江省柔道隊的雄風,黑龍江省柔道隊開展了新一輪的人才培養計劃,不僅要培養出優秀的運動員為黑龍江省爭光,更要為黑龍江省體育強省建設服務,為我國體育強國建設服務。從當前黑龍江省柔道運動的發展境況來看,在新一輪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下,一些年輕的運動員逐步涌現出來并具備了較好的發展潛質。為更好地幫助這些青年運動員成長,研究以81kg 級項目為切入點,對2023 年全國男子青年柔道錦標賽的黑龍江省兩名U18 運動員技術運用進行了系統分析,以此明晰這兩名運動員技術運用的優勢和不足,為今后的科學化訓練和比賽備戰提供參考。
本次比賽黑龍江省姚志超和邱洪海兩名運動員共進行了8 場比賽(見表1),結果顯示姚志超使用最多的技術是背負投和大外刈,大外刈的使用更多是進行連絡技,在使用大外刈后連接更多的動作。在這次比賽中姚志超的連絡技表現較好,在第一場比賽中利用背負投連接小內卷入贏得比賽的勝利。通過錄像分析,姚志超的得意技是背負投、釣袖入腰和小內卷入,在進攻動作上重心偏向下,如背負投和釣袖入腰的使用都是低架。在比賽中這名運動員的爆發力、搶手靶位與進攻連絡的意識較好,但同時在比賽中也暴露出力量的問題。在1/4輪比賽時,由于力量問題被壓制,處于被動的局面,在得意技上出現進攻時動作不到位等現象。與姚志超同時獲得第7 名的運動員邱洪海具有身體能力強、力量大、個子高的特點,擅長大領底袖的靶位。在1/8 輪比賽中,對手使用小內刈的情況下,邱洪海利用力量的優勢進行反攻動作,獲得一本的分數,贏得比賽的勝利。但是通過表1 可以看出,該名運動員的進攻次數較少,得意技內股的使用僅有4 次,動作單一,連絡技較少,甚至在復活賽中使用動作為0 次。尤其是在柔道新規則中鼓勵運動員進攻的局面下,這樣的情況會很被動。
表1 黑龍江省U18-81kg 級姚志超和邱洪海技術動作統計分析
技術運用成效是運動員比賽中有效得分制勝的重要體現,是運動員綜合競技實力的重要外在表達。通過對兩名運動員技術運用成效分析,分別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由見表2 知:在比賽中,姚志超使用最多的技術動作為手技背負投、足技大外刈和腰技釣袖入腰,占比分別為25%、25%、16.67%。在背負投上,因為高架背負投得分難度相對較大,容易被反攻,所以姚志超的背負投的使用更多的是低架背負投進攻。低架背負投是運動員以跪立或深蹲向對手發起進攻,重心較低,進攻成功后身體處于對手的下肢部位,具有重心低易防守不容易被反攻的特點。姚志超在其他動作技術使用占比均不足15%,其中投技(包括足技和手技)的使用率最高,說明姚志超這名運動員主要技術應用類型是投技。他得分比較高的技術動作是手技背負投、腰技釣袖入腰、足技小內卷入和反攻,得分占比都達到了25%,由此可以看出這些技術動作是姚志超主要的得分手段。姚志超得分占比最低的是手技體落、足技出足掃和足技大外刈,成功率均為0,說明姚志超在手技體落、足技出足掃和足技大外刈上的掌握并不是很好[1]。姚志超比賽中的輸分動作主要是手技背負投,失分兩次,失分率達到66.67%,另外外卷入失分一次,失分率33.3%,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對直門靶位進行更嚴密的防守,很輕易地讓對手拿到靶位,在對手拿到靶位時迅速做出進攻,導致比賽失利。邱洪海使用最多的三類技術動作分別為足技內股占26.67%、反攻占20%和足技大外刈占13.33%,這三種技術的使用率總和達到所有技術動作的60%,其他技術動作的使用率均不足10%。
表2 黑龍江省U18-81kg 級運動員姚志超技術動作統計分析
表3 顯示:在比賽中,邱洪海得分占比最高的技術動作是寢技抱壓技、反攻和足技內股,均占33.3%,使用成功率最高的技術動作為抱壓技,成功率為100%。抱壓技的使用大多數都是以投寢連絡技得分,當運動員使用動作將對手摔倒時,施技者往往會跟隨進入寢技,此時對手背部著地,進行抱壓技連絡得分的機會更多。在第一場比賽中邱洪海就運用了投寢技連絡得分,在動作成功時進行抱壓技獲得分數。邱洪海使用成功率較高的還有反攻技術和內股,成功率均高于20%,在技術使用次數上最多的是足技內股,但是使用僅4 次,說明邱洪海對于技術的掌握還不夠成熟,在進攻時機、技術動作等方面仍有缺陷。邱洪海的輸分動作主要是腰技釣袖入腰和反攻,失分率均為50%,失分的原因是該名運動員進攻次數少,一直處于較消極狀態以及動作不到位導致被對手反攻,讓對方獲得分數。因此邱洪海應多注重動作技術的訓練,在比賽中應注意積極做動作,盡量處于主動狀態,才能獲得更好的成績。
表3 黑龍江省U18-81kg 級運動員邱洪海技術動作統計分析
