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偉莉 閆淯韓
(宣化科技職業學院 河北 宣化 075100)
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是培養藝術教育人才的重要群體,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他們具有扎實的美術專業基礎知識,也要求其具有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開展多樣化的課程和實訓活動,并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的藝術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育意識和溝通表達能力等。
1.1 使學生具備扎實的美術基礎。眾所周知,學生的美術功底不是一日形成的,對美術知識中的繪畫、設計、色彩等的認識也需要一個過程,這些都是美術的基礎知識。在美術創作中運用到的繪畫技巧、設計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等,也是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潛移默化的訓練的結果。學生只有通過系統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良好的繪畫、造型、構圖和設計等基本技能,為他們后續的專業教學和教育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1.2 發展學生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美術是藝術的一種,藝術表現是需要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這也是對美術教育人才的一種基本要求。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只有具備良好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提供獨特、富有創意的藝術作品和教學活動,才能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藝術潛力,使學生具備開放的思維,為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奠定基礎。
1.3 教育敏感性和教學能力。美術教育專業人才是需要具備教育敏感性的,這也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前提,教師在與學生接觸過程中應該能夠及時察覺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變化,了解學生的需求,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和程度設計和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同時,他們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能夠根據學生情況開展有效的美術教學活動,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則,不斷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技能。
1.4 提高文化素養和人文關懷。美術教育專業人才應具備廣泛的文化素養和人文關懷,能夠理解和傳遞藝術與文化的內涵。他們需要具備良好的審美意識和批判性思維,能夠理解和分析藝術作品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背景,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觀念、審美意識,也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2.1 專業基礎教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高職院校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在完成專業基礎教育的同時,結合實踐教學,開設豐富多樣的實踐課程和實訓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場景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得到真實的教學經驗。尤其是實踐教學能夠提供給學生面對真實問題和情境的機會,在實踐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分析、判斷、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2.2 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知識來源于實踐,而又用于指導實踐,理論與實踐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在美術的專業基礎教育中通常是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而實踐教學則強調將理論應用于實際情境中。通過結合理論與實踐,有助于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統一。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理論知識,還能夠將其運用于實踐中,培養實際操作技能和專業素養。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競爭力。
2.3 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當今人才的一種必備能力,而美術專業教育人才尤其是需要這種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項目驅動法、任務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有所感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和領導能力,并能夠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和社會需求。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程中大膽進行創新實踐,培養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4 注重溝通表達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使他們能夠有效地與學生、家長和同事進行溝通交流,同時,這也是學生適應社會的一種表現,只有具備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學生才能適應職業發展的需求,更好地發揮專業知識和技能,成為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