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升 陳國華

摘 要:目的:探究對于腦梗塞患者在標準化治療中應用氯吡格雷與氟伐他汀聯合治療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以隨機方式將我院起止時間為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93例腦梗塞患者區分為兩組,試驗組與參照組分別納入47例和46例,參照組在標準化治療中應用氯吡格雷,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應用氟伐他汀,對比兩組臨床各項指標。結果:試驗組LDL-C、TG及TC均低于參照組,HDL-C高于參照組,兩組患者在NIHSS評分方面比較,試驗組更低,兩組患者在FMA評分與ADL評分方面比較,試驗組更高,臨床療效(97.87%)優于參照組(82.61%),P <0.05,組間數值符合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組間數值不符合統計學意義。結論:腦梗塞在標準化治療中應用氯吡格雷與氟伐他汀聯合治療能有效降低改善血脂水平,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提高運動功能與活動能力,提升治療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關鍵詞:氯吡格雷,腦梗塞,臨床療效,氟伐他汀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60
0 引 言
腦梗塞是腦血管疾病中的常見類型,在中老年人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其發病是由于腦動脈或支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壁增厚,加上血小板聚集致使血管狹窄或閉塞,腦組織血流灌注減少或阻斷造成缺血性壞死而呈現出神經功能缺損癥狀,主要表現為偏癱、失語、頭痛、面癱及意識障礙等癥狀,嚴重降低患者生存質量[1-2]。臨床對于腦梗塞通常采取藥物治療,以抗血栓治療為主,氯吡格雷作為治療腦梗塞常用藥物能通過特異性結合血小板抑制其聚集,可減少血栓,提高血流動力學[3]。但單純采取抗血栓治療無法取得理想的臨床療效,需要聯合其他藥物進一步增進治療效果。查閱文獻[4]得知,血脂異常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還會增加血液粘稠度減慢血流速度,氟伐他汀是臨床用于調節血脂及降膽固醇的藥物,適用于高脂血癥及缺血性腦梗塞。為此,本文將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93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氯吡格雷及氟伐他汀的聯合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涉及到的研究對象來源于我院2 021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93例腦梗塞患者,采用隨機數分組法分成兩組。參照組納入46例,其中患者年齡分布在48~77歲之間,平均數值(60.59±3.75)歲;男性、女性分別為2 4例、22例;其中,高脂血癥16例,高血壓19例,糖尿病12例。試驗組納入47例,其中患者年齡分布在47~76歲之間,平均數值(60.31±3.64)歲;男性、女性分別為26例、21例;其中高脂血癥15例,高血壓18例,糖尿病13例。將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經由數據分析軟件對比后,其結果均顯示P >0.05,入組患者資料均符合對比參數。
納入標準:(1)經CT及MRI等檢查后確診為腦梗塞且符合相關臨床指征;(2)已與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且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患者或家屬不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2)癌癥晚期綜合征;(3)重要器官、系統嚴重病變;(4)對本研究藥物存在禁忌癥或過敏反應。
1.2 方法
兩組患者遵醫囑給予抗血小板、降顱內壓、營養神經、調節血糖及水電解質平衡等標準化治療。參照組患者給予75 mg氯吡格雷(生產廠家: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75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3116),于每日睡前服下,每日1次。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40 mg氟伐他汀(生產廠家:瀚暉制藥有限公司;規格:40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0168),于每日睡前服下,每日1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
利用血脂檢測儀對入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進行檢測,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DL-C)、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
入組患者神經功能采用神經功能缺損量表(NIHSS)評估,其分值越低證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輕微;入組患者運動功能采用簡易Fugl-Meyer運動功能調查簡表(FMA)評估,其分值越高證明患者腎運動功能恢復越好;入組患者生活能力采用生活能力量表(ADL)評估,其分值越高證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強。
統計入組患者臨床療效,其評定標準如下:患者神志清醒,NIHSS評分至少降低90%,肌力恢復至Ⅳ~Ⅴ級,日常生活可完全自理為顯效;患者意識基本恢復,NIHSS評分降低45%~89%,肌力恢復至Ⅱ~Ⅲ級,能獨立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動為有效;患者意識未完全恢復,神經功能及肌力基本未發生變化,完全不能自理為無效。
