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華
一、關于數字勝任力的理解
(一)中小學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的內涵
教師數字勝任力是一個新的概念,主要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將現代數字化技術與教學策略進行融合并成功使用的能力,主要強調教師勝任力的綜合性特征,教師數字化勝任力是教師走向專業化、勝任未來工作、培養未來人才的關鍵能力[1]。基于此,筆者認為,中小學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就是體育教師能夠富有成效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數字化體育課程教學、體育課外活動和課余運動訓練,實現培育和提升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所需要的教學能力特征群,包括與開展數字化學校體育工作的有關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和個性特征等。
(二)中小學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的意義
1.數字勝任力能促進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角色轉換
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管理、保護和分享體育數據資源的一般數字技術能力,而且要有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數字創新能力,提高學生數字倫理素養的教育教學能力。因此,體育教師進行角色轉變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自我角色的轉換,在數字化時代,知識體系不斷演變,體育教師必須進行持續性專業學習,方可勝任新時代的學校體育工作;二是課堂角色的轉換,在數字化時代,體育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自主體育學習、自主體育鍛煉,有效進行數字資源管理的協作者和促進者;三是工作角色的轉換,數字技術改變了傳統學校體育工作方式,促使體育教師要進行數字化工作設計,在數字化工作合作、個性化教學上進行創新。
2.數字勝任力能助力中小學體育教師形成教學特色
就高效利用教學時間而言,人工智能使教師從低效的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相對地增加了教師的有效教學時間,但更為主要的是教師要懂得篩選哪些是低效的重復性教學工作,并將之數字化,并把握篩選的時機,進而優化教學時間。在此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依據自身個性特征和專業特點,借助數字勝任力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個性化教學。
二、提升數字勝任力的策略
(一)加強數字勝任力培訓
面對新時代數字化技術發展的要求,要提升體育教師的數字勝任力,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加強對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的培訓。培訓內容應關注:1.明確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的基本內涵和構成要素,明晰其與傳統與數字素養之間的區別;2.加強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評估,強化教師數字勝任力行為的正確引導,評價要權責分明、及時反饋,確保評估效果;3.加強數字知識的現場培訓,并通過案例觀摩等直觀方式深化體育教師的數字體驗,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的數字敏感度、強化體育教師的數字化應用意識。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各地可通過數字化體育教研課題立項、數字化教研成果轉化與推廣表彰制度建立等,激勵體育教師運用數據優化體育工作,提升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
(二)基于體育工作實踐強化數字勝任力
學校體育工作中,數據決策日益受到重視。對此,應重視通過與體育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運動訓練等實踐相結合,提升體育教師的數字勝任力。如,對學生進行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學業質量評價,就需要體育教師了解學生運動偏好、身體素質狀況,進而以可視化方式呈現于教學設計中。在此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數據截取、理解、歸納、可視化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此外,教師可將泛在感知、情感計算、生物特征識別等應用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運動訓練的過程管理,以此提高數據理解和決策的能力。
(三)營造提升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的氛圍
影響體育教師主動將數字技術融入實際工作的因素較多,有經費、培訓、技術支持、行政支持、技術和知識儲備、班級規模等外部客觀因素,也有體育教師的教育理念、價值和態度、自我效能感等內部主觀因素。因此,需要營造提升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的整體氛圍,調動體育教師數字技術應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營造氛圍的途徑主要有:1.開展宣傳、案例展示與觀摩等活動;2.開展構建數字化體育教研共同體,加強數字化體育教研,設立研究課題,建立數字化學校體育工作案例庫等實際工作;3.教育管理部門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評估和培訓。這些都有助于營造氛圍并直接促進體育教師數字勝任力提升。
參考文獻:
[1]鄭旭東.面向我國中小學教師的數字勝任力模型構建及應用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36.
[2]趙健.技術時代的教師負擔:理解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新視角[J].教育研究,2021(11):15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