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迪
(濱州市新聞傳媒中心,山東 濱州 2566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升級,在當今的新媒體時代,主流媒體要實現持續發展,應堅持創新傳播方式,利用短視頻的形式滿足新聞的傳播和生產要求,從而提高新聞的傳播效率,讓當前的網絡信息傳播過程中短視頻成為主流媒體發展階段的新寵。
“短視頻”最初是由國外進行定義的。2011年美國曾正式推出移動短視頻社交軟件“Viddy”,以移動終端設備作為載體,利用社交移動平臺完成新聞信息的傳播。在此之后,國內的短視頻社交平臺也陸續起步,從初始的4G 加持,更現在的5G 支持,以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作為代表,使受眾實現雙向互動操作,發揮出短視頻的快速傳播優勢,達到用戶技術裂變的目的。同時,隨著融媒體時代的深入發展,主流媒體也會根據自身的優勢進軍短視頻領域,并且在此領域內實現跨越發展。這樣,短視頻不再僅作為社交的一種應用渠道,更是成為新聞生產和傳播工作的“風口”。
CNNIC 第四十七次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國內的網絡視頻觀看人數已經高達9.27 億人,占據網民整體人數的93.7%。據此可知,在融媒體時代下短視頻逐漸成為新聞報道工作的不二選擇,而更是電商平臺在發展過程中的新標配,各媒體行業可以依托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運用可視化的方式,保證新聞的傳播效益可以得到相應的提升。
1.操作簡便
通過短視頻的傳播方式,可以豐富新聞內容。利用專業攝像機,增加配音以及后期處理,能夠簡化新聞的傳播流程。由于短視頻的生產要求相對較低,可降低其在生產過程中的門檻,使操作人員僅憑借一部手機及一款軟件,就可以完成個性化的短視頻內容生產。
而在新聞媒體行業,在主流媒體短視頻應用過程中,不僅能夠運用常規的專業制作以及現場拍攝的內容,而且還能夠根據突發事件中路人拍攝的內容進行處理,運用一手新聞資源,豐富新聞信息的獲取方式,為后續的新聞生產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2.時效較強
在主流媒體短視頻介入后,可降低新聞內容在傳播過程中存在的延遲頻率,通過傳播技術的不斷應用,使受眾能夠獲取新聞,展現出新聞內容的及時性,賦予其更高的期待,并滿足受眾對新聞內容的要求。
首先,在短視頻傳播過程中可根據其中的熱點信息,增加文字以及相關圖片的應用,避免在其他方面存在限制。傳播者僅需運用簡單的文字編輯方式,增加在短視頻傳播過程中的意見,提煉自身的觀點,則可整合短視頻,使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更加清晰。通過這種方式,受眾可在第一時間內獲取與事件相關的信息,使新聞的生產過程更加透明,有效降低在新聞生產過程中謠言的發生概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網絡暴力的發生。
3.短快精
在融媒體時代下,主流媒體短視頻的新聞生產可滿足人們對碎片化的閱讀要求。因受到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受眾更易接受“讀屏”的信息獲取方式,方便用戶的信息內容獲取,提升短視頻新聞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契合度,運用碎片化的新聞內容傳播方式,保證受眾可以快速地對新聞信息進行獲取,從而運用時長短的視頻,清楚新聞事件的前因后果。方便二次制作,并完成裂變式的新聞內容傳播和分享工作。
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已經無法在媒體行業中立于潮頭,而在融媒體時代的背景下信息傳播是呈現出多元化的形式的,通過短視頻的應用全力打造親民形象,使受眾與媒體行業之間的距離可以縮短,從而輔助新聞的傳播,增加在主流媒體短視頻的新聞生產環節的助力[1]。
在融媒體時代,國內部分主流媒體企業已經創建出屬于自己的短視頻新聞平臺或是品牌,通過新聞短視頻的發展,保證企業在媒體行業中能夠占據一定的位置,通過增加市場份額的方式,使自己的品牌受到受眾的認可。同時,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主流媒體短視頻的發展可以加強相關人才隊伍的建設,運用相對明確的市場推廣機制,保證市場空間可以拓展,從而確保自身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2]。
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的主流媒體形式正在受到打壓,其中的廣告業務也呈現出不斷萎縮的狀態,即使在其發展過程中是有國家政策方面的扶持的,但傳統的主流媒體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出現經營方面的困難。而短視頻的引入,可以很好地打破此方面的僵局,突破在媒體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經營限制,利用短視頻的方式獲取更多的移動流量,使主流媒體打破經營方面的困境。
傳統新聞存在定式傳播的問題,以文字、圖片為主要形式無法提高受眾對閱讀的興趣。同時,在融媒體時代下部分主流媒體會讓短視頻作為一種附加元素,運用簡單的短視頻切割和處理方式進行傳播,造成在新聞傳播初期的現場感不強、互動性不足等問題,導致表達方式單一,新聞生產的傳播質效不足[3]。
因為運用流量導向的方式,更易吸引受眾,但也出現了新聞內容同質化的問題。因此,在短視頻的新聞生產以及傳播過程中易出現跟風網絡事件和熱點的問題,缺少獨家報道,導致個性化的新聞存在缺失的問題。例如,某智能手機品牌的機主維權事件出現后,多家媒體在報道過程中的內容或聚焦的方向相同,造成短視頻信息的傳播內容過于同質化,使新聞品牌效應嚴重不足[4]。
因為短視頻的播放時間短,傳播方式也較為多樣,其中的娛樂元素較多,導致短視頻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存在問題。同時,由于新聞策劃方面的守正創新不足,導致正能量或是社會價值方面的內容無法做到完全釋放,多數為嘩眾取寵等題材內容,新聞生產以及傳播環節的策劃深度不足,使新聞的傳播陣地相對狹窄[5]。
