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古典詩詞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吸收豐富的文化知識,還能在審美和情感上得到熏陶。詩詞教學不單是傳授文言文的知識,更是一種文化傳承與情感教育。在這一教育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是情感的引導者和文化的傳承者。
教育的本質在于啟迪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情感以及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詩詞教學,學生可以感受到語言的魅力,領略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度與廣度。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古典詩詞成為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橋梁,不僅讓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更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生活、理解情感、提升綜合素養(yǎng)。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可以在欣賞美好語言的同時,增強自己的情感,提升個人素養(yǎng),為未來的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問題為引,開展趣味誦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問題作為教學的起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使他們主動探索和思考。特別是在詩詞教學中,通過設置與詩詞內容相關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詞背后的文化和情感。這種方法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教授韓翃的《寒食》時,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互動式問題來引導學生誦讀。
教師:《寒食》這首詩描述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象?為什么作者會選擇這個時節(jié)來表達他的感情?
學生:這首詩描述的是春天。作者選擇春天可能因為它是一個充滿生機和變化的季節(jié)。
教師:很好。那么,詩中的“寒食東風御柳斜”,給你們什么樣的感覺?這里的“寒食”又是什么意思呢?
學生:我覺得這句詩很生動,讓我感覺到春風吹動柳枝的樣子。寒食是清明節(jié)前的節(jié)日,那時候人們不用火,只吃冷食。
教師:非常好。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想象一下這個場景。記得用你們剛才的理解來加入自己的情感。
(學生依次朗讀詩詞)
教師:現(xiàn)在,我們嘗試一下角色扮演。假設你是這首詩中的一名觀察者,你看到的是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我感覺自己就像站在春天的長安城里,看到飛舞的柳絮和美麗的花朵,感到一種既平靜又憂郁的情緒。
通過這種互動式的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詩歌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并在此基礎上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此外,這種教學方式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
二、情境創(chuàng)設,感受詩詞之美
情境創(chuàng)設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尤其在詩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創(chuàng)設與詩詞內容相匹配的情境,教師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沉浸在詩詞所描繪的環(huán)境中,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詩詞之美。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限于視覺元素,還包括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體驗,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教授《寒食》這首詩時,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類似詩中描繪的春日場景來引導學生學習。
教師: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現(xiàn)在身處唐代的長安城,春風輕輕吹拂、柳絮飛舞,你會感受到什么?
學生:我會感受到春天的溫暖和生機勃勃的氣息。
教師:很好。現(xiàn)在讓我們來模擬這樣的場景。請閉上眼睛,聽聽這段古箏音樂,想象自己置身于那個時代的長安城。你們能感受到什么?
(教師播放輕柔的古箏音樂,學生閉眼聆聽)
學生:我感覺好像真的在古代,聽到風吹過樹葉的聲音,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教師:那么在這樣的場景中,當你們再次朗讀《寒食》,會有怎樣的不同體驗?
(學生輪流朗讀詩詞,表情更加投入)
學生:我讀的時候感覺更加有畫面感,好像自己就在那個場景里,感覺詩詞的意境更深了。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沉浸式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詩詞的魅力。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知和文學鑒賞能力。通過與情境相關的朗讀和體驗活動,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詩歌背后的情感和意境,從而加深對詩詞之美的感受和認識。此外,這種教學方式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品讀感悟,感受情感之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并感悟詩詞中的情感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過程不僅涉及對詩詞文本的理解,更包括與詩人情感的共鳴。通過深入的討論和反思,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詩詞的深層意義,同時提升自己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同理心。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角色是引導者和啟發(fā)者,幫助學生探索和發(fā)現(xiàn)詩詞中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學習《寒食》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探討詩中的情感。
教師:在讀了《寒食》后,你們感受到了哪些情感?詩中哪些詞匯或句子讓你產生了這些感受?
