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青


為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的轉型,提高課堂“教學內容結構化、教學組織小組化、教法學法問題化、教學評價精準化”的有效性,充分發揮跨區域教學研討活動的研究、交流與輻射作用,“浙派體育教研共同體第一次活動”于11月19—21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北京師范大學南湖附屬學校舉行。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中小學體育教研員余立峰,南湖區研訓中心書記、主任朱德江,北京師范大學南湖附屬學校黨委書記江偉,嘉興市中小學體育教研員趙明等專家、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來自浙江省衢州市、義烏市、上城區、富陽區、南湖區、吳興區、嘉善縣、海鹽縣、蒼南縣、青田縣等10余個縣市區的體育教研員及體育團隊400余人參與了本次活動。
開幕式上,衢州市中小學體育教研員祝芳對浙派體育教研共同體成立的初衷與活動宗旨做“繼承、創新、融合、共進”8個字解讀,即“繼承”是繼承一代代浙派體育人的使命、擔當與作為精神;“創新”是要有與時俱進的態度,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融合”是將教研方法與教育智慧齊思共鳴,在思維、認知、文化相互碰撞的基礎上融合與提升;“共進”是10個區域體育人的共同努力、共同進步,為“教育共富”貢獻教研力量。開幕式結束后,與會人員觀摩了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展示了以課堂中學、大課間練、運動會賽“三位一體”學、練、賽的樂學、能賽、會賽的校園大課間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包括區域校本課程經驗分享、課堂教學展示與點評、專家講座與總結等部分。
基于“校本教研”,4位體育教師針對學校的具體操作方法,呈現了本校體育教師的教研理念、提升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施路徑與評價舉措,以及校本教研實施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為與會人員進一步優化校本教研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參考。
為更好地落實本次活動的主題,本次活動還結合課例展示與研討,以期為與會人員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內容結構化、教學組織小組化、教法學法問題化、教學評價精準化”的有效性提供了實踐參考。活動呈現了1節前滾翻和2節籃球課例。四年級《多種形式滾翻的練習方法:合作滾翻》一課中,以“滾翻美”為主要教學內容,執教教師以合作滾翻、合作組合滾翻、合作滾翻創編展開教學,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踐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理念,共同促進美的身心、美的性格、美的辨別能力及美的表達。九年級《籃球快攻戰術的練習方法:長傳快攻》一課中,執教教師呈現了以問題為導向,以組為單位,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快攻二打一”“長傳對抗投籃”和“快攻實戰三攻二”結構化學練內容進階,引導學生掌握籃球快攻戰術配合的同時,在無形中提升了體能。九年級《籃球快攻戰術的運用方法:綜合運用3》一課中,執教教師設計了不斷進階的“三攻一”“三攻二”“三攻三”等任務情境,讓學生在不斷挑戰真情境中運用技戰術的能力,并探究技戰術的運用方法。在課例研討環節,在祝芳、共同體秘書長莫豪慶的引導下,基于“教學內容結構化、教學組織小組化、教法學法問題化、教學評價精準化”等觀察點,引導與會人員提出疑惑,并探討優化實施建議。
余立峰在閉幕式上闡述了浙派體育教研共同體成立的目的與意義,解讀了“大單元設計下非借班上課的教研模式”的背景與實施路徑,還解答了小組化教學與集體教學的關系,他認為,小組化教學與集體教學并不矛盾,如果體育教師不能較好地運用小組化學習是因為在教學中雖然采用了小組教學,但仍采用集體的方式講解,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小組中主動討論和獲得,這才是小組學習的意義所在。
浙派體育教研共同體的成立立足于區域課堂教學高質量發展,在高層次、多維度、廣范圍實現教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浙江省體育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提供新樣態。期待浙江10個區域的體育教育者共同努力,共同進步,為“教育共富”貢獻教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