由于短視頻是近些年在國內興起的,其發展時間相對較短,部分受眾還停留在傳統媒體的認知上,導致當前的主流媒體短視頻人才結構不穩定,缺少在這一新興領域內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因為短視頻在運營過程中需經過策劃—攝像—制作—發布和運營等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配備相關的專業人才,一旦某一區塊出現人才不足的問題,便無法實現短視頻新聞的生產和傳播,因為專業人才的匱乏,導致相關人才無法堅守短視頻的新聞生產陣地,加上不同區塊內都缺少把控,造成新聞的質量或是傳播效率不高,因為社會受眾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使主流媒體短視頻的新聞生產和傳播環節的人才長期匱乏。
在融媒體時代下,“網感”一詞相對常見,其主要表現在互聯網環境中網絡語言的營造以及網友之間的平等交流,通過互相之間的信息共享,營造出良好的交流空間。因此,在往期的主流媒體中新聞會給人以嚴肅的印象,但由于短視頻平臺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具有良好的傳播效益,其會運用主動探索和調動新聞短視頻中網感內容的方式,打造全新的新聞生產和傳播路徑。例如,華龍網在五四青年節時,曾策劃運用微視頻的方式,讓受眾能夠在網絡渠道內暢所欲言,針對創業青年、矍鑠老人或是患癌學生等真實故事的報道,發布節目作品,使齊魯網、大眾網、騰訊等諸多媒體進行轉載。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即使當前的網路環境中信息是海量的,但優質的信息仍是稀缺的。所以在短視頻的新聞生產和傳播過程中,應以內容精品為基礎,增強主流媒體在市場中的影響力,使新聞行業能夠在短視頻市場中占據不敗之地。
首先,可通過新聞品牌的打造,明確短視頻作品存在的價值,讓從業人員可以依托“主流價值+內容”,有效避免受眾在娛樂文化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問題。
其次,可基于表達形式進行分析,運用小而美的方式,保證在新聞發布過程中能夠引發受眾的共鳴,通過優秀的作品保證精品短視頻的專題節目可以順利打造。這樣一來,則可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新聞品牌,避免在媒體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內容同化的問題,讓從業人員在媒體行業內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促使其踐行“四力”,確保在主流媒體短視頻的新聞生產和傳播過程中可以做到多問、多聽、多走,保證從業人員可以充分挖掘短視頻領域內的優質信息和相關線索,在報道的過程中下功夫,保證短視頻中的重點內容可以應用于新聞中,從而輔助新聞品牌的打造,實現融媒體時代下主流媒體短視頻的新聞生產和傳播。
在融媒體時代下,主流媒體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其借助網絡平臺可以實現對新聞信息的積累,增強社會公信力,以受眾為基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從而減少社會中的負面輿論,引領受眾能夠具備正確的價值取向。
同時,在小屏時代背景下,主流媒體短視頻的新聞生產和傳播工作更應與小屏時代相互契合,可遵循內容不變的基本原則,但在生產和傳播過程中可以通過形式的改變,實現對傳播陣地的拓展。再者,可適當地依靠相對成熟的短視頻平臺,擴大其在網絡環境中的影響力,保證新聞內容的傳播工作更加簡便。
而在傳播形態下更應營造出良好的新聞傳播氛圍,運用VR、AI 以及互聯網中的新技術,展現出內容賦能工作的重要性。這樣一來, 則可根據其生產規模,發展“UGC+PGC”的雙向陣地,從而拓展新聞傳播陣地。
目前,傳統主流媒體工作人員多數從事內容生產等工作,導致人才儲備量存在不足的現象。而若基于融媒體時代進行考慮,因為主流媒體所需的人才類型是多樣的,在媒體行業發展過程中不僅可以促進人才的轉型和發展,更能通過人才跨界發展的方式,增加人才在平臺中的發展機會。所以,可根據主流媒體短視頻的新聞生產需求,鼓勵全員參與媒體創造工作中,使更多的復合型人才能夠得到發展,滿足當前主流媒體對人才的需求。
通過對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可讓媒體內的員工嚴格遵循新媒體行業的發展要求,運用正確的人才引進方式,實現人才培養機制革新。亦或是運用線上互動和活動策劃的方式,組織開展新聞策劃、新聞調查和新聞創造性活動,使受眾能夠與新聞創作人員進行內容方面的契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保證媒體行業內的從業人員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受眾對新聞的需求,遵循新聞的傳播規律,促進網路中的更多受眾可以完成對新聞內容的閱讀,據此運用精準的互動策劃活動,打造出滿足受眾需求的新聞報道欄目。
最后,可基于目前社會中的重大新聞以及熱點新聞進行考慮,定向培養創造型和策劃型人才,不斷完善和優化配套的培訓內容、思路體系,讓每名從業人員都具備深度挖掘新聞內容的潛力,組建更加優質的工作團隊,同時也要增加在主流媒體中從業人員之間的互動策劃,積極探索和實踐更多的互動模式,促使公眾也能參與到短視頻閱讀工作中,由此引導其將自己帶入到情境中,加強線上和線下活動之間的關聯,確保每位受眾都是經歷者、參與者,或是擔任創作者,借此集思廣益,使短視頻新聞的傳播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持續推進傳播工作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下短視頻新聞是新聞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還會成為主流媒體發展過程中的重點方向,與以往的文字形式報道內容不同,主流媒體短視頻會輔助新聞生產活動的創新,在媒介融合工作的輔助下,實現揚長避短,讓新聞能夠搶占媒體市場中的主流輿論場地,確保其在不斷加強的過程中能夠完成對新聞傳播方面內容的洞察,從而發揮出短視頻新聞的作用,滿足融媒體時代受眾對新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