觀察入組患者用藥期間發生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皮疹、頭暈等,統計其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涉及到的腦梗塞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將由SP S S 2 4.0系統進行集中處理,其中L DL - C、HDL-C、TG、TC、NIHSS評分、FMA評分及ADL評分等計量資料予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達,應用t檢驗標準,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臨床療效等計數資料予以率(%)的形式表達,應用χ2檢驗標準,僅有檢測數值P<0.05時證明組間相關數據對比滿足統計學對比差異,即符合統計學設定要求。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血脂水平
經測評,兩組患者治療前血脂水平相比較基本無差異,P >0.05,組間數值不存在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試驗組LDL-C、TG及TC均低于參照組,HDL-C高于參照組,P <0.05,組間數值符合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2 對比兩組患者神經功能、運動功能及生活能力
兩組患者治療前神經功能、運動功能及生活能力相關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 >0.05,組間數值不存在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試驗組NIHSS評分相比于參照組更低,FMA評分與ADL評分均高于參照組,P<0.05,組間數值符合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2.3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
試驗組中29例臨床效果為顯效,17例臨床效果為有效,1例臨床效果為無效,治療有效率為97.87%;參照組18例臨床效果為顯效,20例臨床效果為有效,8例臨床效果為無效,治療有效率為82.61%。試驗組臨床療效優于參照組,χ2值為4 . 5 7 3 1,P =0.0324<0.05,組間數值符合統計學意義。
2.4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試驗組中有1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1例患者出現皮疹,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5%;參照組中有1例患者出現頭暈、2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1例患者出現皮疹,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69%。兩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相比較無顯著差異,χ2值為0.2019,P =0.6531>0.05,組間數值不符合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腦梗塞屬于臨床急危重癥,其病情進展較快,不及時干預會造成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導致神經功能缺損,由該疾病造成的腦組織損傷不可逆,對患者語言、認知及運動等功能造成嚴重影響,致使其生活質量不斷下降,還會提高致殘及致死風險[5]。腦梗塞主要是由于腦供血不足所致,其主要原因與腦動脈血管粥樣硬化、血脂異常及血小板聚集等因素有關,臨床應根據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治療。現階段,臨床治療腦梗塞主要以藥物為主,氯吡格雷是抗血栓類藥物,用藥后能通過選擇性抑制ADP與血小板受體結合,減少血小板聚集,發揮抗血栓作用,改善血流灌注,提高血流速度,為缺血區域腦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氧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氟伐他汀屬于他汀類藥物,具有良好的降膽固醇及降脂作用,其作用原理是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減少血漿中脂蛋白與膽固醇含量,降低血液粘稠度,發揮降脂作用,調節動脈壓促進血液循環,同時還能清除血液中自由基,避免對神經細胞造成進一步損傷。腦梗塞患者在氯吡格雷與氟伐他汀聯合作用下能發揮較強的抗血小板、降血脂及降膽固醇作用,改善血管粥樣硬化,提高腦部血流灌注,進而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而且經藥理學證明,兩種藥物之間不會產生相互作用與影響,均可由肝臟代謝,可能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但無需針對性治療便可自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試驗組LDL-C、TG及TC均低于參照組,HDL-C高于參照組,兩組患者在N IHS S評分方面比較,試驗組更低,兩組患者在FMA評分與ADL評分方面比較,試驗組更高,臨床療效(97.87%)優于參照組(82.61%),P <0.05,組間數值符合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組間數值不符合統計學意義。綜合以上結論,氯吡格雷與氟伐他汀應用于腦梗塞標準化治療中,能提高患者運動功能與活動能力,降低血脂水平,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提升治療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參考文獻
錢晶,姚麗珍,谷麗麗.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聯合心理治療對腦梗塞患者的療效[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1,48(5):894-897.
張建武.氯吡格雷+氟伐他汀在腦梗塞治療中的效果觀察及臨床價值體會[J].北方藥學,2021,18(9):36-37.
徐勛盛.氯吡格雷+氟伐他汀在腦梗塞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J ]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1,21(1):239-240.
尚庚峰.氯吡格雷聯合氟伐他汀治療腦梗塞的療效及對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J].健康大視野,2021(18):55.
張晶.氯吡格雷+氟伐他汀治療腦梗塞的應用效果及C反應蛋白水平影響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22):29.
作者簡介
曾升,本科,內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神經內科。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