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亦娜

2016 年,一位“任性”的學霸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新洲一中的鄒英杰同學在2013年以664分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的精密儀器和技術專業,然而兩年后,他毅然決然地向學校遞交了退學申請書。經過一年的復讀,他再次踏入高考考場,并以705分的高分成為了新洲的高考狀元,進入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就讀。當記者問及他背后的原因時,鄒英杰只是淡淡地表示自己想換一個喜歡的專業,他說:“如果繼續在清華就讀,將來工作后養活自己沒有問題,但是想在這一行有所發展,就很難了。我不愿意這么將就?!?/p>
鄒英杰的經歷讓一眾網友驚呼:“學霸就是學霸?!比欢适碌谋澈螅瑓s有許多發人深省的內涵。像鄒英杰這樣具有清醒的認知以及“逆轉人生”的足夠資本的學霸畢竟是少數,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直到踏入職場的那一天,可能都沒有思考過自己究竟適合什么職業、喜歡什么職業。很多人在一個自己不喜歡也不適合的崗位上度過了碌碌無為的一生,卻還要在心里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其實,如果能在成長之路上做好職業規劃,平凡的人生說不定會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職業規劃所規劃的不僅僅是職業,更是人生。引導孩子盡早樹立起職業意識,做好職業規劃,就是在幫助孩子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如果說成長是跑步,跑得快只是勝利的一部分,跑得對才是制勝的關鍵。如果一開始跑錯了路,后續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是枉然。
當今社會,很多人職業規劃不清晰的原因在于,他們從來沒有真正了解自己。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一個人怎么會不了解自己呢?然而,回顧孩子的成長歷程,作為家長的我們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永遠是“你應該……”——“你應該選擇理科”“你應該成為醫生”“你應該去考教師資格證”……我們好像從來沒問過孩子:“你喜歡什么?你想學什么?”很多孩子的成長都處在迷茫之中,任由過于強勢的家長將自己的成人之路“規劃”得明明白白。這些孩子也曾經有過夢想,但是成長的經歷與家長的態度讓他們覺得自己的興趣愛好都不重要,于是那些最初的夢想便漸漸被遺忘了。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與其給孩子設立太多的要求,倒不如啟發孩子尋找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赡茉谧铋_始的階段,孩子自己對夢想的概念還很模糊,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時家長就要注意觀察,捕捉住生活中那些吸引孩子的事物。例如:我有一個朋友發現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對植物特別感興趣,不管是鄰居菜園里的小白菜,還是開滿花的槐樹,甚至路邊不起眼的狗尾巴草,都能讓這個小家伙兒目不轉睛地駐足良久。于是,在爸爸的啟發下,孩子意識到自己喜歡植物,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名植物學家。后來,這個孩子的學習之路十分順暢,初高中時生物學科穩坐年級第一的寶座,高考后去了北京農業大學。這位朋友說:“孩子根本不用我們操心,他不僅對自己的未來規劃特別明確,而且勁頭十足?!?/p>
幫孩子了解自己是職業規劃的第一步,有利于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方向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當孩子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業中時,無論是苦難還是挫折,他們都會勇往直前,甘之如飴,在職業道路上走得又穩又遠。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總會有許多奇思妙想,作為家長的我們該怎么區分孩子的真正夢想與“一時興起”呢?其實很簡單,我們要帶領孩子了解他感興趣的一些職業環境,讓孩子腳踏實地地對職業規劃形成清楚而明確的認識,進而再對自己的夢想作出適當的“考量”。
當孩子提出自己所期待的未來職業后,家長就要創造機會,帶孩子進行實地考察。例如:有的孩子的夢想是成為消防員,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消防隊做志愿者,體驗消防員的工作和生活。讓孩子親眼看到,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警報響起,消防員就會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迅速出發去執行任務。孩子感受到了消防員的辛苦與奉獻,卻依然對這個職業懷揣著強烈的憧憬與希望,那么他才有可能堅定自己從事這個行業的信心。有的孩子夢想成為舞蹈家,家長可以帶孩子觀看舞蹈演出,并且在演出之后帶孩子走進后臺,實地看看舞蹈演員的工作環境,也可以化身“小記者”向舞蹈演員提出問題。若孩子在聽到舞蹈演員介紹每日艱苦的訓練以及嚴格的生活習慣后,便動搖了想從事該行業的夢想,這說明想成為舞蹈演員只是一時興起。
幫孩子做出正確的職業規劃,家長既要引導孩子看到每一份職業表面的光鮮亮麗,又不能忽視告知孩子每一份職業背后的付出與努力。如果孩子看到自己所崇尚的職業“吃苦”的過程,卻依然不畏艱辛,不怕困難,毅然決然地想要從事這個職業,那么這樣的夢想應該小心呵護。
家長要和孩子談論夢想,但不能和孩子只談夢想。確定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固然很重要,但是夢想不是空想,只靠空談永遠難以實現。因此,家長要在確定夢想的基礎上,和孩子攜手同行,共同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職業發展之路。
例如:如果孩子想要成為服裝設計師,那么家長應當給孩子創造學習繪畫的機會,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了解一些時尚元素,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與藝術天賦。如果孩子想要成為一名醫生,家長應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鼓勵孩子閱讀醫生自傳、觀看醫學紀錄片,并且要注重高中階段理化生三門學科的成績,讓孩子在醫學之路上走得步伐穩健。
和孩子一起選好發展道路是職業規劃的重點,也是職業規劃的難點。在這條發展之路上,家長可能會受到社會因素的干擾,產生動搖。有些家長或許會想:“讓孩子依照自己的想法去規劃自己的未來發展真的對嗎?我要不要讓孩子選一個更熱門更穩妥的專業或職業呢?”作為家長的我們不應該過多考慮什么職業能賺錢、最體面,而應該重點思考:如何幫助孩子選擇喜歡的專業、從事熱愛的職業,在工作中創造出更多社會價值,而不是消極怠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地湊合生活。
想要孩子在成長之路上不迷茫,家長就要引導孩子從“心”出發?!澳闶钦l”“你要去哪里”,這是兩個復雜的哲學問題,也是職業規劃中的兩道必答題。只有明確方向,眼里有光,心中有希望,步伐有力量,孩子才能走上光明的職業道路,才能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