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當前,全國共9800余所中等職業學校,擔負著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責任。職業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當下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情況,決定了中職學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新形勢之下,中職學校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中居于基礎地位,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既要著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也要注重為高等職業教育輸送具有扎實技術技能基礎和合格文化基礎的生源。
職業教育的根本特性是適應性,發展路徑是產教融合,其改革發展既要跟隨市場和產業發展的動向,又要堅持教育事業的公益性本質。當下,中職學校還未能獲得全社會的普遍認可,中職教育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低層次發展問題,大多中職學生是在中考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下選擇中職。中職學校必須直面這一現實情況,不單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幫助他們重塑健康的心理狀態,培養他們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新形勢下中等職業學校黨建工作的問題
在高度重視黨建和大力發展職教的新形勢之下,不少中職學校還未能形成自覺自主的黨建工作模式,學校黨建對學校總體辦學引領不足,對學校改革助力不足,對教育教學影響不足,表現為幾個方面的問題。
黨建功能認識不清。隨著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全面推進,規范辦學、關停并轉等措施,中職學校辦學規模在近年來不斷擴大,但還有不少學校未能認識到黨建工作對學校改革發展的牽引、支撐功能,對黨建工作還不夠重視,沒有從戰略的高度、事業的視角和政治的覺悟認真審視黨建工作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使得黨建工作形式化、邊緣化。
黨建組織制度缺位。不少中職學校自身建設力度不足,內部組織機構還是按照普通高中的要求來設置的,在黨建工作上沒有找到符合自身的特點,使得黨建工作缺少全面的內部構建,黨組織領導作用、主體責任落實不明顯,民主監督不到位,黨建制度缺失,落實不力,也沒有完善的黨組織制度體系,導致黨建工作只抓一些黨務工作,沒有形成凝聚力和影響力。
黨建業務工作脫節。部分中職學校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脫節,工作方式單一,往往開展一些簡單任務布置型、脫離群眾型的黨建工作,缺乏創新和業務融合,容易形成為黨建而黨建、為完成任務而黨建等錯誤理念,黨建不接地氣、不解決實際問題等,從而造成學校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業務工作脫節,出現“兩張皮”現象。
黨建隊伍力量不強。部分中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流于表面,隊伍建設不力,基層黨建工作者數量少,組織工作呈現一種工作繁多而人手不足的現象,這就導致黨建工作內部較為薄弱,黨建引領教育的力量也較為薄弱。部分黨員基本素質不強,黨員意識淡薄,自我要求不高,沒有發揮模范先鋒作用,沒有正確認識黨員的責任和義務,缺乏與時俱進、精進創新的精神。
黨建活動方式落后。絕大多數中職學校黨建工作信息化應用嚴重不足,基本上都處于“一室”(黨員活動室)“一欄”(黨建宣傳欄)的標準配置。信息內容少、更新慢、成本高,未能應用網絡時代、數字時代信息技術打造智慧黨建、智能學習終端、數字思政教育等陣地。
強化黨建工作對中職學校高質量發展引領作用的策略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中等職業學校擔負著職業教育體系的基礎教育重任,要不斷提高學校黨的建設質量,黨建工作必須適應“提質培優”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切實把學校中心工作的難點、焦點作為學校黨建工作的重點。
完善頂層設計,落實黨建引領發展的理念。做好學校黨建工作,首先要改變舊的思想觀念,思想決定行為,樹立“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思想,樹立“抓黨建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履行黨組織的主體責任,只有實現思想認識上的新飛躍,才能實現工作思路上的新突破,進而提出開創黨建工作的新舉措。確保黨的方針政策、戰略部署在學校落實落地,要堅決落實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黨組織建設, 構建“大黨建”聯盟,健全制度機制,落實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書記、校長溝通及校長辦公會制度,建立班子成員溝通機制和黨建與學校重點工作銜接機制。
深化內涵融合,激活黨建引領發展的動力。緊緊圍繞學校人才培養、提質培優等中心工作加強學校黨的建設,大力促進學校黨的建設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切實把學校中心工作的難點、焦點作為學校黨建工作的重點,實現黨建與業務互融互促、同向同行、協調協同推進的必然要求與應然狀態,才能以高質量黨的建設引領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與文化建設融合,職業學校要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和辦學特色,以“紅色”黨建文化為引領,樹立辦學思想,精準辦學定位,提煉辦學思想,歸納校訓、校風、教風(師德、師風)和學風;與學校管理融合,按照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突出黨的核心領導地位和發揮統攬全局的作用;與思想教育融合,切實引導廣大師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使黨的教育思想、方針政策入耳、入心、入腦,使全體師生統一思想、統一認識,打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政治生態;與教育教學融合,把黨建工作滲透到教學管理、課程改革、專業建設和教師發展等教育教學全過程,要讓黨員教師進班級,擔任政治輔導員,做學生思想成長的引路人。
強化能力建設,打造黨建引領發展的隊伍。黨的領導是一種凝心聚力、奮發向上、創新作為、止于至善的重要力量,通過黨建引領構建學校治理工作格局,讓黨建深入人心,把黨建轉化為提升每一位黨員覺悟、煥發工作熱情的現實力量。加強學?;鶎狱h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要以強化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將學校黨組織建成新時代推動黨和國家教育高質量發展紅色先鋒陣地,包括強化基礎能力建設、規范組織能力建設、提升黨員隊伍素質、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等。
搭建數字平臺,提升黨建引領發展的效率。新時代,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經濟、數字中國戰略正在高速發展。學校黨建工作要與時俱進,緊跟“信息化”的時代步伐。要主動適應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特點,以信息化助推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提升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和效率。
要依托全國和地方的黨員管理信息化平臺,打造學校黨員信息化管理平臺。運用互聯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功能,實現發展黨員、黨費收繳、黨員信息管理、組織關系轉接、黨員培訓考核、黨內數據統計等功能,從而使工作過程透明化、流程化,例行性工作剛性化,結果科學量化,真正實現黨務工作的“虛功實做”;充分利用教育智慧云平臺,利用“學習強國”及地方的教育智慧云平臺,組織黨員學習熱門課程,鞏固黨建知識和思想理論知識,從而加強黨員教育培訓,提升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構建數字化宣傳平臺,通過手機終端、VR、校園數字化宣傳欄等,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虛擬革命歷史場景,將黨建教育展館及其陳列品移植到線上展示、宣傳,讓歷史文物活起來,讓黨建文化動起來;建立對外交流信息化聯動平臺,通過全國黨員活動平臺、即時通訊軟件、直播平臺,構建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的黨建工作運行網絡,聯動各級各類黨組織,突破工作時間、空間壁壘,實現“一鍵溝通”“一覽無余”,將黨建工作好的經驗、成效、模式在全國范圍推廣,實現模式共用,優質資源共享。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職業教育的政策文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并特別強調了職業學校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中等職業學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任務,要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各方面,通過黨建工作引領,強化學校組織保障,確保工作的實效,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鄧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