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玉 陳琴 張瑞中
哮喘是一種受體質因素和環境因素雙重影響的呼吸道疾病,以慢性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近年來,全球兒童哮喘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但因為癥狀與感冒非常相似,經常會被家長忽略。
與小兒哮喘發病有關的主要有遺傳、免疫、環境等方面的因素。日常生活中發現,有的患兒的父母親并沒有哮喘家族史,但是因為患兒后天環境中接觸了過敏原,包括一些塵螨、霉菌、病毒感染、PM2.5、環境中的煙味等都會造成器官的敏感,發生哮喘的機會就會比較高。本身有過敏體質的兒童,發生哮喘的概率也較高。
當呼吸道發炎變窄時,患兒會出現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有的患兒呼吸時會出現“咻咻音”。臨床上按呼吸道過敏、發炎程度不同,以上幾種癥狀不一定都會全部出現,有些患兒就只有咳嗽,尤其是在夜晚以及清晨出現咳嗽為主。所以,當孩子經常咳嗽、特別是半夜咳,氣候變化時出現咳嗽,或在運動時感覺非常喘,就要特別注意,這些表現很容易讓家長誤以為是感冒,但事實上根據統計,有八成以上的概率是哮喘。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上呼吸道癥狀,最常表現出的癥狀是發燒、咳嗽、流鼻涕,發燒的時間可能會持續2~3天的時間不等,個人抵抗力或者是病毒的致病力差異也會導致不同的病程。單純的感冒一般會自愈,但是哮喘需要長期、規范的治療,預防和長期控制是治療哮喘的關鍵。因此,出現上述癥狀,一定要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排查確診。
日常生活中,做好家庭護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隔過敏原,預防哮喘發作,緩解癥狀,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臨床上哮喘病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吸入性類固醇,且已證實低劑量的吸入性類固醇對于患兒的生長發育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可以很好地控制哮喘的癥狀,降低氣管的敏感狀態,減少急性發作。各位家長不要怕低劑量吸入性類固醇會對孩子造成什么大的副作用,因為如果真的哮喘緊急發作起來對孩子的威脅更大,用于治療的口服性類固醇的劑量是吸入性類固醇的好幾百倍。所以一定要遵醫囑用藥,切不可自行停藥或換藥。
拒絕二手煙、灰塵,避免使用毛毯、地毯、絨布娃娃,室內要使用除濕機以及空氣清新劑。被單、床套、枕頭套定時清洗、更換,這樣就可以減少過敏原的接觸,避免哮喘的發作。
改掉孩子挑食、偏食的習慣,營養攝入要多樣,盡量避免食用冰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哮喘患兒可以多食用新鮮蔬菜,但因為哮喘飲食上要避免進食大量寒涼的食物,而有的蔬菜是偏寒涼性食物,因此在烹飪蔬菜的過程中可以加一些熱性食物,或與牛肉、瘦豬肉、排骨等溫熱性食物共煮,便可與蔬菜水果的偏涼性特征相結合。如果存在對某些食物過敏的情況,一旦明確過敏原,就要盡量避開。
哮喘急性發作期不建議進行體育鍛煉,但哮喘穩定期是可以進行適度運動的,像慢跑、游泳等都比較適合小朋友,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同時增強體質。但要記得在運動前進行熱身,量力而行。
其他的預防方式包括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擁擠或室內密閉的空間。也要注意氣象和空氣的指標,假如寒流來臨時或空氣污染指標過高時,盡量不要帶患兒外出,必要時一定要戴口罩。此外,還要做好哮喘兒的自我監測,記錄在“哮喘日記”中,復診時提供給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