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龍
區域活動最早是出現在美國的幼兒園教育中,隨著時代變遷逐漸傳入我國學前教育領域,并且成為當前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最重要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幼兒園教育中,區域活動的組織開展,能全面推動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思維、認知等方面提升,可以讓幼兒保持身心健康,對幼兒的良好發展有極大幫助。所以幼兒園教育中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區域活動開展的重視力度,并且要結合幼兒的成長所需設計出契合實際的區域活動內容,引領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實現全面發展。
區域活動屬于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形式,在組織開展區域活動時,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引,引領幼兒積極地參與到區域活動中。而對幼兒來說,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可以主動地和同伴、教師進行交流,共同完成區域游戲,且在此過程中幼兒的思維、認知能力、綜合水平都會得到提升。幼兒園區域活動更容易發揮出幼兒的天性,滿足了幼兒的成長、發展所需,教師也可以借助區域活動調節幼兒的生活、學習,讓幼兒做到學習與生活的良好結合,保證幼兒可以在更加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得到全面發展。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可以實現共享、共玩,教師在設計區域活動內容時,也可以結合幼兒的認知狀況,對幼兒的個體身體素質、語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進行培育。同時幼兒自身也會在區域活動中形成公共空間的概念,能借助各種游戲材料完成區域活動,實現心智成長。在幼兒成長道路上,“獨樂樂”的效果是遠遠不如“眾樂樂”的,區域活動能顯著提高幼兒本身的團隊合作觀念,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高。教師在區域活動中通過設置趣味性的游戲,可更好地發揮出區域空間的價值,能在防范區域空間資源浪費的基礎上,強化幼兒的空間概念。
隨著現代學前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區域活動也逐漸演變成了判斷幼兒園教育水平的關鍵點,很多家長在幼兒園選擇過程中都會考慮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開展狀況,因此在實踐中做好幼兒園區域活動工作很有必要。而在實踐中,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中還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
當前的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有時還出現活動流于形式的狀況,有的幼兒教師為了完成任務而盲目組織幼兒開展區域活動,在活動中內容設置不規范,幼兒無法在活動中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甚至會出現對區域活動抗拒的情況。同時部分幼兒雖然比較喜歡區域活動,活動表現良好,但是整個活動設置相對單調,活動方式單一,經過一段時間后幼兒就會出現對活動不感興趣的狀況。
區域活動對空間具有一定要求,而在實踐中,由于諸多干擾因素,會出現幼兒園區域活動相對比較小的狀況,同時在活動中存在很多干擾因素,幼兒無法主動、高質量地融入區域活動中。此外幼兒園本身設置的活動區域數量也比較少,這也會影響到區域活動的開展效果。
幼兒教師在區域活動中起著引導、啟發的作用,但是在很多時候,教師并沒有真正地將自身的作用發揮出來。幼兒教師會以旁觀者的身份觀看幼兒活動情況,只要維護好紀律,保證幼兒安全即可,對幼兒的游戲行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并沒有及時引導。在這種情況下,幼兒一旦游戲不順暢,或者是活動遇到挫折,就會出現放棄的情況,這對幼兒的良好發展是很不利的。
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是最關鍵的人物,教師本身的區域活動觀念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區域活動的開展質量、開展頻率及開展效果造成影響。對此幼兒園教師需要對自身的認知進行優化,要對區域活動有全面、系統的感知,充分意識到區域活動的開展價值、教育意義,改變自身對區域活動不重視的觀念。同時在區域活動中,教師也要改變過于強調幼兒游戲,或者是學習生活技能的狀況,要兼顧兩者,以此保證區域活動本身的趣味、有效。
