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軍
(常州廣播電視臺,江蘇 常州 213003)
在融媒體時代,無論是信息的表現方式還是傳播方式,都越來越多樣化。因此,作為融媒體主體的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在編輯工作中進行有效的創新,同時加大整合力度,才能推動新聞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就當前新聞編輯工作的現狀而言,仍然存在著內容不夠豐富、不夠真實、不夠吸引人,資金來源單一、編輯資源匱乏等問題。各單位要切實落實好融媒體編輯工作的具體要求,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采取更加有效的改進措施,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融媒體新聞編輯的創作意識和整合能力進行研究。
在融媒體時代,新媒體的發展勢不可擋,媒體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大量媒體、新媒體相繼涌現,媒體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媒體試圖通過內容抄襲、惡意炒作、散布虛假信息等來獲取更多的流量。在融媒體時代,新聞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可信度,然后通過創新的方式來吸引受眾的眼球,而不要為了流量而忽視新聞的質量。同時,新聞編輯人員要迅速轉變觀念,主動學習、應用新技術,以提高編輯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只有如此,才能適應新聞業的發展需要。
電視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是決定電視新聞整體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具有先進的工作理念,堅持與時俱進,關注社會熱點信息,掌握黨和政府最新的方針政策,結合廣大受眾的需求進行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制作。在融媒體時代,微信、微博等媒體的涌現,使得新聞資訊的傳播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人們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接收各類新聞資訊,從而促使電視編者的角色發生了重大變化,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應用融合技術,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從而制作出更具吸引力的電視新聞節目,提升收視率。
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資訊不斷更新,這也為新聞傳媒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同時新聞編輯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電視新聞編輯既要重視自身的業務素質,又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深刻地認識到互聯網所帶來的變革,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實現精細管理,從而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
在融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們的興趣越來越多,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新的東西也越來越好奇。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仍然存在著內容單一、陳舊,不能適應受眾審美需要,受眾的觀看興趣不高等問題。同時,由于某些電視新聞節目對其他節目的過度模仿,使得受眾對其產生了抵觸心理,從而影響了收視率。因此,在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要注意關注受眾的心理需求,不斷地進行創新,以迎合受眾的審美要求。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媒體已經從單一的渠道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各個領域的信息都變得更加公開和透明,受眾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進行評論、點贊、轉發等互動。在新的傳媒形態下,傳統傳媒的發展已經落后于時代,而主流傳媒在受眾生活中的表現也在逐步淡化。與以往新聞事件的編輯與發布相比,新聞事件的發布方式更為新穎,新聞內容的發布更為隨意,使得本來冷冰冰的新聞內容多了幾分溫暖。此外,傳媒在新媒體形態下的受眾范圍也越來越廣泛,正逐步成為大眾傳媒。
與傳統媒體相比,大多數的新聞編輯人員都是從最基礎的角度去了解和報道,而對總體的情況不太了解,也很少與受眾交流。所以,有些新聞報道中存在著諸如報道失真等問題。在新的“融媒體”發展時期,受眾“探知”“探實”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他們不僅要了解當前的新聞動態,而且還要對整個事件的全部過程進行探究。“融媒體”時代的新聞編輯不僅要樹立正確的“三觀”,而且要嚴格地審查新聞事件的質量。新聞編輯必須不斷提升創意能力與綜合素質,發掘與時代趨勢相適應的新聞事件,并在展示其真實性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思路。
在融媒體時代,許多新聞單位只想著快速報道、搶發新聞,以求在競爭中有所建樹,卻沒有對新聞事件進行細致的剖析和深入的解讀。在傳統的管理體制下,傳媒產業的許多具體工作都很難實現創新。在新聞編輯與生產過程中,傳統的傳媒僅要求有關工作人員用文字來描述新聞事件,而不重視對新聞材料的深度挖掘,沒有像新媒體那樣從多個視角去分析。同時,傳統媒體還沒有進行整合,信息傳播渠道也不夠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新聞記者缺乏創意、整合的能力,難以做出具有吸引力的報道。由于極少有新聞工作者對事件進行深入的解讀,因而新聞的內容僅限于表層,缺少一定的厚度。
在融合的媒體環境中,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取新聞和時事信息,網絡信息的內容和視角也是千差萬別,可以很好地適應當代社會多元化的需要。然而,許多新聞媒體并不完全依照整合的媒體體系來進行新聞的編輯與報道。由于缺乏對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缺乏對網絡內容的分析和整合,缺乏創新的新聞編輯能力,從而導致新聞報道無法引起受眾的關注。
傳統傳媒以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即便獲得了國家財政的資助,也無法與新興媒體進行市場競爭。新媒體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與眾多公司進行合作,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因此,新媒體的投資要比傳統媒體大得多,因為有了大量的資金支持,新媒體的抗風險能力也更強。由于缺乏整合的資源,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不敢進行大規模的變革。
作為一名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責任感。一系列的融合發展,改變了新聞編輯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也讓他們認識到,在工作中要增強自己的責任感。一些新聞編輯往往只關注新聞的閱讀和點擊,忽視了新聞的真實性,從而造成了新聞內容的扭曲和負面的社會輿論,使整個行業的編輯人員受到負面的影響,長期下去對新聞媒體的發展不利,對維護正確的社會輿論環境也是不利的。
