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圣兵
痔瘡是肛腸科常見病和多發病,民間素有“十男九痔”的說法,對患者日常生活有明顯的影響。痔瘡分為外痔、內痔和混合痔,混合痔就是兼有外痔和內痔。一般情況下,內痔是不會引發患者疼痛的,因為直腸內的痛覺敏感神經相對較少,但是受到糞便的刺激作用,會導致內痔破損,或者被擠出肛門,形成外痔,從而引發疼痛。那么,生活中如何有效預防痔瘡,痔瘡患者又該怎么治療?
臨床上,痔瘡的誘發主要有以下因素:
1.長期便秘。這是導致痔瘡發生的重要原因,便秘患者排便不暢,大便長期存留在腸道內,人體會將糞便中的水分慢慢吸收,從而使糞便變得干硬,導致排便困難,排便時會對肛門黏膜、血管產生巨大的摩擦力和擠壓作用,導致肛管靜脈呈擴張(團塊樣),為痔瘡形成創造條件。
2.飲食原因。研究發現,長期低纖維飲食、大口吃肉、吃辛辣食物、飲酒、不吃綠葉蔬菜等,均會導致糞便水分減少,并且也會導致腸道蠕動能力下降,刺激肛管黏膜,導致充血,從而引發便秘和痔瘡。
3.慢性腹瀉。引起慢性腹瀉的病因分為兩種:一是非病理性原因,包括精神緊張、感染因素、過敏因素、脂肪吸收不良、飲食不節等;二是病理性原因,包括各類腸道疾病、糖尿病、大腸癌等。慢性腹瀉患者經常排便,會導致肛管靜脈處于持續高壓狀態,引起痔瘡發病。
4.靜脈曲張。對于飲食結構不合理、腸道疾病、長期抽煙飲酒以及長久站立的人來說,容易發生靜脈曲張,靜脈曲張多在小腿位置發病,其他位置靜脈曲張很難及時被發現,如肛門位置靜脈曲張,則會導致肛門堵塞、淤血、擴張,從而形成痔瘡。
5.其他。有研究發現,肥胖超重、懷孕女性、喜歡肛交人群,也是痔瘡的高發群體。
1.冷敷。急性疼痛時,可采用冰袋冷敷肛門位置,促進周圍血管收縮,緩解疼痛。
2.坐浴。用溫水或稀釋后的高錳酸鉀清洗患處,坐浴時溫水沒過肛門,每次10~20分鐘。
3 .藥物治療。如病情嚴重,選擇用藥治療,建議盡量選擇中藥成分且易吸收的痔瘡膏,減少對肛門的刺激。
4.手術治療。目前臨床最為常見的手術療法為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PPH)術,操作簡單,療效好。
生活中,想要有效預防痔瘡的發生,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預防便秘。為減少痔瘡發生率,要預防便秘,方法在于避免久坐,如果是上班族,最好工作1小時后起來適當運動一下,日常生活中也要多鍛煉,注意控制體重。在飲食上,要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盡量減少精細食物攝入量,少吃煎炸燒烤,每天足量喝水。
2.避免腹瀉。如果長期腹瀉,提示可能有慢性腹瀉,要及時到醫院開展腸鏡檢查,明確慢性腹瀉的病因,并進行對癥治療,消除原發病病因。
3.改變習慣。要想預防痔瘡,需要改變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包括排便習慣、作息時間等,不要長時間排便,也不要太過用力擠壓。盡量避免長期站立,減少身體部位發生靜脈曲張的風險。日常做好保暖,根據季節變化,適當增減衣物,促進身體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