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菲
(澳門科技大學,澳門 999078)
因果關系是四大基礎邏輯關系之一,因果關系表達語在文章的連貫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Halliday & Hasan 認為,銜接是語言系統中文本的一部分,在語言學中起著重要作用[1]。 正確使用因果關系表達語,可以使文章語言更有凝聚力,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此外,它對英語寫作和教學也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然而,隨著因果連接詞研究的發展,即使是英語水平較高的外語學習者,在書面英語尤其是學術寫作中使用英語因果連接詞仍然存在問題[2]。 因此,中外研究者對不同文化背景下學習者使用連接詞的情況做了大量研究。 但總的來說,現有的研究僅從連接詞的角度關注因果關系表達語,對一些能表達因果關系的名詞或動詞的研究較少。
關于中外EFL 學習者在英語書面和口語中使用銜接手段,尤其是因果連接詞的差異,已有大量研究。 在國外,Altenberg 和Tapper 對瑞典和法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使用連接詞的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發現他們在寫作中普遍存在連接詞使用不足的情況[2]。 在中國,有許多研究指出了中國EFL 學習者在英語寫作中恰當使用和過度使用因果連接詞的情況[3]。 研究者也對英漢母語者使用因果關系表達語的特點進行了比較研究。 例如,Chen 從句法、語義和語用三個方面對英漢解釋性因果關系表達進行了比較[4]。 然而,以往的研究對象多為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針對語言學碩士論文的研究較少。 除此之外,研究局限于少數因果連接詞,而忽略了同樣可以表達因果關系的名詞和動詞。 鑒于此,文章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利用自建的語料庫,以高級英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對因果副詞和表達因果關系的名詞、動詞的使用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以希能對中國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因果關系表達語的使用有所啟示。
文章研究旨在對中美應用語言學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中因果關系表達語進行比較研究。 為了探究因果關系表達語的使用情況,文章將解決以下問題:①與英語為母語的研究生相比,中國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中因果關系表達語的總體頻率如何? ②與英語為母語的研究生相比,中國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中因果副詞的位置特征如何? ③與英語為母語的研究生相比,中國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中用于表達因果關系的名詞和動詞的搭配有何特點?
由于目前還沒有高級語言學習者的學術論文語料庫,因此本研究分別從CNKI 和PQDT 中各選取20 篇2015 至2016 年間中美語言學碩士論文,建立了兩個中美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語料庫,以對比二者在因果關系表達語的使用上的異同。
要進行此項研究,首先應建立語料庫。 通過手動刪除樣本中的表格、數字、附錄、致謝和參考文獻,以實現文章的標準化。 接下來手動標注因果副詞的位置,注釋信息全部放在尖括號內“<>”內,其中“I”代表“句首”“M”代表“句中”“F”代表“句末”。 它們之間用逗號隔開,其后是相應的因果副詞,如,
文章研究使用AntConc 3.2.1 軟件提取了CTLC和ATLC 中50 個因果表達。 根據兩個語料庫的標準頻率(61.74 和58.10)可知,與美國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相比,中國英語語言學專業的研究生在碩士論文中傾向于使用更多的因果表達語來表示因果關系。 這一發現與Yao 的研究結果相反,她認為,隨著英語寫作水平的發展,中國英語專業學生使用因果連接詞較少,但更注重用詞的準確性[5]。 通過對兩個語料庫中因果關系表達語進行卡方檢驗,發現“Asymp.Sig”的值遠小于0.05,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中美語言學碩士論文中因果表達語的總體頻率存在顯著差異。 為了更深入地分析因果關系表達語的使用情況,文章研究統計了CTLC 和ATLC 中具體因果關系表達語的原始頻率和百分比。 結果顯示,中美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都傾向于使用較多的名詞來表達因果關系。 此外,從因果關系表達語總頻率的百分比可以看出,英語語言學專業的中國研究生在表達因果關系時比英語母語研究生使用更多的因果副詞、名詞和動詞。
根據以往的研究,有必要關注因果副詞在話語中的位置。 參照前人的研究分類,本節將因果副詞的位置分為三類,即句首、句中和句末。 以下是CTLC 和ATLC 語料庫中提取的例句。
