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納
(東營市廣播電視臺,山東 東營 257091)
媒體是受眾接收數據信息的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而媒體主持人則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ヂ摼W技術在媒體行業發展中的應用,促進了媒體行業的改革,主持人的工作方式、工作內容等方面都發生一定的變化,需要主持人明確自身的定位,實現轉型發展,才能夠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本文在融媒體背景下,針對傳統媒體主持人的定位以及轉型策略等方面的內容進行闡述與分析,希望能夠為新時代主持人的培養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傳統媒體在我國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以電視臺作為研究對象,電視的發展時間較長,已經成為國家與受眾之間進行信息互動的重要媒介,現階段承擔著信息傳播、引導輿論等多方面的重要責任,在我國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媒體主持人是信息傳播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素質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信息傳播的質量與效率,因此我國對于傳統媒體主持人的選擇有著較高的要求。從另一方面來說,時代在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網絡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最為主要的途徑之一,在這種環境影響之下,電視受眾也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群體特征。不同群體對于不同的節目提出了更為專業的、更為精細的要求。基于此,現階段傳統媒體主持人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滿足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同時,需要對自身有一個更為清晰的定位,明確自身在社會發展中所應承擔的責任,讓自身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更為貼合,能夠在社會發展中作出更大的貢獻。綜合分析,主持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明確自身的定位。
第一,明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對于主持人需求的差異性。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主持人在進行自身角色轉型過程中,需要清晰地認識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對于主持人的需求呈現出一定的不同,主持人需要根據時代發展的實際需求,更具有針對性地進行自身能力的提升,使得自身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更為貼合,更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為受眾提供更具有針對性、質量更高的信息。
第二,明確新時代對于媒體主持人的多樣性需求。在新媒體背景下,按照不同受眾的實際需求,對節目進行細分,不同的節目對于主持人能力的需求也呈現一定的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主持人在進行角色轉型過程中,需要在自身崗位的基礎上,明確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
第三,明確新時代對于媒體主持人的正面性需求。從現階段我國實際的發展情況來看,新媒體呈現飛速發展的趨勢。人們在進行信息獲取的過程中,也更多地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相關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在這個過程中,新媒體對于受眾的影響更為明顯,媒體主持人自身的素質或者是能力將會直接影響到受眾的“三觀”或者是對于事件的正確認知。基于此,要求傳統媒體主持人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明確媒體人的職業道德,明確自身在社會發展中的角色,以一種更為健康向上的態度面對工作,引導受眾樹立正確的“三觀”,為良好社會氛圍的塑造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媒行業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傳統媒體主持人積極進行自身的改進與創新,使得自身的發展與時代發展的實際需求更為貼合,能夠在社會發展中作出更大的貢獻。傳統媒體主持人在進行自身轉型發展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存在較多的挑戰影響其轉型的質量與效率。
從媒體主持人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傳統媒體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自身處于一種較為主動的狀態之中,一般情況下,媒體發布什么新聞,受眾就看什么新聞,加上媒體的數量較為有限,受眾較為集中,使得傳統媒體飛速發展。對于傳統媒體主持人的要求也不高,更多地側重于主持人自身專業素質方面的提升,對于主持人溝通能力、互動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不高。而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于主持人的能力需求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人們生活水平在提升的同時,對于精神層面的需求更高,在進行媒體節目選擇的過程中也更加具有主動性,媒體節目隨著人們的實際需求進行了分塊、分層,更為精準地定位不同受眾的實際需求。而“全能性”“缺少特色”的主持人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受到的關注并不高,需要進行轉型,從而使自身的發展與時代發展需求更為貼合。
傳統媒體主持人與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主持人的主持形式已經發生較大的變化,傳統的媒體節目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對于主持人的要求較高,要求主持人能夠按照節目的實際需求,引導節目的整體走向,保證節目的有效開展。而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于主持人則沒有較高的要求,甚至于部分節目的主持人是不出現的,主持人自身的主持方式也發生較大的變化。例如,傳統媒體主持人在進行節目主持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自身的舞臺表現進行整個節目的控制,而在融媒體背景下,部分節目中主持人的主持形式已經發生較大的變化,如部分節目主持人只需要語言引導,而節目的內容則是通過三維展示或者是二維展示的方式進行展示,讓展示的內容更為形象立體。因此,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主持人主持形式方面的變化也對傳統媒體主持人轉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主持人立足于新時代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自身能力、思想等方面的建設。