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暉 周丹


摘要:南昌起義孕育了“八一精神”文章嘗試將“八一精神”融入幼兒園紅色課程,解讀“八一精神”的內涵和外延,聚焦“八一精神”核心品質,開發園本浸潤式紅色課程,積極探索“八一精神”融入浸潤式紅色課程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八一精神;幼兒園;浸潤式紅色課程
一、解讀“八一精神”的內涵與外延
(一)“八一精神”核心概念界定
對“八一精神”的內涵,學術界迄今還沒有統一定論,諸多學者都是從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關于“八一精神”的不同內涵。研究者吳張勝基于學術界多位學者提出的有關“八一精神”的論述,綜合當前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系統梳理“八一精神”的內涵:堅定信念、聽黨指揮、百折不撓、為民奮斗、勇于創新、敢為人先。
(二)提煉“八一精神”內涵
通過搜集相關專著、查閱文獻,筆者總結歸納出學術界對“八一精神”內涵的解釋:①信念堅定、聽黨指揮的革命精神;②百折不撓、為民奮斗的獻身精神;③不畏強暴、敢為人先的斗爭精神;④獨立自主、勇于創新的開拓精神;⑤精誠團結、共同對敵的合作精神。
(三)挖掘 “八一精神”外延
1.調查幼兒學習品質發展的缺失狀況
課題組分析當前幼兒學習品質缺失現狀的家長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幼兒需要加強的核心品質包括抗挫折、堅持性、感恩、節約、分享、愛國等。
2.預設與“八一精神”內涵相關聯的幼兒核心品質
課題組根據幼兒園已有特色課程園本化實施的基礎,將研究分成學軍組、種植組、紅色故事組進行實踐探討。三個小組結合各自研究目標,共預設可能重點發展的二十七項幼兒核心品質。
3.提煉 “八一精神”外延的幼兒核心品質
課題組結合調查問卷中幼兒學習品質的缺失狀況和預設可能重點發展的幼兒核心品質,通過系列案例觀察、分析提煉,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完善與“八一精神”相關的核心品質,最后將與“八一精神”相關聯的二十七項幼兒核心品質提煉為自信、勇敢、堅持、創新,如圖1所示。
二、開發園本浸潤式紅色課程的具體內容
課題組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學軍活動、種植活動、紅色故事活動為載體,以尊重幼兒自主為原則,創設情境,以支持幼兒探索操作、游戲體驗為主要活動形式,展開了“八一精神”滲透下的紅色課程的生成與實施,如圖2所示。
三、探索浸潤式紅色課程融入“八一精神”的實施路徑
研究者米鵬旭研究了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方法,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培育幼兒家國情懷。在研發課程過程中,課題組將“八一精神”融入學軍活動、種養活動、紅色故事活動,以浸潤為實施原則,探究不同的實施路徑,支持幼兒在真操作、真體驗、真游戲中真感知、真理解、真踐行。
(一)在學軍互動中培養幼兒“三自(自立、自律、自信)”品質
1.“生活”互動培養自立、自律的品質
首先,模仿互動。幼兒與戰士一起疊被子、擺杯子、喊口號、聽集結號令,在與戰士的近距離互動過程中,幼兒感受了什么是規則與紀律。其次,探索互動。通過模仿感知后,幼兒開始探索將被子疊成豆腐塊被子的秘訣,感受規則蘊含的秩序美。最后,幼兒自創餐前兒歌等,感受到規則與紀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內化并踐行各種規則與紀律,逐步形成自立、自律的品質。
2.“學習”互動培養自立、自信的品質
幼兒聽戰士和兵爸爸講軍營、戰斗故事,一起練軍姿,感受軍人偉岸英姿的自豪自信;和戰士一起唱紅歌、拉歌賽,感受紅歌與軍歌的強烈震撼,并對紅色藝術產生興趣,自主開展童唱紅歌、童說英雄、童演紅劇、童創世界等系列紅色藝術活動,充分展現幼兒的自立、自信。
3.“游戲”互動培養自律、自信的品質
筆者以戶外自主體能游戲“小小兵團之搭建訓練場”為例。幼兒在戶外開展自主體能游戲“小小兵團之訓練場”,他們自由選擇木板、木梯、輪胎、墊子、竹椅等材料搭建訓練場,搭好訓練架后不斷嘗試用攀爬、跨跳、滑、平衡等體育技能通過。在游戲互動中,幼兒的自信、自律品質得到了自主發展。
第一,突破自我,找到自信。戴旭是小個子男孩,動作技能發展稍弱一點。他爬到有些晃動的竹椅上,第一次選擇蹲下,一只腳踮地,從竹椅上走下來,第二次選擇從竹椅上輕輕跳下,重復幾次后,越跳越自信,最后站在竹椅上說道“我要向解放軍叔叔一樣勇敢”,說完便高高跳起。
第二,玩法升級,增強自信。昊昊從手扶滑板上往下滑,然后升級玩法,雙手交叉于腦后躺在木板上往下滑,挑戰平衡難度。