[1]Thus ,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using engagement resources to writ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TLC)
[2]You will give the reader the impression that your letter is therefore
根據上述分類,文章對因果副詞在兩個語料庫中的位置分布進行統計,研究結果表明,中美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在因果副詞的位置上有相似之處。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傾向于把因果副詞放在句首,而很少放在句末。 但二者仍存在差異:在CTLC中,因果副詞的句首位置比例為91.46%,遠高于ATLC 語料庫。 然而,在ATLC 語料庫中,句首位置的因果副詞占55.16%,僅略高于句中位置的因果副詞。 這說明對英語語言學專業的中國研究生來說,他們很少把因果副詞放在句中和句末,更傾向于將因果副詞放在句首,這可能與母語遷移有直接關系。英語中的副詞so、therefore和hence在漢語中譯為“因此”,常用于漢語句子的首句位置,表示因果關系。
在理論研究及語言教學的實際應用中,搭配在揭示語言特點和屬性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語料庫研究的基礎上,文章研究對表達因果關系的名詞和動詞:effect、cause和lead to的搭配和語義韻進行了對比分析。
1. CTLC 和ATLC 中effect的語義韻
通過對effect在CTLC 和ATLC 中的語義韻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在兩個語料庫中,褒義詞所占比例最大:CTLC 和ATLC 中effect的積極語義韻所占比例分別為59.38%和78.95%。 由此看來,無論是英語語言學專業的中國研究生還是美國研究生,都更傾向于將effect與帶有積極語義韻的詞搭配使用。 但是,兩個語料庫中三種語義韻的比例仍存在差別。與英語為母語的研究生相比,英語語言學專業的中國研究生過多地使用中性或否定意義的形容詞作為effect的搭配詞。 相比之下,ATLC 中effect搭配的積極語義比例高于CTLC。 這一結果與Li 的研究結果不同,后者發現英語母語者使用的effect具有中性語義韻,但有時也有與消極詞或積極詞搭配的傾向[6]。
2. CTLC 和ATLC 中Cause的搭配
通過對表示因果關系的動詞cause在兩個語料庫中的名詞搭配進行檢索發現,在cause的名詞搭配中,帶有消極意義的名詞所占比例最大。 如offence,threat,problem and loss等名詞搭配都帶有明顯的消極意義。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cause在中美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論文中具有消極語義韻。 這一結果與之前的研究相似,如Stubbs 發現,與現有英文文獻中的說法一致,cause絕大多數用于因果關系不愉快的語境中[7]。
3. CTLC 和ATLC 中Lead to的語義韻
通過對比兩個語料庫中lead to的語義韻發現,在CTLC 和ATLC 中,動詞短語lead to都呈現出否定語義。 然而,盡管有相似之處,兩個語料庫中也存在一些差異。 在CTLC 中,lead to的消極搭配占54.54%。 相比之下,在ATLC 中,消極搭配的比例為73.08%。 這一結果與Lu 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她指出中國EFL 學習者詞匯量不足,在使用lead to時傾向于使用消極語義韻[8]。 總之,中國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對部分因果關系表達語仍存在不典型的搭配,由于缺乏對lead to語義韻的了解,對其習慣用法的認識仍有欠缺。
文章研究旨在探究中美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中因果關系表達語的異同,主要從因果關系表達語的頻率、位置、搭配及語義韻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討論。 研究發現:
首先,從使用頻率來看,與英語母語使用者相比,中國研究生在寫作中更重視銜接性和連貫性,卻忽視了因果關系表達的靈活運用。 此外,出現口語化傾向的原因還在于學生可能具有一定的文體意識,但無法區分具體詞語的不同語義特征。 研究還發現中美英語語言學專業研究生都傾向于使用因果副詞和因果名詞。 其次,從因果連接詞的位置來看,中美研究生都更傾向于把因果副詞放在句首,而不是句中和句末。 最后,兩個語料庫中表達因果關系的名詞和動詞搭配也有異同。 與中國研究生枯燥貧乏的搭配相比,英語母語者的搭配則表現出豐富的多樣性。 因此,中國英語語言學專業的研究生應該改變這種刻板印象,認識到因果表達是連貫和一致性的標志。 教師的責任是幫助學生從本質上提高語言的連貫性和凝聚力,而不是簡單地依賴因果表達語的使用。 課堂教學不應只關注單一的、去語境化的因果關系表達語,應轉變詞匯教學策略,更加重視詞匯的搭配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