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斌
摘 要:圓錐曲線中的探索性問題具有開放性,對數學思維有較高的要求,此類問題要求考生結合條件進行探究、觀察、分析、比較、概括等,其核心素養(yǎng)是數學運算.
關鍵詞:圓錐曲線;探索性問題;數學運算
與圓錐曲線有關的探索性問題是高考命題的熱點,直線或圓錐曲線運動變化時,點、直線、曲線之間的關聯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便產生了是否存在參數的成立問題,是否存在定點、定值問題,是否存在定軌跡等問題.研究過程注重與平面向量、函數、方程、不等式等知識的融合與滲透.
1 題形一:是否存在參數的成立問題
例1 如圖,橢圓C:x2/a2+y2/b2=1(a>b>0)經過點P1,3/2,離心率e=1/2,直線l的方程為x=4.
(1) 求橢圓C的方程;
(2) AB是經過右焦點F的任一弦(不經過點P),設直線AB與直線l相交于點M,記PA,PB,PM的斜率分別為k1,k2,k3.問:是否存在常數λ,使得k1+k2=λk3?若存在,求λ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求定值問題常見的方法有兩種:
(1) 從特殊入手,求出定值,再證明這個值與變量無關.
(2) 直接推理、計算,并在計算推理的過程中消去變量,從而得到定值.
3 題型三:是否存在定軌跡問題(如定直線、圓等)
如何進一步探索直線與圓錐曲線位置關系的問題,關鍵是將他們的位置關系(形),轉化為數量關系(數)的研究上來.在充分理解圓錐曲線知識的基礎上,借助幾何直觀,以幾何的論證推理為基礎,建立適當的代數運算,形成嚴謹的解題思路,選用合理的運算去突破求解,從而解決定軌跡問題.
例3 已知橢圓E:x2/a2+y2/b2=1(a>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離心率是3/2,P為橢圓上的動點.當∠F1PF2取最大值時,△PF1F2的面積是3.
(1) 求橢圓E的方程;
(2) 若動直線l與橢圓E交于A,B兩點,且恒有OA·OB=0,是否存在一個以原點O為圓心的定圓C,使得動直線l始終與定圓C相切?若存在,求圓C的方程;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所以n2+4n2=4,即n2=4/5,此時原點到直線l的距離d=25/5;
當直線l的斜率存在時,設直線l的方程為y=kx+m,設A(x1,y1),B(x2,y2),
由x2/4+y2=1,
y=kx+m,可得(4k2+1)x2+8kmx+4m2-4=0,
Δ=(8km)2-4(4k2+1)(4m2-4)=16(4k2-m2+1)>0,x1+x2=-8km/4k2+1,x1x2=4m2-4/4k2+1,
則y1y2=(kx1+m)(kx2+m)=k2x1x2+km(x1+x2)+m2=k2·4m2-4/4k2+1+km·-8km/4k2+1+m2=m2-4k2/4k2+1,
由OA·OB=x1x2+y1y2=4m2-4/4k2+1+m2-4k2/4k2+1=5m2-4k2-4/4k2+1=0,可得5m2-4k2-4=0,
由直線l始終與定圓C相切,得原心O到直線l的距離d=|m|/1+k2,可得k2+1=m2/d2.由5m2=4k2+4,可得r=d=25/5.
綜上可得,定圓C的方程是x2+y2=4/5.
所以當OA·OB=0時,存在定圓C始終與直線l相切,圓C的方程是x2+y2=4/5.
解決圓錐曲線中的位置關系的探索性問題,一定不忘回歸本源,從形到數,抓住位置關系中的結構問題,根據條件確定相應點的坐標、或曲線方程等.研究直線方程時不忘討論斜率是否存在問題,解決探索性問題要注重化歸與轉化的思想.
參考文獻:
[1] 張敏.剖析圓錐曲線中的探索性問題[J].中學生數理化(高考數學),2023(4):26-27.
[2] 羅超,沈翔.高中數學探索性問題[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