第三,挑戰難度,自信滿滿。李昊澤是整個學軍班體能技能水平發展最強的男孩,并樂于不斷挑戰。他將木板和草地上現有的平衡橋組合,木板間距在五十厘米以上,架好木板之后,他靈活地爬了上去,挑戰“平衡+大跨越”的最新難度。他的挑戰引來了同伴的圍觀,從他自信的表情話語中,大家能感受到他挑戰高難度動作后散發的自信。
(二)在種養勞動中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等品質
1.生活勞動培養熱愛勞動、吃苦耐勞的品質
幼兒堅持日常勞動,養成良好勞動習慣的同時,體驗勞動的快樂,從而熱愛勞動。他們每天用自制的灑水器給菜地澆水,定期給菜地拔草,觀察植物生長變化引發自主勞動,為了能讓菜苗快快長大,他們長時間勞動也不覺得累;他們喂養小雞,還不厭其煩地帶著小雞去安全的地方散步,打掃雞籠時,就算氣味刺鼻,也不影響他們投入種養殖活動的干勁,他們面對艱苦的勞動環境,樂在其中,養成了熱愛勞動、吃苦耐勞的學習品質。
2.游戲種養培養堅持不懈、合作創新的品質
在班本化種養殖主題活動中,課題組根據幼兒的興趣,開發了五個浸潤式主題活動:第一,主題“我愛小樹”,包括“葉子上的洞洞”“我幫小樹不怕冷”等十一個相關活動;第二,主題“你好蘿卜”,包括“蘿卜秘密”“蘿卜變身”等十七個相關活動;第三,主題“泥真好玩”,包括“開墾菜地”和十一個拓展游戲活動;第四,主題“奇妙的種子”,包括“小種子博物館”“春日播種”等十二個相關活動;第五,主題“小雞總動員”,包括“孵養小雞”“搭雞窩”等自主活動。在這些互動的過程中,幼兒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同時培養了堅持不懈、合作創新等學習品質。
(三)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創新勇敢的品質
1.社會采訪培養勇于創新的品質
第一,深入了解身邊的人和事。采訪前,課題組引導幼兒了解誰值得自己采訪,怎么采訪,隨后了解采訪對象的職業特點,最后制訂采訪計劃,包括采訪時間、地點、禮貌問句、關心話題等,為現場采訪做好充分準備。
第二,走進南昌“八一”系列場所。教師引導幼兒尋找“八一”紅色足跡,打卡南昌八一紅色基地,走進八一廣場、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公園、八一大道進行采訪,讓幼兒感受到作為南昌人的自豪感,同時提高他們勇敢創新的品質。
2.參觀實踐培養不怕困難、勇敢向前的品質
第一,聽方志敏爺爺的故事。故事中,方志敏烈士不懼嚴刑拷打,在艱苦的牢獄條件下,還能寫下著作《可愛的中國》,犧牲前,敵人只在他身上找出一塊懷表。這些都讓幼兒深切感受到烈士堅強勇敢的品質,內心對烈士充滿了敬佩。
第二,折一朵寄托哀思的花。帶著對烈士的哀思,幼兒自主制作白花,他們就地取材,用自己的方法制作白花,雖然制作的白花樣式不同,但是哀思是相同的,小小的白花寄托了他們對堅強勇敢者的悼念。
第三,寫一封跨越時空的信。哀思化作字符,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書寫了一封跨越時空的信,里面有思念,有感恩,幼小的心靈萌發出強國的信念,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一種責任感。
第四,來一場風雨無阻的徒步參觀緬懷會。雨天,幼兒穿著雨衣,徒步來到方志敏烈士廣場,在雨中開展“尋找方爺爺的足跡”“與方志敏爺爺跨越時空的對話”等活動。幼兒用勇往直前、不懼風雨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在風雨中緬懷、在紅色中傳承的精神面貌,不怕困難、勇敢向前的“八一精神”品質在這個活動中得到升華。
“八一精神”的內涵和外延還需深度解讀,教師應尋找紅色文化認知與幼兒生活相融合的切入點,讓紅色課程浸潤幼兒心靈,讓“八一精神”滲進幼兒心中。
參考文獻:
[1]吳張勝.八一精神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長春:長春理工大學,2019.
[2]米鵬旭.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方法與路徑[J].基礎教育研究,2019(20).
[3]萬敏.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八一精神[N].南昌日報,2021-07-27.
[4]鐘愛保,周云.試論“八一精神”的豐富內涵[J].老區建設,2021(10).
[5]楊海貴,夏煥堂,葉桉.南昌起義與地方紅色文化研究:基于“八一精神與紅色文化研究”專欄現狀及影響力的分析[J].地方文化研究,2020(5).
[6]陳建璋.在“英雄城”重溫“八一”精神[N].人民政協報,2021-08-06.
(作者單位:江西省軍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