姚志超和邱洪海兩名運動員雖然在比賽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技術特點,但從比賽的過程和結果來看,還與第一名運動員郭帥鑫有著一定的差異(見表4)。首先,姚志超每場比賽平均有效動作次數為6 次,邱洪海的每場比賽平均有效動作為3.75 次,而第一名郭帥鑫每場比賽平均有效動作為6.6 次。由此可見第一名運動員郭帥鑫的每場技術動作使用次數最多,分數也最高。每場技術動作使用次數的多少一般來說與得分多少相關,做的動作越多,能得分的機會也就會越多。在新規則不斷鼓勵運動員進攻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中小級別下,靈活性、速度和比賽節奏要明顯高于其他體重級別運動員,所以邱洪海的使用次數會處于明顯的弱勢。而姚志超的每場比賽平均使用次數雖然與郭帥鑫的相差不多,但是成功次數少,因為大部分動作不到位、技術動作試探進攻較多、缺乏進攻性,這也是這兩名運動員該改進的地方。其次,姚志超,邱洪海與第一名郭帥鑫在投技上的使用率均超過寢技,這是由于投技的技術動作更容易使用,得分率更高。寢技對于運動員地面技術要求高,動作成功率低,對體能的要求消耗更大,因此,比賽中運動員對投技的使用更多。在投技中,姚志超手技與足技使用率最高,邱洪海技術動作使用率最高的是足技和反攻,反觀第一名郭帥鑫在手技、腰技、足技上都有所涉獵,技術比較全面,能得分的技術就相對更多。在本次比賽中這三名運動員的寢技抱壓技使用率最高,關節技和絞技使用率最低。關節技是通過使人體上肢關節扭曲變形使對手疼痛難忍而主動認輸的技術,絞技是通過絞緊對手頸部使其窒息而主動認輸的技術,這兩項技術一旦實施成功,就會直接贏得比賽的勝利,所以對手在賽場上對這兩種技術類別高度警惕,防守嚴密,因此這兩門技術使用率很低[2]。第三,姚志超能夠在比賽中充分發揮運動智能,能夠在身體能力處于劣勢時仍能贏得比賽。在第一場對戰遼寧運動員祝津瑀時,開頭明顯可以看出姚志超的身高和力量處于弱勢,導致被裁判處于消極處罰。但是在幾回合后,姚志超卻穩定住了局面,防守靶位,連續進攻,發揮出自己靈活的特點,使用手技背負投和足技小內卷入獲得分數,贏得了比賽的勝利。但郭帥鑫的比賽風格是進攻性很強,在比賽中能一直保持侵略性,主動得分較多,進攻能力突出,技術、力量、體能等方面都比較強,姚志超與郭帥鑫相比在力量和體能上就相差較多,因此進攻性沒有郭帥鑫強烈。郭帥鑫的防守方面也很出色,五場比賽中失分率為零,也是因為他力量大,別人想進攻他而得分的難度很大。而邱洪海的比賽風格偏向于防守型,利用自身的身高和靶位進行防守。該名運動員力量較大,有著穩扎穩打的比賽風格,與郭帥鑫相比在進攻上還有所欠缺,爆發力較差。在今后的訓練中要著重練習,相信姚志超和邱洪海在補足短處,發揮長處之后,在競技水平上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表4 黑龍江省U18-81kg 級冠軍運動員郭帥鑫技術動作統計分析
首先,兩名青年運動員作為黑龍江省柔道-81kg 級優秀人才,在比賽中更喜歡使用的技術動作是背負投,其次是大內刈、大外刈、內股和反攻。背負投更多是使用低價背負投,當運動員消極比賽時,運動員往往使用低價背負投進攻,當進攻失敗時可以進行防守,直接進入寢技狀態。從比賽中可以看出姚志超的“得意技”是背負投,邱洪海的“得意技”是內股。所謂“得意技”就是指在比較全面地掌握各種技術的基礎上,突出個人特點的技術,在比賽中不論對手的體形特點,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該種柔道技術使用起來就是比較得心應手,同時施技成功的機率也比較大的技法。“得意技”是個人技戰術水平的表現,也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是每個柔道運動員最擅長使用而又能經常得分的技術,是每個運動員通往勝利道路的必備武器。柔道技術雖然多種多樣,但是每個優秀運動員掌握的技術都有一定的限度,不是每一個技術動作都能夠掌握,在比賽中能夠得分。優秀的柔道運動員都有較專長的“得意技”,他們是在學習技術中多次重復練習形成的,它需要運動員通過大量的訓練實踐,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基本技術掌握情況、身體類型以及連貫技術的運用情況都有關系。
其次,姚志超在技術運用上具有“快、變、靈”的特征,擅長以靈活的散手風格進攻取勝;邱洪海在技術運用上的靶位主要以小袖和大領壓制對手,這兩名運動員在這次比賽中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但是從這兩名運動員寢技技術運用情況上來看,寢技中絞技和關節技有運用率低等問題,要想成為頂尖優秀運動員,投寢技發展要平衡,得分點要全面。不僅要在擅長的投技技術上保持優勢,同時也要重視寢技技術訓練發展[3]。從這兩名運動員失分動作來看,是在對手進攻時沒有反攻的意識而輸掉了比賽,尤其在青年運動員這個階段,對于動作的掌握還不成熟,進攻時機、技術、動作等方面仍有缺陷。而反攻的使用成功率是很高的,由此可見,應加強對各種動作進行反攻的訓練。
