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峻
2023年9月29日,獲得2020年度及2022年度全國小學體育活力校園優秀案例評比“國際交流獎”的50余名獲得者開啟了“活力校園國際行”,赴英國進行了為期9天的學術交流之旅。筆者有幸參與其中,在活動期間參與了課堂觀摩與交流、共創課例展示、專家報告與觀點分享、走訪世界名校等學術交流活動,深受啟發,并認識到,素養的發展是中英兩國小學體育教育的共同追求。
一、走進校園 共同探討素養課堂
活動期間,筆者一行分為4個小組,分別走訪了倫敦的St Fidelis Catholic小學、Flora Gardens小學,伯明翰的Abbey Catholic小學、West Heath小學,Prince Albert中學,觀摩了當地教師執教的8節體育課和1節網球訓練課。按照課程內容,這8節課中包括3節小學低段基本運動技能課、3節體能課、2節專項運動技能課。筆者通過課后與授課教師的探討交流,了解到英國各學校的教學方案與教學計劃要求各不相同,但各校的體育教學必須在《英國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大綱》的指導下進行,著重關注通過體育課學習運動技能,并連接健康與積極的生活方式,與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在內的“核心素養”課程培養目標高度一致。
1.簡潔的教案,合理的設計
英國小學體育教師的教案相對簡單,主要是提煉出課時學習目標的關鍵詞。英國教育部門對小學體育課設計尤其是小學低段的體育課設計,要求必須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通過課堂觀察,筆者發現,英國小學體育課設計大部分采用“以目標統領內容”的模式,但簡單的教案背后卻蘊藏著周密、合理、有效的練習設計,英國小學體育教師的教案更多的是寫在“心中”,而不是寫在“紙上”。如,在觀摩的2節小學低段體育課中,事先并未告知觀摩者明確的教學內容。課的開始部分,兩位教師如出一轍地先向學生傳達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然后開始學練。第一位教師給出的學習目標為“Control(控制)、Extension(拓展)、Move in a space(空間移動)”;第二位教師給出的學習目標為“Look(觀察)、Run(奔跑)、Avoid(躲避)”。為實現學習目標,第一位教師設計的練習為“各種身體平衡練習”“在各種器材上做各種身體平衡練習”“創新身體平衡練習與展示”等。在練習過程中,教師不斷強調注意平衡的穩定與安全、同伴之間相互觀察協助等,在培養運動能力的同時,兼顧健康安全、體育品格等的教育。第二位教師設計了“慢速行走中注意觀察路線”“快速行走中注意觀察同伴”“同伴追逐”“創意追逐”“通過安全門”等練習與游戲方法,學生通過這些練習與游戲的設計,有效實現了“觀察、奔跑、躲避”的課時學習目標,實現了學生運動素養的發展。
2.簡單的器材,適切的密度
在英國的小學體育課堂上,即便是展示課,教師使用的體育器材也很少,但這絲毫不影響學生在課堂中不停地練習、奔跑。如上述第一節課中,教師用到的器材是1副收縮肋木架、2條體操凳和1個跳箱;第二節課的教師用到的器材僅有幾個塑料標志盤。盡管這個季節英國已進入深秋時節,天氣涼爽,但課堂上每一名學生都滿頭大汗,并且在學練中樂此不疲,可見其練習的密度和強度。筆者通過觀摩發現,在器材較少的客觀條件下,教師普遍采用了小組化的學練方式。練習中,很少看到教師讓全體學生停下練習進行示范、講解、糾錯的情況,更多的是教師在小組巡視指導中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學生練習時間多了,理想的練習密度達到了,學生體能也發展了。這對國內體育教師落實《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每節課群體運動密度應不低于75%,個體運動密度應不低于50%”的要求有一定的啟發。
3.簡陋的場地,真實的情境
筆者此行走訪的幾所小學運動場地都比較簡陋,沒有專門的室內體育館,也沒有環形塑膠跑道,室外的天然草坪足球場也大多凹凸不平,但這并不代表英國政府對學校體育不夠重視。伯明翰West Heath小學校長表示:“學校體育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艱苦、復雜的環境中學會摸爬滾打,學會堅忍,學會保護與自我保護”。在觀摩課中筆者看到,英國體育教師的每節課都會設計一連串真實的練習情境,讓基本身體練習或專項運動技能練習都能在真實的學練情境中發生。如,《Can I get past a defender?(我能通過防守隊員嗎?)》一課中,為實現觀察、奔跑、躲避等素養目標,教師設計了動畫片“玩具總動員”“守護者”“小魚游”“宇航員太空行走”等練習與游戲情境,讓學生在十分熟悉且充滿童趣的情境中進行準備活動、練習、游戲和放松,有效培育了學生Look(觀察)、Run(奔跑)、Avoid(躲避)能力。
《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實施”中要求“創設多種復雜的運動情境。根據學習目標、教學進度等引導學生在對抗練習、體育展示或比賽等真實、復雜的運動情境中獲得豐富的運動體驗和認知,提高技戰術水平和體能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和體育品格?!倍W體育教師在創設學練情境、發展學生素養方面的做法的確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二、共創課例 展示創意體育課堂