學生:我感覺到了一種淡淡的憂傷。特別是“輕煙散入五侯家”這句,讓我覺得有些孤寂和寂靜。
教師:很好的觀察。那么,你認為韓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感呢?他通過這首詩想要表達什么?
學生:可能是他所看到的景象帶有一種靜謐和落寞的氛圍。他可能想通過這首詩表達權貴階層與普通人之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這種社會現(xiàn)實讓他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奈和孤寂。
教師:非常有深度的理解。現(xiàn)在,我們來嘗試一下角色扮演。假設你是韓翃,你會如何描述你的感受和想法?
學生:如果我是韓翃,我可能會說,雖然春天很美,但在這個美麗的春日里,我感受到了一種社會的不公和情感的孤獨。
“品讀感悟”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深入詩詞感受詩人的情感和思想。通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能夠提升文學理解和鑒賞能力,還能增強自己的情感共鳴和同理心。此外,這種教學方法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能力,使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學作品,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觀點和情感。通過與詩人的情感共鳴,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類的情感世界。
四、對比誦讀,引領學生思考
在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中,對比誦讀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它通過比較不同的詩詞來加深學生對詩詞風格、情感和主題的理解。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還能激發(fā)他們的思考,使他們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賞詩詞。對比誦讀強調在不同文本之間尋找聯(lián)系和差異,從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情感表達和藝術手法。
例如,在學習《寒食》時,教師可以將其與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進行對比。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寒食》,現(xiàn)在讓我們來讀一下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讀完后,你們覺得這兩首詩有什么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學生:《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都有很強的畫面感,但《寒食》更多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而《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則描述了秋夜的月色。
教師:很好。那么在情感表達上,你們覺得這兩首詩有什么不同?
學生:《寒食》中透露出一種憂傷和孤獨,而《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則更多體現(xiàn)了一種深沉的思念之情。
教師:說得很對。現(xiàn)在,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為什么這兩位詩人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感表達?他們的生活背景或時代背景對他們的寫作有什么影響?
學生:韓翃在《寒食》中可能是因為宦官得寵專權的腐敗現(xiàn)象而感到憂傷,而王建的詩則更像是在表達對遠方朋友的思念。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比較不同詩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位詩人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情感風格。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比較分析能力。通過對比誦讀,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每首詩詞的獨特之處,還能學會欣賞不同詩人的藝術風格。此外,這種方法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使他們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理解和欣賞詩詞,從而深化對詩詞藝術和文化背景的理解。通過這種深入的思考和比較,學生能夠在詩詞學習中獲得更豐富和全面的體驗。
五、多維評價,活用因材施教
在現(xiàn)代教育環(huán)境下,多維評價成為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工具。這種評價方法不僅涉及學生的知識掌握,還包括他們的情感表達、創(chuàng)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詩詞教學中,多維評價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它能夠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同時為學生提供更為細致和全面的學習反饋。
多維評價的運用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書面考試或口頭測驗。例如,在《寒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即興創(chuàng)作、誦讀表達、意象分析等多種形式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詩詞朗讀的情感表達、即興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意性、對詩詞意象的理解深度等都可以作為評價的維度。這些評價指標旨在衡量學生在不同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的表現(xiàn),從而全面理解他們的學習水平。(見文末表1)
在實際操作中,多維評價也可以通過課堂觀察、同伴評價、自我反思等方式進行。通過課堂觀察,教師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和反應。在即興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觀察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投入程度,評估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同伴評價則允許學生互相評價對方的作品,這不僅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增強了他們從不同視角審視和欣賞同伴作品的能力,進而加深對詩詞藝術的理解。自我反思則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和不足,包括對詩詞的理解程度、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挑戰(zhàn)和感悟。這種自我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改進空間。
多維評價的目的不僅是量化學生的學習成果,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和激情。它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還重視他們的情感表達、創(chuàng)造力、批判性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多維評價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方法,還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學生可以在詩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全面和深刻的體驗,進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這種評價方法對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天成學校)
編輯: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