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靜 小北

結伴或組團夜跑,能提高夜跑的安全性 (圖/視覺中國)

書名|《女孩別怕》
作者|田靜 女孩別怕團隊
出版|中信出版集團
夜跑是很流行的運動方式,很多上班族都希望通過夜跑來鍛煉身體,尤其在夏天,夜跑人數會與日俱增。很多女性想通過夜跑減肥,但又擔心夜間安全問題。作為一個有4年夜跑經驗的人,我和跑友們,一起整理出了這份夜跑安全指南,供大家參考。
跑前準備
?穿帶反光條的運動裝
選擇舒適、透氣的運動裝。晚上光線暗,服飾上最好帶反光條,或佩戴LED小裝飾,讓路上的行人和司機能看到你。
?手機隨身帶,貴重物品放家里
手機、緊急救助卡、小手電等,都是夜跑必備物品。大量現金或銀行卡、首飾等貴重物品,夜跑時不建議隨身攜帶。緊急救助卡上的信息應包括跑步者的姓名、血型、緊急聯系人電話,還可以寫出過敏史等醫療信息,這樣萬一在跑步中發生意外,可以方便他人第一時間進行救助。
?規劃幾條路線,時不時更換
規劃夜跑時,要選擇熟悉的路線,有監控、路燈、人流為宜。學校操場、有人管理的公園都是較好的夜跑場所。在公路邊跑步時,盡量避免路況復雜、車流較多較快的路線。記得要不定期換一換路線,不按套路出牌就不會讓壞人有機會下手。
?提前下載運動App,方便家人隨時找到你
有些運動App不但能記錄跑步數據,還能將跑步者的實時位置通過微信分享給家人朋友,方便家人隨時了解跑步者的動態;萬一發生危險,警方也能通過App分享的位置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結伴組團跑,保護好隱私
結伴或組團夜跑,能提高夜跑的安全性。可以在貼吧、微信、QQ群以及運動軟件的約跑論壇里就近加入跑團,多個伴兒多份安心。不過,也要提防跑團中居心不良的人,不要輕易向陌生跑友透露個人信息。
結婚20年的林女士莫名其妙地“被征婚”了。林女士的先生下班回家后就沖她發火,細問才知道,是有朋友在相親網站上看到了林女士的照片,個人資料一欄還寫著“離異”。原來是林女士的個人信息和照片被盜用了。
有記者實測過,在不少相親網站和App上,只要上傳一張照片,再胡亂填上名字、職業和薪酬信息,就可以完成注冊。不法之徒正是利用這些漏洞,先注冊,再打著相親的幌子實施詐騙。網絡時代曬照片很普遍,盜用照片也同樣普遍,而被盜取的照片除了被用于征婚詐騙,還常被用于其他的非法活動中。
有的騙子會用你的生活照在微博上做出一個“高仿的你”,再向你的微博好友“伸手要錢”。盜照片的案例屢屢被曝光,不禁讓人好奇:不法分子是如何盜取照片的?難道是主動搜索某個人的微博,然后把照片一張張存下來嗎?帶著這個問題,筆者調查了網上的生活照販賣者。隨著調查的深入,一條生活照販賣的黑色產業鏈(以下簡稱“黑產”)也漸漸浮出水面。
很多人得知自己“被高仿”后都會感到意外:我不是明星也不是網紅,怎么就被盯上了?不過,從騙子的角度來看,你的微博中有多少可以用于詐騙的素材才是他們真正關注的。真實又平常的生活照,就是假冒一個人最好的素材。
《女孩別怕》一書,以科普、訪談、社群交流等不同形式,為女孩提供安全方案、看待世界的新角度、自我成長的勇氣,從而讓女性遠離恐懼。
生活照販賣早已催生出了專業化的產業鏈,有賣家專門負責批量下載生活照,做成套圖,打包出售,而下游的買家基于人物劇本,給照片的主人打造全方位的虛擬身份,實現營銷引流或詐騙的目的。隸屬《南方都市報》的“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曾在文章中描述這一過程:黑產人員會偽裝成一個虛擬的人物,在聊天過程中,發送套圖里的生活照等給受害人,使對方以為自己是美女或帥哥。獲取對方信任后,再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詐騙,比如討要紅包、推薦股票、販賣色情視頻等。
為了塑造一個真實的美女形象,生活照販賣商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服務:
有的商家會提供圖片、視頻的編輯處理服務。無論圖片什么來源,都可以抹去水印、編輯裁剪,甚至可以個性化定制。
有的商家出售的每張圖片都標有參考日期和文案,方便客戶用來發朋友圈。比如,某商家的套圖中,在校學生和成熟女性配的文案就不同——前者比較軟萌,后者則更高冷。
為了讓角色更逼真,有的商家提供了變聲軟件。哪怕對方要求發語音、打電話、連麥,角色也可以一直演下去;哪怕是個“摳腳大漢”,照樣可以發出迷死人的“女神音”。
為了充分模擬真人操作,那些黑市上最“高級”的玩家,手里還有一套成文的劇本。甘肅警方曾破獲一起特大網絡詐騙案,79 人的團伙,以“美女賣茶葉”為幌子,批量添加好友,詐騙總金額高達200 多萬元。
另外,還有專門針對女性開辦的男性賬號,發一些“小鮮肉”照片,配上積極向上的文案,借此接近女性、詐取錢財。
不僅如此,這些預先設計好的劇本和臺詞可以借助群控系統,由計算機自動批量完成。
所謂群控系統,簡單地說,就是通過一臺群控設備控制無數臺手機,同時和上百人聊天,發布上萬條信息。有了它,只要在一臺電腦上發出“查找附近的人”“添加好友”或“發出聊天問候”等指令,就可以讓無數臺手機執行操作。
雖然技術便利了生活,卻也降低了犯罪成本。在這種花幾塊錢即可購買幾千張生活照的網絡環境里,我們的生活點滴幾乎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因此,事先避免生活照泄露很重要。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涉及隱私和日常生活的照片要適度,還可以采取一些自我保護措施,比如給朋友圈分組、對陌生人不顯示朋友圈、減少被添加好友的渠道等,以避免不法分子的惡意盜用。
(選摘:羅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