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偉
(江西科技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200)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屬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人們的生活提供諸多便利,帶來大量就業機會,而且全面提高了我國市場經濟的活躍度。然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與完善,在如今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由于受到自身規模、資金、行業等因素的影響而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對此,要想全面提高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重視并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將企業文化視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依據,進而在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的同時,實現企業管理成本的全面降低[1]。所以,中小企業在企業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認識到企業文化的價值作用,同時找到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之間的契合點,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推動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企業文化能夠將人心凝聚在一起,讓更多員工思想達成共識,進而發揮出凝聚企業力量的價值作用,所以中小企業管理者在建設企業文化時,應當于其中滲透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如此文化氛圍的潛移默化熏染下,凈化員工精神面貌,進而全身心為企業發展投入更大力量,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一旦企業經營發展遭遇危機,便會主動提出有益建議,共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2]。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人才資源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為了引進更多優秀人才,企業往往會給出誘人薪酬條件,同時也會積極營造良好辦公環境,而優秀的企業文化同時是影響現代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3]。企業管理者則要充分發揮出企業文化作用,保證按勞分配原則落實到位,號召員工積極思考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凝聚企業有生力量的目標。
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存在密切內在聯系,因為企業文化中包含的一系列積極因素,能夠賦予中小企業更強大的發展動力,企業也會依據于此不斷完善企業規章制度,確保各項規章制度指引員工開展工作。企業文化還會直接影響員工的思想觀念,助力員工把握企業的發展情況,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出現沖突時,能夠以正確價值觀處理。所以企業文化能夠引導員工的思想觀念、價值選擇,當員工長期處在優秀企業文化氛圍中時,便能端正其工作態度,企業管理者也能有遠大見識,依據企業發展狀況去制定未來發展規劃目標。可見,在優秀企業文化的引領之下,員工思想觀念得以端正,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熱情,便能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人才資源是中小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資源,唯有保證員工具備專業素養、責任意識、創新能力,才能進一步推動企業發展。而企業文化能夠從精神、思想層面對員工形成引領,對于中小企業的企業管理工作而言,能發揮激勵作用,為員工指明發展方向,有利于企業發展。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價值觀的直接體現,能否引導員工個體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在企業的工作時間。唯有企業員工對企業價值觀認同且認真踐行,彼此之間才能通力合作,為實現個人理想和企業發展目標全身心付出。當然,企業文化在激勵員工發展的作用中不僅僅體現在思想與行為管理方面,在企業環境建設、管理模式優化中也有一定表現。為了有效凸顯出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激勵作用,企業管理者應當對企業制度文化進一步完善,同時構建更健全的職位晉升及薪酬福利體系,從物質和精神層面完善獎勵[4]。例如,構建科學的職位晉升機制、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開展優秀員工評選等,對表現優秀的員工提供獎勵,對他們的努力與付出表示認可,以此激勵員工效仿,點燃工作激情,為創造更多價值夯實基礎。
制度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屬于企業所有規章制度的內核,因此企業文化也能為中小企業管理工作開展帶來制度支撐,表現出約束員工行為的價值作用。基于此,中小企業管理者不僅可借助企業文化對員工形成潛移默化影響,而且也能直接利用企業文化約束員工,確保員工思想與行為得以規范。對于中小企業來講,企業文化在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滲透,能提高管理工作質量,所以應當以提高員工工作素養及強化企業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對企業文化進行合理明確與應用,在這一過程中必須重視企業制度體系的完善。因此,應當推進企業文化與績效考核的整合,于員工績效考核當中加入對員工思想、行為規范性的考核指標,從而杜絕投機取巧行為[5]。當然,企業管理同樣要有一定“柔性”,在柔性管理中少不了良好溝通,所以還應基于企業文化構建有效溝通機制,為企業文化的傳播拓寬渠道,對員工思想及行為狀態全方位把握。
企業文化體現出企業的形象追求,而企業形象同時也是一種無形資產,能夠表現企業的發展活力、商業信譽等,倘若一家企業的對外形象良好,那么會吸引更多企業與其展開合作。業內形象、產品形象、企業領導形象等都是企業形象中的主要內容,在優秀企業文化的熏染之下,有助于推動企業形象建設水平的提高。如果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建設不相契合,那么企業形象將會遭遇諸多問題。因此,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基于對企業發展現狀的了解,做好企業形象建設工作,提出具有時代特性、行業特性的服務理念與發展理念。企業形象優化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管理者應當多了解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發展實情,將優秀理念融合自身企業文化建設中,為良好企業形象的樹立賦予新的活力。