幼兒教師本身在區域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區域活動下教師需要認真地觀察、引導、支持各項活動,要努力成為區域活動開展的引導、支持者。如引領幼兒進行浮力探索的區域活動時,教師可以先為幼兒準備各種材料,如木塊、水盆、石頭、紙張等,接著讓幼兒開展實際探索,讓幼兒能在具體的探究中對物體沉浮有一定感知。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先給幼兒做出示范,在水盆中裝滿水,然后將一塊木塊放在水盆中,可以發現木塊會在水面上漂浮,隨后教師用手將木塊按到盆底,結果手松開后,木塊又會繼續浮上來。針對這種情況,幼兒會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教師鼓勵幼兒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探究,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活動探究,會表現得更加主動。在此環節教師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認真觀察,然后給出幼兒針對性的建議,便于幼兒區域活動的有序進行。
幼兒園區域活動雖然十分自由,但是幼兒教師依舊要對幼兒進行引導教育。所以教師在引領幼兒開展區域活動前,還應該認真分析幼兒的發展需求,結合幼兒發展規律、成長需求,對區域活動進行優化調整。同時在區域活動中,為了調動幼兒本身的積極性,教師也需要強化對幼兒的活動指引,如教師在活動中先為幼兒準備一個完整的手電筒及各個手電筒零部件,然后讓幼兒觀察完整的手電筒,嘗試根據完整的手電筒對另一個手電筒進行組裝。幼兒本身的認知有限,對這樣的活動會感覺很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給出幼兒提點,讓幼兒明白先怎么做,后怎么做。有的幼兒在裝好后會發現無法點亮手電筒,經過檢查發現電池裝反了,這時教師還應該為幼兒做出示范,讓幼兒明白如何裝好電池。教師在區域活動中不斷地對幼兒進行啟發引導,更容易激活幼兒本身的積極性,能讓幼兒主動參與到區域活動中,即便是遇到了困難,也能增強幼兒的戰勝困難的信心。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應該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及空間,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能更好地展示自我。幼兒園不僅要為幼兒區域活動的開展提供充足的設備、場地,也要確保幼兒有良好的空間,不能在區域活動中過于強調教師的講解、主導,忽視了幼兒本身的主動性。教師組織區域活動時,需要靈活地運用各種現有資源,對幼兒的綜合發展需求進行充分考慮,設計出實踐性強、能推動幼兒成長的良好活動。在平常教師也需要認真地觀察幼兒實際情況,保證區域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能借助區域活動展現自身優勢,如讓喜歡運動的幼兒進行運動,讓喜歡說話的幼兒進行發言,促使幼兒能在區域活動中感受到樂趣。幼兒園教師組織開展區域活動時,還應該做好與幼兒家長的溝通交流,借助家園合作的優勢,讓幼兒的區域活動有更加豐富多元的素材,能實現對幼兒的全方位引導,推動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還需要創設比較特殊的情境,在情境下指引幼兒完成活動,并通過情境來增強區域活動與幼兒平常接觸事物的關聯,便于幼兒體會到區域活動的實際價值。如幼兒教師組織區域活動“超市購物”,在活動開始前,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現各種生活中購物的情境,并鼓勵幼兒說說自己與父母去買東西的情境,激活幼兒的記憶。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訓練,讓幼兒初步了解顧客與收銀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方式,讓幼兒學會禮貌用語的實際應用。接著教師將區域設置成超市的狀況,打造出真實的超市情境,以此激活幼兒本身的主動性,讓幼兒可以更好地完成區域活動。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會用到各種材料,并且這些材料在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良好作用,為了確保幼兒能高效率地完成區域活動,在實踐中幼兒教師還應該結合幼兒的需求,為其投放多元的材料,尤其是生活化的材料,帶給幼兒親切感。如科學探究區域,教師可以把幼兒生活中可以遇到的水、糖、鹽等材料,讓幼兒進行探究。在區域活動中,教師給幼兒提供的材料越充足,幼兒本身的活動積極性就越高,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豆漿機、榨汁機等引入活動區域,然后給幼兒準備一些水果、大豆等,讓幼兒利用這些材料,嘗試自己制作豆漿、果汁,增強幼兒的勞動意識,讓幼兒能體會到勞動的意義。同時幼兒教師還可以在自理區域,為幼兒提供一些小晾衣竿、小衣架等,讓幼兒嘗試自己晾曬衣服;在音樂區域教師可以讓幼兒利用盆子、瓶子等材料敲打節奏。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會表現得很積極,活動熱情也會有明顯提升,這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有極大幫助。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育應該以生活為核心,圍繞生活開展教育活動。教師引領幼兒開展區域活動時,可以實現區域活動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緊密結合,使幼兒在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基礎上,深化對生活的熱愛心理。