本屆“活力校園國際行”,中國教師共帶去了4個優秀課例,并先后在倫敦、伯明翰兩地的8所小學進行展示。這4個課例歷經3個月的集體打磨,經過多次線上、線下研討,反復修訂而成。
其中,《練拳舞“龍”奪勛章》一課巧妙地將中國傳統武術《少林拳》與《彩帶龍》有機融合,設計了“入嵩山”“闖龍道”兩個教學環節,不僅讓英國小學生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在習武的情境中讓他們的身心得到了鍛煉。
《“WU”林大會》一課則將中國傳統的《棍術》和民族傳統體育《竹竿舞》結合在一起, “武”與“舞”融合,教師與英國小學生共同開啟了一場特別的“WU”林大會,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練和探索熱情,還讓他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體育運動之魅力。
《迷你奧運會》一課將環保理念帶入課堂,教師帶領學生利用廢棄、環保、輕便的發泡材料制作體育器材,設計了結合軟式跨欄、標槍、棒球、旱地冰球等4個項目的“迷你奧運會”項目,英國小學生化身“小小運動員”,不僅享受到動手創造的快樂,還充分體驗了競技體育的魅力,傳承了奧林匹克文化。
《巧用跳繩玩轉體能》一課以小小的跳繩為載體貫穿課的始終,巧妙地將花樣跳繩玩法融入各項體能練習與游戲中,讓英國小學生們充分享受到了運動的樂趣,同時也讓學生們的力量、靈敏、協調等方面的素質得到發展,并且培養了競爭意識。
這4個課例不僅展示了我國體育教師的創新精神及成果,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體育文化,讓英國小朋友感受到中華體育文化的博大精深。英國青年體育信托基金會(Youth Sport Trust)國際運營部負責人Viv Holt教授全程跟蹤了本次交流活動,正如他所說:“中國的體育課,學生參與度是100%,從孩子的歡呼聲中能看出他們是愉悅的,他們非常非常喜歡中國的體育課,中國的體育課太有意思了?!眰惗谾lora Gardens小學的體育教師芬內在觀摩了竹竿舞和武術的教學展示后直言,中國體育課的教學結構性和條理性非常強,而他自己的體育課相比起來就是自由派,“這和我們的教學方式有些不同,但同樣很有意思,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學習新事物總是很好的”。一幫小學生在上完《迷你奧運會》一課后,緊緊圍住本課執教教師,久久不愿離開場地,紛紛表示還沒有玩夠,還想繼續上課。
三、多維交流 引發體育教育新思考
英國體育教育有著悠久歷史和科學系統的框架,并在長期實踐中不斷得到豐富和優化。筆者一行在活動期間聆聽了英國專家帶來的《英國國家課程方案解讀》《英國足球青訓體制與足球課程設計》等5場專題報告,了解到了英國學校體育教學的整體情況和特色發展,感受到了發達國家先進的體育課程理念。特別是英國校園足球的開展,早在2013年,英國教育部門就將足球列為小學體育必修課程,為校園足球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同時,英國教育部門非常重視青少年課外與校外的足球鍛煉,將校園足球延伸到社區,搭建起足球發展的整個體系。學生除了在學校可以接受免費的課后足球培訓以及參加各級足球比賽之外,離開學校同樣也可以接受社區組織的足球培訓和社區俱樂部比賽,甚至有機會接受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專業指導,并有可能成為俱樂部的梯隊球員。正因為這些措施,在英國的街頭、公園等,草坪上隨處可見踢足球的學生。校園足球的完善和發展,也助推了英國職業足球水平的長盛不衰。從英國校園足球的發展可以看出,學校體育的發展不單純是教育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的問題,需要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共同促進。
活動期間,筆者一行還參訪了全球體育教育頂尖的拉夫堡大學及連續七年蟬聯泰晤士世界排名第一的牛津大學。在拉夫堡大學,筆者不僅看到了先進的運動訓練場館與科研機構,還體驗了一節趣味橫生、方法多變的綜合體能游戲課,再次引發了筆者一行的深度思考,未來的體育課要基于學生的視角,給予學生選擇權,建立情感聯系,讓學生在課堂上收獲自信。
本次活動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體育教師和中國體育課堂的創新成果,同時也幫助中國體育教師深入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體育教育教學發展現狀。為期9天的“活力校園國際行”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留給筆者的激勵和思考并沒有淡去,筆者將在未來的教學中進一步探索發展學生素養的路徑和方法,讓學生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