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青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關于學校體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教育部印發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切實推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由重慶市教育學會、重慶市渝中區教育委員會主辦,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小學教育集團承辦的“2023新時代學校體育實踐與創新研討會”于11月24日在天地人和街小學舉行。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焦建利,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汪曉贊,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與健康編輯室主任吳慧云、編審胡濱,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主任馬春光,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鐘燕,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奚弟超,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雅林,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小學校長張婕等領導、專家出席了本次活動。來自北京、上海、浙江、河南、江西、內蒙古、山東、廣東、貴州等省市和川渝兩地、重慶各區縣的近500位專家、學者、教研機構人員、教師等參與了本次活動。
張婕、奚弟超、焦建利、汪曉贊分別以“健康中國夢:以體育人的‘人和實踐”“聚焦體育強國夢,健康中國夢新使命與新擔當”“用Gen AI賦能教師的五種路徑”“中國體育與健康課程發展新思路與新變化”為題作主題匯報,他們分別結合學校體育工作和案例,深入淺出,呈現了育人變革方式的路徑與創新舉措,引發了與會人員的思考,開闊了與會人員的思維,為落實變革育人方式提供了實踐參考。
本次活動組織了“跨學科主題學習”“智慧賦能創新”的課例展示與論壇討論。通過重慶渝中區人和街小學和浙江省衢州市的2名體育教師呈現的二年級《探秘飛機——我是小小飛行員》、一年級《情緒表演:各種屈伸方法》課例,為與會人員展示了如何將體育運動技能與心理情緒表達相融合,如何借助美術、科學、數學等學科知識助力課堂教學有趣、有效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思路和方法。結合課例,由江西省體育教研員楊濤主持,重慶市體育教研員牛曉、數學教研員吳樂樂,重慶市渝中區體育教研員王強,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小學課程中心副主任陳明慶等參與了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為主題的沙龍研討;通過重慶和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的2名體育教師呈現的五年級《田徑——耐久跑》、三年級《體操——仰臥推起成橋》課例,為與會人員展示了如何將智能器材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如何借助教學情境將愛國主義精神、團隊精神等滲透于課堂中。結合課例,由四川省體育教研員譚步軍主持,胡濱、馬春光、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體育教研員江華、重慶市兩江新區體育教研員劉勇、重慶市渝中區體育教研員王政,重慶市渝中區天地人和街小學教學中心主任胡甘霖參與了以“智慧賦能創新”為主題的沙龍研討。通過課例與沙龍研討,與會人員更深刻地認識了跨學科主題學習與智能器材助力課堂教學的路徑。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梅山小學書記、校長劉銳娟,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副校長潘海燕,浙江省杭州市現代實驗小學校長張剛,圍繞“以體育人學校體育特色”分別進行了題為《智能體育學生數據分析與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實踐研究》《以體育人視角下:學校體育課程的構建與實施》《以體育人 溫潤心靈:讓校園充滿陽光》的主題報告,為與會人員呈現了他們的教育思想與理念,并展示了他們的教育成果。
活動期間,學生們還開展了以中華傳統體育、人和文化、智慧體育、學科融合等為主題的自主趣味運動會。在校園吉尼斯運動pk臺、校園吉尼斯體測吧、智能50米等活動中,學生們通過人臉識別、人體姿態識別、智能感知、智能監測,看到自己的體測水平、鍛煉次數、鍛煉效果等綜合數據的分析,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學練的積極性,還引導學生掌握自我學練與評價的方式,豐富了學生校內外的體育鍛煉手段與方法。
本次活動推動了體育教育與教學的深度交流,有力推進育人方式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切實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服務。以期體育教育者與新時代同頻共振,改革求變,篤行實干,充分挖掘學校體育的文化內涵,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