正如前面所說,融媒體的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但這并不代表傳統媒體就會因此而消亡。傳統編輯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如融媒體等方面,既能充實自己的工作,又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然而,仍然有一些傳統的編輯不愿意享受這種便捷,仍然固守著傳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這對推動傳媒產業的發展十分不利。這些傳統的媒體編輯對技術資料不重視,對讀者的需要也不是很感興趣,這就會使所產生的信息缺乏真實性和有效性,從而影響工作的整體效果,最終被時代所淘汰。
一些新聞編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監督功能,僅僅把國家的政策通過新聞向受眾傳達。實際上,新聞編輯人員應時刻關注民生問題,并通過編輯制作電視新聞來反映真實的民眾生活,從而實現對政府的監督。新聞媒體是通過互聯網向受眾進行傳播的,而受眾又是媒體的傳播者,受眾的積極參與不僅能彌補新聞監督的缺陷,還能增強輿論監督的力量。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內容要進行創新,必須從增強新聞的吸引力入手。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青少年大多依靠手機這樣的移動設備來獲得最新的信息。新聞編輯要適應受眾對新聞內容的需求,就必須從多個方面進行創新。一是按照新聞報道的方法進行改革。近幾年,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多數人都傾向于以快速閱讀的形式去理解新聞的核心內容,因此在編輯工作中,新聞編輯人員應盡量做到先把整個信息歸納為整體,然后再進行報道,這樣受眾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地決定是否要繼續下去,從而滿足受眾快速閱讀的需要,同時也能加快新聞的傳播速度。二是在新聞媒體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新聞編輯在工作中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并針對不同的媒體,采取組合的方法,將文字、圖片和視頻相結合,增強其真實性和感染力,提高其傳播價值。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報紙的排版方式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新聞編輯應突破傳統的觀念與方式,與現代資訊科技相結合,大膽創新,以了解受眾的心理與需求為出發點,從新聞編輯排版的多樣化,到新聞編輯排版模式的創新,吸引社會受眾的注意力,引發共鳴,實現對新聞內容的深度挖掘,從而體現出編輯的真正價值。
新聞資訊的時效性可以確保受眾及時了解社會上的時事與熱點。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要確保新聞的時效性,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權威和新媒體的便利,優化新聞編輯流程,提高審核效率,并借助新媒體平臺及時將最新的新聞資訊傳播出去,確保新聞的時效性。
在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發展要求對新聞的兼容性給予更多的關注。新聞編輯與主流媒體的有效協作,可以極大地提升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要確保新聞報道的價值與意義,必須加強對新聞內容的監管,構建媒體監督平臺,有效地監控新聞的傳播途徑和真實性,以達到新聞編輯的創新與融合。同時,要主動地了解受眾對社會熱點事件的觀點,增強受眾對新聞的參與感。同時,新聞編輯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不斷增強自己的創作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新聞素質。
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信息的流動是非常迅速的,很多人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件事,但由于新聞的傳播速度太快,所以新聞的內容往往是虛假的,沒有深刻的內涵,只是表象,而新聞的質量卻遠遠達不到要求。因此,對記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確保報道的真實性,又要挖掘新聞的內涵,深入地剖析事件,把最真實的內容呈現在受眾面前。
傳統的新聞媒體以電視、廣播等為主,如今資訊快速發展,顯然用傳統的方法無法達到即時的資訊更新,所以必須要將傳統的傳媒與新興的傳媒結合起來,利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臺來進行資訊的傳遞,讓受眾能夠從各種渠道獲得資訊。融媒體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深入報道新聞,從多個角度分析新聞,利用自己的權威,把新聞的特色隱藏在受眾的心里,讓新聞編輯能夠更好地理解這種工作,并將其運用到更廣泛的宣傳工作中。
現在各大媒體都在競爭,為了吸引更多的受眾,他們必須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內涵。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不斷創新,只有這樣,這個行業才能夠獲得長遠可持續發展。因此,媒體行業必須培養自己的記者,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提升采訪和寫作能力。
在融媒體誕生以前,由于傳統的媒體平臺缺乏與受眾的溝通和互動,使得信息的傳播周期相對較短,而且整體上的信息交流也相對較少。傳統的受眾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信息相對較少,主要通過傳統的報紙、電視等途徑獲得。而現在,由于融媒體技術的發展,新聞媒體作為一種社會化的網絡平臺,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溝通與互動的平臺,同時也可以讓人們在面對信息時,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二次傳播,增強了信息的持續性和影響力。在此基礎上,傳統的新聞編輯必須轉變觀念,樹立創造性、融合的思維,主動整合網絡資源、傳播信息的新方式、新渠道,提高融媒體時代下的媒體生命力,把握時代變革的重點,滿足受眾的多樣化、個性化信息需求。
目前,隨著我國新聞平臺運營技術的不斷發展,傳媒融合的時代已經來臨。在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資源的總量迅速增加,而與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相比,融媒體更多地依靠互聯網平臺獲得傳播信息。在這種模式下,一方面信息的數量極大增加,另一方面又會降低其可信度。因此,在新聞編輯工作中,必須加強對信息的甄別,把大量有價值的、有內容的資料整理出來。
總之,在融媒體時代,新聞業的發展對新聞編輯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就目前新聞產業的發展狀況來看,新聞標題夸大、虛假,內容同質化等問題仍然存在,對新聞產業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一方面要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與討論,并采取相應的對策,以提高編輯工作的質量;另一方面,要從觀念上、手段上進行創新,提高新聞的質量,從而贏得受眾的喜愛。唯有如此,傳媒公司和整個新聞業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