基于中小企業管理視野,對企業文化建設情況予以分析,會發現盡管大部分中小企業提高了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度,但是在落實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企業文化建設思路不夠科學合理最為明顯,造成企業文化覆蓋面較窄,難以發揮出推動企業管理的作用。例如,部分中小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體系的完善未下足功夫,雖有針對員工的企業文化培訓,但是對員工的知行統一不關注,同時柔性管理欠缺,難以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之間的融合度不夠,存在較為明顯的脫節,進而造成企業文化建設水平偏低,無法發揮出支撐、服務、推動企業管理朝著縱深方向發展的作用。例如,一些中小企業對構建科學、系統且有利于現代企業管理的企業文化特色內涵不夠關注,并未基于企業本身面臨的新挑戰和新形勢出發對企業文化內涵予以完善,從而導致企業文化毫無特色且缺乏針對性,自然難以服務于企業管理與發展;也有某些中小企業對企業文化融入企業管理、改革創新不夠重視,無法引導員工關注企業管理事宜,難以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員工對企業毫無歸屬感。
許多中小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文化管理模式不夠創新的問題,造成企業文化在服務企業管理方面無法凸顯效果。例如,部分中小企業文化建設毫無全球視野,尤其是未將企業文化與人才隊伍建設相結合,致使企業文化難以助推人才資源整合
正所謂“思路決定出路”,為了確保企業文化在中小企業現代企業管理工作中的引導、激勵、規范作用得以全面發揮,則必須保證中小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認清形勢,結合時代發展需要,創新企業文化建設思路,實現企業文化建設的縱深化開展,同時發揮出多樣化功能。在落實過程當中,中小企業必須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從“務虛”轉型為“務實”,同時樹立“文化強企”的思想觀念,將企業文化建設置于企業發展規劃戰略中予以審視,借助科學方法及合理策略,促使企業文化能夠對企業的生產、管理、經營等多方面工作發揮出積極推動作用[6]。例如,企業文化建設與和諧企業建設有機整合,強調企業文化的引領與教育作用發揮,促使企業員工清楚認識到自己在企業發展中的功能定位及價值,從而提高企業員工凝聚力,實現員工和諧共處。在創新轉變企業文化建設思路的過程中,還要對企業文化運轉體系予以完善,尤其要關注企業文化指引功能,確定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提高工作有效性。
為了確保企業文化在中小企業的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全面發揮,還應重視企業文化融合機制的建立工作,實現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工作的有機融合,在全面滲透、彼此互動、深度整合的基礎上,形成良性循環。為了將企業文化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機整合,也為了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創新,則要發揮企業文化的引導作用與激勵作用,一方面要在員工教培過程中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宣傳與引導,另一方面也要重點培養員工的文化素養及文化自信,體現出企業文化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各項工作開展的積極推動作用[7]。同時,還應將企業文化與思政教育整合,不僅要做好對員工的思政教育,還要通過打造“文化陣地”,朝著“學習型企業”發展,實現員工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引導更多員工主動參與企業管理,比如組織開展更多與企業管理相關的意見表達會等。另外,還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創新發展的整合,比如引領員工樹立創新意識,在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創新中發揮作用。
為了實現企業文化與中小企業管理工作的結合以及助推中小企業管理改革,還需要在企業文化管理模式創新方面下足功夫,具體可通過建設具有實效的管理機制、管理體系、管理載體,全面增強企業文化對中小企業管理工作的支撐作用[8]。例如,浙江某包裝行業的小微企業,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當中,制定了《企業文化發展規劃》,于其中明確企業文化建設指導思想、發展方向、工作重心及方法舉措等。同時,還加強了對日常企業文化建設的管理工作,比如將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績效考核工作中,加強企業管理者與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度,并且在對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的創新中需要踐行“以人為本”原則,強調員工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作用,營造“企業發展我光榮,我為企業做貢獻”的良好工作氛圍,深化礦產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知。
在中小企業企業建設過程中,還應進一步健全與優化企業文化運行體系,以促進企業文化持續發展為目標。在落實過程中,中小企業一定當前企業文化建設的真實情況展開調研與分析,針對其中已無法適應時代環境與發展形勢的內容予以修改或剔除,同時新增相應內容。例如,將“創新創業”“雙碳”等具有時代特征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當中。此外,在對企業文化運行體系的健全過程中,還應逐步優化企業文化測評體系,構建動態評測機制,立足提高企業文化內涵視野,開展優化工作;針對企業文化測評過程中發現難以發揮作用的內容,要及時予以優化。同時,要著力提高企業文化的延展性,加強企業文化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改革、創新等方面的融合,比如在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當中,應當融合“廉政文化”建設;在生產經營工作中,應當融合“工匠精神”,促使企業文化建設的現代企業管理功能得以發揮。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精神信念,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推手,在優秀企業文化氛圍的熏染下,企業管理者與員工的關系會更加融洽,企業市場競爭力會進一步提高。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企業文化發揮著凝聚企業力量、引導企業發展、激勵員工發展、約束員工行為以及樹立企業形象的價值作用。為了充分發揮出企業文化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企業管理者應當通過轉變企業文化建設思路、建立企業文化融合機制、創新企業文化管理模式以及健全企業文化運行體系等方式,凸顯出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價值作用,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助推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