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梅 沈于松/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農業農村局
品牌是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標志,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引擎,更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以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引領,以特色優勢農產品為依托,標準、質量、品牌、信譽聯動,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品牌創建、形象塑造和傳播推廣,出臺品牌建設獎補政策,加快構建“亭”字號農產品品牌體系。全區現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個、“亭”字頭商標23件、入選江蘇農業品牌目錄品牌3個,品牌意識明顯增強,品牌數量明顯增加,品牌效益明顯提升。
亭湖區在區級層面培育提升“亭有味”區域公用品牌整體形象,引導扶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產品優勢,創建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到2025年,將“亭有味”打造成省內知名區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知名企業品牌和名特優農產品品牌,將乾寶湖羊、鹽東羊角椒、黃尖菊花等具有亭湖特色、符合市場需求的農產品培育成超級單品、網紅產品,打造亭湖農業區域公用品牌“亭有味1+N”模式,形成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協同發展的亭湖農產品品牌格局,加快探索一整套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品牌培育新模式,逐步擦亮“亭”字號農業品牌名片。
做實區域公用品牌。組建“亭湖區農產品品牌營銷協會”,負責“亭有味”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運營,做好“亭有味”農產品專題推介活動,每年不少于5次。加強品牌授權管理,提升品牌整體形象,擴大品牌知名度。線上對接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線下在鹽城、上海等地開設直營店,與大型商超合作,設立“亭有味”產品專區,線上線下融合銷售,在2~3年內將“亭有味”打造成知名區域公用品牌。
做強農產品品牌。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強商標注冊,積極申報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優先推動“乾寶湖羊、鹽東辣椒醬”等重點企業產品通過認證。鼓勵并指導生產主體實施標準化生產,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升品牌競爭力,積極參與國家、省品牌評選。突出示范引領,著力培育“亭悅水蜜桃”“亭鶴居菊花”“劉老漢脆梨”等產品品牌,推動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相得益彰,讓更多的“亭”字號成為市場認可的知名品牌。到2025年,全區創成一批省級特色農產品品牌、知名龍頭企業品牌。
做優產業鏈品牌。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從抓生產到抓鏈條、從抓產品到抓產業、從抓環節到抓體系,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完善優勢產業的發展生態。加快推動南洋稻米、鹽東羊角椒、乾寶湖羊、黃尖菊花、新興果品、便倉葡萄等優勢產業集聚發展。加大高端食品和農產品加工企業招引,承接農產品加工產業轉移,提升全區農產品商品化率。加強市場流通配套建設,支持建設產地交易中心,提供產地預冷、倉儲、冷鏈配送等產業鏈配套服務,加快構建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雖然亭湖區近幾年農業品牌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品牌知名度不高、競爭力影響力不大等問題依然存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農業品牌打造,加強精品品牌培育,發揮農業品牌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加快打造品牌主體培育平臺。充分激發涉農主體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的信心和決心,鼓勵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創新科技,以品牌產品提升農業產業化的質量。按照“培育一批、帶動一批、示范一批”的發展模式,從項目扶持、科技興農、人才支撐等方面大力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依照規范化、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和信息化“五化”建設要求,加快國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提升農產品檔次,擴大農產品市場美譽度,增強農業產業之無形資產,促進企業發展壯大。如江蘇乾寶牧業創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入選“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均為全市唯一,其產品榮獲“江蘇精品”稱號。鹽城市亭湖豐溢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拉長稻米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生產的“良之泉”牌稻米入選2022年江蘇農業品牌目錄。
加快構建品牌運營管理平臺。充分發揮區域品牌領頭羊作用,實施品牌提升工程。企業作為品牌建設的主體,提高品牌、市場、質量和誠信意識,積極開展區域品牌經營管理,探索建立“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經營機制,真正形成一批品牌叫得響、市場知名度高、發展潛力大的知名企業品牌。如亭湖區組織編制“亭有味”區域公用品牌商標使用制度,實行會員制管理。遴選全區名特優農產品生產主體,優先授權使用“亭有味”商標,為會員單位提供產業政策宣傳、信息交流、學習培訓、品牌和產品質量項目申報等服務。在供應鏈延伸及配套設備購置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優先推薦參加國家、省、市農產品展銷活動。實行會員年度考核,對產品質量不合格、商標使用不規范的,一律取消授權。
加快搭建品牌產品銷售平臺。引導生產主體“外銷內銷”“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大力發展果品電子商務、直銷配送、社區新零售等新型營銷模式,積極探索線上直播,利用好電商企業,進行經營消費的無縫對接。推動品牌與二、三產業相融合,鼓勵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向加工產業延伸。如亭湖區在果蔬集中上市或豐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在悅達889、大洋灣景區、中茵海華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段設立“亭湖品牌農產品展銷區”,邀請生產主體現場進行展示展銷。同時將本地品牌農產品納入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工會福利等購買目錄,實現本地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提高品牌農產品本地知名度。建立電商銷售團隊,搭建田頭農產品銷售直播平臺,實現亭湖農產品暢銷全國,培育形成一批網紅農產品基地。
加快提升品牌產品宣傳平臺。在網絡媒體時代,既要充分用好產銷對接會、品牌推介會等傳統宣介渠道,也要積極借助各類網絡媒體,采取新聞發布、專題報道、專欄節目、網上農展等多種形式,加大品牌宣傳營銷力度,唱響一批品質過硬、產品突出、誠信經營的企業品牌。加大農產品品牌宣傳推介力度,通過品牌推介活動、組織籌辦品牌發布會等,鼓勵開展品牌營銷創新。如亭湖區打造“生態農場”,對擁有基地標識牌、產品包裝、檢測報告(產地土壤、產品等)且具備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等,授予“生態農場”稱號。加大品牌建設政策激勵,財政在年度預算中安排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經費,用于龍頭企業培育、農業宣傳推介、農產品品牌評選、名特優農產品營銷促銷等。將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納入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內容,列入年度綜合考核鄉村振興指標,建立品牌培育進退機制,營造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