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于傳統媒體主持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傳統媒體主持人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要積極進行自身能力的培養,使得自身的發展與時代發展更為貼合,能夠更為有效地滿足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主持人轉型需求?,F階段,傳統媒體主持人在進行轉型發展中,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使得自身的發展更為貼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培訓與教育工作是促進傳統媒體主持人高效轉型的最為重要的策略之一。首先,需要加強傳統媒體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了解社會對于媒體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明確主持人培養的具體方向和目標,為后續的主持人培養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其次,需要注重培訓教育的多元化發展。從媒體自身角度出發,明確自身對于主持人的實際需求,進行相應的崗前培訓。而從校企合作的角度出發,傳統媒體行業可以與學校方面進行更為緊密的合作,通過合作將自身對于人才發展需求告知學校,而學校則能夠利用自身更為充沛的教育資源,更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教育工作,為融媒體背景下主持人的轉型與發展提供更為豐富的人力資源支持。最后,注重考核體系的建設,明確主持人培養中的重點和難點工作,分析崗位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人才素質的評價,通過評價數據,分析人才是否符合崗位的實際需求,以及人才能力方面存在哪些不足,為后續主持人的培訓與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
主持人個性化塑造是現階段主持人轉型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也是影響受眾對于節目關注程度的重點問題。一檔質量高、能夠讓受眾記憶深刻的節目,與主持人自身的素質和個性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我國傳統媒體主持人在進行主持的過程中,更為關注自身的規范性,這種情況也在較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節目主持人及主持風格一致化的問題,難以激發受眾的興趣。而性格更為鮮明、素質更高、觀點更為獨特的主持人,則能夠在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撒貝寧等主持人的主持具有較為明顯的個人風格,也得到了受眾的喜愛。故而,在進行傳統媒體主持人轉型的過程中,個性化的塑造成為了主持人轉型中的重點工作。注重傳統媒體主持人個性化塑造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注重主持人性格的分析,主持人的性格是影響其對于不同主持風格接受程度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與主持性格較為接近的主持風格,更有利于主持人自身觀點的表達。第二,注重主持風格的探索與發現。主持風格并不是一次成型的,而是在不斷探索實踐中形成的,故而主持人在進行個人風格探索中,需要注重新的主持風格的探索以及反饋數據的收集,不斷進行自身主持風格的完善,使得自身主持更加具有特點,也能夠更加符合受眾的實際需求。第三,注重方向的選擇。在融媒體背景下,節目更加細分,不同節目面對的群體存在一定的不同,主持人需要按照自身面對的群體進行主持風格的塑造,如兒童節目主持人可以朝著活潑、親切的方向進行個性的塑造,使得自身能夠更好地被受眾所接受。
職業道德方面的塑造是傳統媒體主持人轉型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從現階段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互聯網的普及,在極大程度上放大了人們的個人能力,有較多的主持人轉戰到互聯網中發展。但是部分主持人為了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在進行新聞報道中出現捏造事實等方面的情況,產生了負面的社會影響,造成受眾對于新聞報道的信任程度降低,不利于社會的安全與穩定。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主持人在轉型的過程中仍需要注重職業道德和三觀等方面的塑造。第一,注重職業道德的塑造。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需要尊重事實,按照真實情況進行報道,不要加入過多的主觀臆測,影響新聞報道的準確性。第二,注重“三觀”的塑造。主持人是政府、社會和受眾之間聯系的紐帶,其“三觀”影響信息傳遞的質量,也影響受眾對于信息的看法,要求主持人在進行報道的過程中,以正確的“三觀”來表達自身的觀點。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媒體行業對于媒體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主持人的言行進行規范,使得主持人的成長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傳統媒體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所采取的策略為采編播分工合作,這種工作形式在實際應用中能夠讓責任劃分更加清晰,工作也有著較高的效率,不同的部門只需要按照要求完成自身的工作,就能夠獲得較好的播放效果,但是這種運行模式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主持人對于信息的了解程度不高、對于事件的解析深度不夠等。在融媒體背景下,主持人的工作內容發生較大的變化,主持人需要掌握的能力也發生較大的變化,如傳統媒體工作中主持人需要掌握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而在融媒體背景下,主持人不僅需要掌握自身的專業能力,而且還需要具有一定的采編能力、策劃能力、后期制作能力等。這就要求傳統媒體主持人在進行轉型發展中,需要從多個角度綜合性地提升自身的能力,讓自身能夠更好地進行資料整合,也能夠進行資料的編輯、剪輯等,提升自身在報道工作中的參與程度,更為深入地進行新聞事件的分析。
在融媒體背景下,主持人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主持人的工作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鑒于此,媒體行業在發展中需要更為清晰地認識到社會對于主持人發展的實際需求,從多角度進行主持人的教育工作,使得主持人的發展更加符合媒體行業發展要求,為媒體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從現階段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在融媒體背景下,媒體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實際需求不斷地進行改進與創新,而主持人作為電視節目中直接與受眾對話的群體,其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受眾對于節目的接受程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促進了媒體行業發展的大變革,如工作方式變革、信息數據收集方式變革等。同時,也使得主持人的工作方式、方向等方面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主持人需要正確認識融媒體時代對于主持人的實際需求,積極地投入到各種培訓與教育工作中,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注重個性化塑造,注重綜合能力的提升,使得自身的成長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能夠更高質量地進行信息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