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司存 李晨曦 董帥 李鼎亞
摘 要:食品相關復合膜袋作為人們生活中常用的包裝用品,其質量狀況受到人們廣泛關注。本文從食品相關復合膜袋產品概況、行業概況、質量安全現狀、國家監督抽查結果等方面分析當前復合膜袋產品的質量情況,并進行安全風險分析,提出風險防控措施。
關鍵詞:復合膜袋,質量安全,風險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1.031
1 復合膜袋產品概況
食品用塑料復合膜袋是指由兩種以上材料(如塑料薄膜、紙張、鋁箔等)通過不同粘合方法復合在一起的多層復合材料,包括了膜與膜之間的塑塑復合、紙塑復合、塑鋁復合等;用于復合的塑料基膜從材質上區分,包括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及尼龍(PA)等。復合的方式主要有干法復合、濕法復合、共擠出復合和無溶劑復合等,由于其產品輕便、形式多變、功能性強,可滿足不同包裝物的包裝要求如阻隔、耐高溫介質性等。因此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行業及其他有阻隔要求的產品的包裝,年產近百萬噸,用于食品包裝的占到總量的60%~70%,包裝產品種類繁多,涵蓋了固態、液態、混合態等多種食品形態。
2 復合膜袋產品行業概況
我國塑料包裝工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相當的規模,在包裝市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國民經濟的建設、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復合膜袋是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在我國迅猛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得益于我國改革開放和高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國的復合膜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產品也從單一的結構、功能朝著多層復合結構、多種功能性方向發展[1]。
我國塑料包裝生產企業的規模、水平呈現參差不齊現象。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食品用復合膜袋產品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數約2000多家,20人以下小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29%,其產品市場份額僅為0.02%;20~20 0人的中型企業約占企業總數的66.9 %,其產品市場份額為3.12%;2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4.1%,但產品市場份額為96.86%。還有一些“三無企業”在生產與銷售。在產業分布區域上,生產企業主要分布集中在廣東、浙江、河北、山東、江蘇、湖南、福建等地,這些地區的企業數量和產量占到全國總量的70%以上。
另外,我國復合膜產業中還存在不少只有其中一個工序的流程產業鏈,如復合包裝袋的生產至少涉及印刷、復合、制袋工序,但有些企業只有復合,有些只有印刷,有些僅有制袋,最后組合為一個產品,而這類企業大多設施簡陋、人員技術能力弱、設備性能較差。
3 質量安全現狀
食品用復合膜袋產品是食品的組成部分,是食品工業過程中的主要工程之一。我國食品用復合膜袋產品存在眾多安全隱患,主要包括原材料選用不慎重,輔料質量控制不嚴,行業標準缺失滯后,過度包裝屢禁不止等。部分生產條件較差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缺乏質量控制手段,原材料進廠不驗收,產品出廠不檢驗,甚至為節約成本,而任意使用廢料或用便宜替代添加劑等,這類企業生產的食品包裝會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危害。
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講,包裝食品的材料大多為塑料制品,它的不安全會直接導致食品的不安全。許多企業為吸引顧客,大量使用色彩艷麗的復合膜袋包裝食品,增加油墨使用量,壬基酚、芳香族伯胺等有機物可能由于不完全反應或是作為雜質、副產品或降解產物而遷移到環境或食品中,引發環境或食品安全問題。此外,國內使用的印刷油墨中可能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等低沸點、易揮發有毒物質,帶有印刷的復合膜袋在一定的介質環境和溫度條件下,殘留有害有機溶劑極易檢出,直接影響著食品質量安全。
4 風險辨識及危害程度分析
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的復合膜袋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工作中發現,該產品近三年整體不合格發現率分別為1.1%、1.1%、0.9%。不合格項目基本集中為溶劑殘留量總量、阻隔性能項目,其中溶劑殘留量總量檢測項目不合格發現率最高。
4.1 溶劑殘留(總)量和苯類溶劑殘留量
溶劑殘留總量和苯類溶劑殘留主要考察樣品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基材選擇不當,生產工藝不規范等原因造成的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等易揮發有機溶劑含量超標的情況。我國常用的溶劑有乙醇、丁酮、異丙醇、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其中的苯類物質是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致癌物,如果滲入皮膚或血管,會隨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機能,損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導致白血病發生[2],殘留在食品包裝膜袋中的苯類溶劑,極易被包裝內的食品吸附,導致食品污染。溶劑殘留量過大時,對人體尤其是孕婦和老年人有著較大的危害,殘留的溶劑進入食品后還會破壞食物原有的色香味,致使食品變質。
4.2 阻隔性能
經技術機構分析,導致阻隔性能產生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企業標識了錯誤的產品材質,導致抽檢的產品不能滿足標識材質所執行標準的技術要求;二是企業標準制定時沒有考慮不同材質結構阻隔性能的差異。
5 風險防控措施探究
為了維護人們的生命安全,必須要確保生產的食品包裝復合膜袋的質量,嚴格標準,確保質量過關,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進行改進:
(1)強化企業行業自律行為
企業對材料的選擇和各生產包裝環節都應符合國家標準,應積極推行綠色包裝文化,組織技術研發團隊攻堅克難,掌握新材料、新工藝,適時開展安全評估,提高復合膜袋的溶劑殘留技術。
(2)完善更新現有標準
復合膜袋產品目前不同材質復合種類太多,對應執行的國家標準較少,而且有的又發布時間也較早,僅有GB/T 10004-2008《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干法復合、擠出復合》、QB/T 1871-1993《雙向拉伸尼龍(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復合膜、袋》、GB/T 41168-2021《食品包裝用塑料與鋁箔蒸煮復合膜、袋》、GB/T 41169-2021《食品包裝用紙鋁塑復合膜、袋》和GB 9683-1988《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等,以上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衛生標準對日常關注風險檢驗項目關注度較少,部分有的已經不適合目前的產品質量要求,同時新的不同材質復合的復合膜袋產品標準還沒有出臺,目前迫切需求復合膜袋產品衛生標準與產品標準更新,消除潛在風險,保障食品安全。
(3)加強企業崗位培訓
只有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技術過硬,才能夠保證生產的產品符合國家的質量衛生標準。建議多舉辦一些培訓班,讓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接受技能培訓,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按照質量標準嚴格進行生產,這樣既可以從源頭監管生產,又可以確保生產的質量,從而提高我國企業食品包裝復合膜袋的生產能力,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4)加大監督力度
只有加大對行業的監督和懲罰的力度,才能夠讓生產企業提高自身規范生產的意識,避免因懲罰損害了企業信譽、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懲罰的警示教育,讓生產企業自覺遵守安全生產的相關規定,按照質量標準的條例,嚴格生產、規范操作,提高生產產品的質量。
(5)加強生產過程控制
原輔料的質量對成品質量影響至關重要,從以往檢測結果分析來看,落實原輔料的檢驗力度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提升,因此,還需繼續加強對原輔料入廠檢驗制度的落實,強化質量提升結果。影響產品質量除原輔料之外,生產過程控制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關鍵控制點的管控,如果關鍵控制點控制不當,會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如上膠量的控制、復合烘干的控制,熟化溫度、時間等控制[3]。
參考文獻
陳更新.塑料包裝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上海塑料,2014(4):19-21.
高家敏,曹進,丁宏.食品及食品包裝材料溶劑殘留檢測方法研究概況[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8(7) :2369-2376.
劉金鵬,彭彥澤,張蓓,等.淺談食品包裝用復合膜產品的質量問題[J].上海塑料,2016(3):49-51.
作者簡介
劉博,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產品質量檢驗研究。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