第三,兩名運動員與冠軍在技術運用情況、進攻性、體能和力量上還存在一定差距。姚志超主要暴露出的問題是在體能和力量上,柔道的對抗比賽時間較長,所以更需要柔道運動員有著良好的力量素質和體能來應對長時間的身體對抗。青少年正處于力量和體能增長的關鍵時期,要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鞏固力量和體能[4]。邱洪海所暴露出的問題是連絡技較差,單一技術的使用占據了比賽的大部分,在足技上的小動作成功率較低,如出足掃和大內刈,在使用出足掃時更多是去進行試探,而并非進攻。出足掃在連絡技上是很常見的一門技術,利用腳進行進攻,破壞對手的重心然后連接下一個動作,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連絡技成功率較高,也是初學柔道運動員向高水平運動員進階的重要標志。連絡技總的來說就是兩個、三個、四個技術的連接,連絡技沒有特定的要求,根據運動員所學習到的技術與得意技相串聯和銜接,在這次比賽中連絡技的使用較少[5]。如果邱洪海在聯絡技上更主動,更有進攻性,配合他的力量和體能的優勢,競技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
3.1.1 姚志超的得意技是背負投、釣袖入腰和小內卷入,使用率分別是25%、16.67%和4.17%;邱洪海的得意技是內股和反攻,使用率分別為26.67%、20%。該兩名運動員的得意技在比賽中都發揮出較好的作用。
3.1.2 姚志超得分占比最高的技術動作是背負投、釣袖入腰、小內卷入和反攻,得分占比都為25%;邱洪海得分占比最高的技術動作是內股、抱壓技和反攻,得分占比都為33.3%。該兩名運動員在絞技和關節技運用率都較低。
3.1.3 姚志超和邱洪海與冠軍郭帥鑫相比,每場比賽平均動作次數都較低。姚志超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是在力量和體能上欠缺,邱洪海的主要問題是進攻性和連絡技較差。
3.2.1 提升專項能力。隨著競技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專項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尋找適合提高專項能力的訓練方法變得越來越重要,要想更快更好地提高競技能力,提高專項水平是必要的。首先,可以進行更多的懸吊練習,增強手部對于抓靶位的能力,針對運動員不同的特點,提升專項能力。動作的進攻需要手部抓住靶位進行,手部力量的增強對于動作的完成也具有很大的好處,可以更多地避免在比賽中做進攻動作時脫靶。其次,提高在得意技上的專項能力,如姚志超和邱洪海的得意技分別是背負投和內股,在訓練上可以增加三人打入、拉皮帶、快速打入等練習。
3.2.2 提高連絡技練習。連絡技在實戰訓練中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運動員需要長期的練習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首先,結合姚志超和邱洪海運動員自身技術,創新練習多種連絡技,在不斷追求進攻技術套路創新的同時,依然需要不斷磨礪基本技術動作,將基礎打牢。連絡技的特點是通過變換不同的技術動作,讓對手的重心持續發生變化,進而更有力地在最后一個動作上獲取分數,因此可以將連絡技練習作為活動環節的重要部分。邱洪海的連絡技問題比較明顯,對連絡技部分應該著重練習。
3.2.3 強化快速猛攻。現在的比賽節奏很激烈,穩扎穩打的比賽風格會更加被動,同時規則也更加偏向快節奏,三個消極處罰就會被罰下。在平時訓練中要積極對運動員進行進攻風格的培養,以“積極主動、以快為主、搶先抓靶、先發制人”的訓練思路對運動員進行優化。在進攻技術全面訓練的同時,也要加強防守技術的訓練,以守轉攻、攻守轉換,避免在進攻時出現漏洞,被對方抓住機會進攻。建議教練員在實戰或教學比賽中采用快速猛攻的風格進行訓練,可在平時訓練中多采用1-2min 快攻練習;也可以在平時的訓練中將雙方運動員分為進攻方和防守方,一方先進攻,另一方只進行防守,在進行下一組時,雙方進行轉換。這樣在訓練進攻的同時,也可以增強運動員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