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雯 曹雪峰/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農業農村局
聚焦農戶農業生產資金周轉難題,南京市江寧區創新推出“金陵惠農小額貸”信用貸款產品。在符合條件的農戶賦予5萬~30萬元授信,打造了流程簡單、無抵押無擔保、批量無感授信、線上隨借隨還的農戶專屬綠色借貸通道,基本實現整村授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關鍵。近年來,江寧區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打造支農惠農“金融超市”,初步形成了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示范效應。截至2022年底,該區累計建成銀行金融機構156家,保險金融機構24家,以及1個區級、10個街道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與16個村級金融服務站。累計培育1215家家庭農場、78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1家涉農企業獲批國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涉農企業在新三板掛牌,1家涉農企業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對發展農村經濟、帶動農民增收、培育農村消費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短板與不足,包括供需匹配度不高,小農戶農業生產金融滲透不寬泛;信用評定要求嚴格,小農戶貸款獲得難度大;專業化服務不足,小農戶財產性抵押功能需釋放。對此,江寧區于2021年年中創新推出“金陵惠農小額貸”信用貸款產品并率先在全市實施整村授信。通過一年的探索實踐,切實解決農戶生產經營信貸需求,增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江寧區在建立對農戶信用評估基礎上,為農戶個體提供的小額信用貸款產品——“金陵惠農小額貸”。主要特點是30萬元以內的額度,無抵押擔保、批量無感授信、線上隨借隨還。利率按照略低于市場同類產品平均利率價格執行。基本實現了實現“183”成效(即:100%建檔、80%授信、30%用信)與兩個有利于(有利于農民創業增收、有利于促進農村金融發展)。
強化頂層結構設計,健全“小額貸”金融服務體系。成立由農業農村局、金融監管局、財政局、駐區紫金農商銀行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按照“專人對接、定期反饋、目標明確”的機制統籌“金陵惠農小額貸”組織實施。專班歷時半年,深入湖熟街道現場辦公,潛心下沉10個街道、201個村(社區)開展專題調研20余次,聯合制定《關于推進“金陵小額貸”工作的通知》。街道、村(社區)圍繞區級意見提供具體實施意見建議120余條。實現政銀合作、區街村三級聯動。
打通堵點創新機制,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經營難題。針對小農戶暫無有效資產抵押、資金流水欠缺而導致的授信難的瓶頸,紫金農商銀行敢為人先,依托政府大數據和輔助集中評議等手段,構建“建檔—評價—授信”工作機制,創新制定“整村授信”模式,向符合要求的農戶開辟無抵押、無擔保綠色通道。貸款額度5萬~30萬元,一年一用,最長不超過三年,隨借隨還。在整村授信工作初期,每半年做一次風險評估,持續調整完善授信策略和風控措施,并開展“信用星級評比”活動,評比到村到戶,配備一定的獎勵措施,擴大活動的成效。
優化提升服務質量,用心推動惠農政策落地生根。通過“逐戶實地走訪+批量無感授信”的模式有序推進農戶授信,并逐步向整村授信拓展。過程中,專班深入街道、村(社區)現場辦公,累計組織開展整村授信普惠金融宣講會31場,答復群眾疑問超800條。通過小廣播、小喇叭、宣傳告示欄等廣泛宣傳整村授信的益處,實現政策、信息全覆蓋。對于涉農社區較為集中的區域,率先建立“駐村聯絡員”制度,落實“總行包片、支行包區、人員包點”的網格化走訪,逐家逐戶進行評議,逐條信息逐個審核,實現“人員、信息、產品、服務”四到村社,用戶信息準確完整,評議科學、合理,授信充分。據調研顯示,超95%的農戶對整村授信表示了認同。
做好后臺保障服務,全力確保為農實事成效突出。堅持統一管理調度,開發建設農戶信息采集和管理平臺,實現信息智能化、數據化管理分析。建立信息保密制度,實行支行與社區單獨對接,逐級核對,杜絕數據信息泄露、傳播。堅持“試點帶動”,指導各支行向率先完成整村授信試點工作的支行取經,進行優秀經驗交流分享。便捷化操作流程,貸款還款全程APP操作,在“南京e陽光”平臺上搭建“金陵惠農小額貸”服務鏈接,方便農戶申請貸款,實現“足不出村”樂享金融服務。截至目前,10個街道、201個村(社區)的整村授信基本完成,符合條件的農戶100%取得授信,授信金額186.6億元。用信1512戶,涉及2888筆,金額達2.1億元。“金融活水”穩步流入田間地頭。
整合各類有效的資源要素,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基礎。江寧區在“金陵惠農小額貸”開發實施前后,行政資源上,實施政銀合作,建立議事協調機制,統籌項目推進。項目資源上,積極與上級條線部門以及銀保監、證監局等部門協調溝通,爭取更多扶持農業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主體塑造上,創造面對面、小喇叭、宣講會等各種構建條件,引導農戶認可、接受、參與“小額貸”等金融服務,真正做到了農村金融優先發展。
設計以人為本的制度體系,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途徑。針對小農戶貸款難、貸款貴的困難,江寧區在推廣“金陵惠農小額貸”過程中,逐漸完善了農民小額貸款相關制度。例如,授信制度、貸款制度、利息制度等,減少了農民不必要的支出和行動,提升了貸款效率。調研顯示,專業化、細致化、便捷化的惠農服務,讓符合條件的農戶100%愿意參與項目授信。
轉變經營理念和戰略定位,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落腳。江寧區鼓勵鄉村人才振興,實施了“鄉土人才”等系列獎勵鼓勵辦法,制定了社會資本上山下鄉支持鄉村振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等各項配套支持政策,刺激了大批致力投身農業的有志青年返鄉就業創業。此次率先整村授信開展“金陵惠農貸小額貸”,既迎合了政府支農、惠農、強農的滿腔期望,又滿足了農民創業、增收、消費的迫切愿望,更符合金融機構自身占領農村廣闊金融市場的長遠戰略,開創了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