在實踐中,幼兒最熟悉的地方就是他們生活的家庭,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嘗試引入幼兒熟悉的家庭生活內容,如組織幼兒開展娃娃家、給玩具小人穿衣服等活動,讓幼兒感覺區域活動與家庭的游戲比較相似,以此實現對幼兒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此外幼兒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去超市購物的情況,對此幼兒教師也可以在區域活動中設置超市購物的游戲,讓幼兒能通過區域活動掌握獨自購物的知識,并讓幼兒能在購物游戲中初步掌握分類、數的加減等知識。區域活動中幼兒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用品,如各種衣服、襪子等,要求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整理衣服,實現對幼兒生活技能、交際能力的培養,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幼兒的認知相對有限,加上幼兒本身的生活經驗、成長經驗、家庭背景等都有比較大的差別,這就造成了區域活動中幼兒的具體表現會出現很大差別,所以幼兒教師在實踐中還應該借助區域活動引領幼兒對生活產生深層次的感悟,強化幼兒的感知,促進幼兒的良好成長。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入生活現象,讓幼兒通過活動反思生活狀況,便于幼兒健康生活觀念形成。幼兒自身的年齡比較小,對生活缺乏良好感知,但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與學習能力,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區域活動指引幼兒對生活有深層次的認知,激活幼兒的健康情感,引領幼兒良好成長。游戲是幼兒園教育中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借助喜聞樂見的方式,能讓幼兒更加積極地學習知識,而幼兒也可以在游戲中調動自身感官,規范自身行為,有助于幼兒價值觀的初步形成。很多幼兒在家中習慣了小王子、小公主的身份,經常會出現一些不良的言行,對此幼兒教師可以借助區域活動,引入生活化資源,讓幼兒在活動中反思生活,實現對幼兒不良行為觀念的糾正,引領幼兒對生活實現深度感悟,推動幼兒的健康成長。
在幼兒的日常活動中,區域游戲屬于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但是幼兒在開展區域活動時,很容易遇到一些困難,或者會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這就會帶給幼兒不良體驗。鑒于此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引領幼兒從生活入手,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區域活動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處理。幼兒教師也要注重將幼兒平常感興趣的東西引入區域活動中,這樣也能全面激活幼兒的活動參加興趣。如有的幼兒會以“做客”的身份,到他人家里,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就可以為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扮演“客人”的身份,到“朋友家”做客,而教師則是“朋友的媽媽”,會接待每個幼兒,讓幼兒在活動中學會文明用語。
幼兒教師引領學生開展區域活動時,要引領學生對生活經驗、生活現象進行反思,這樣幼兒可以更好地對生活產生感悟,實現對生活能力的培養。如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經過協商決定玩“去醫院”的游戲,活動中有一個小“患者”在醫院看望生病的人,每個“小醫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如給“小患者”揉肚子,還有的醫生提出給“小患者”吃點藥,或者是要求“小患者”多喝熱水。在每個“小醫生”各抒己見時,有一個小朋友安靜地聽其他人發言,自己卻沒有參與其中,教師就可以對其進行指引,鼓勵其說出自己的觀點。在幼兒不知道說什么時,教師讓幼兒聯想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肚子疼時,都是怎么處理的,幼兒經過思考后說出可以先檢查,然后再吃藥。這樣幼兒的思維就會明顯打開,這對幼兒的成長也有極大幫助。幼兒教師要意識到在活動中應該引導幼兒學會“學”,鼓勵幼兒結合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問題處理方式,實現對幼兒的能力培養。
總而言之,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區域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全面推動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還能推動幼兒園教育質量提高。考慮到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優化區域活動開展方式,使幼兒能在區域活動中得到全面提升,為幼兒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