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在“雙減”的背景下,使得初中班級教學管理開始重視起了“增效減負”。而所謂的“增效減負”,主要包括兩方面的目標,即通過降低作業量和開展思想教育等一系列的活動,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為此對于班主任來講,務必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并圍繞“增效減負”的目標,制定出相應的班級管理策略,進而在提升班級教育管理效率的同時,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一、初中班級教學管理的重要性
(一)引導學生的心理和學習
初中生已經形成了自我意識,不過依然缺乏自控力。所以,班主任在教學期間,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并加大對學生的學習指導,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首先,班主任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針對性地創建教學方案和人生規劃。其次,在進行班級教學管理期間,班主任還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經常和學生進行交流,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況,并對心態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二)學生和家長的紐帶
在學生一天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和班主任接觸的時間甚至要多于家長,所以教師更能夠掌握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狀態。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教育管理期間,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和學生平等相處,拉近彼此的關系,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同時,教師要及時把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轉告給家長,然后和家長一起創建對學生的管理方案。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班級教學管理“增效減負”策略
在“雙減”背景下,使得教師為學生所安排的作業量大幅度減少,而這不僅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使教師的班級教學管理任務明顯減輕。不過這并不是“雙減”的主要目的,而所謂的“雙減”,更多的是為了培養出具備綜合能力的學生。所以教師要對教學方式和理念做出徹底的改進,由此培養出更多能夠滿足社會用人標準的人才。為此,我們有必要對“雙減”背景下的初中班級教學管理工作制定出“增效減負”的策略。
(一)獎罰分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雙減”的背景下,教師要向學生灌輸“公平公正”的理念,力爭在教學期間做到獎罰分明,以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期間保持良好的心態。教師要利用獎罰制度,建立一個公平的課堂教學環境,由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持良好的班級風貌。為此,教師要做好以下工作:
1. 每天進行“小獎勵”
自從學生從進入校園的時候起,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舉動,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比如可安排監督人員對學生的清掃衛生、課堂表現、校園活動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監管,然后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獎勵在校園生活學習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同時,還要作為安排作業量的依據,也就是可以對表現好的學生適當減少作業量。
2. 每周進行“評比”
在周末放假的前一天,對學生在這一周的表現進行評價。對表現好的學生授予相應的榮譽,比如遵守紀律的學生被評為“守紀之星”、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被評為“學習之星”,并在學校內進行宣傳,以激發學生的動力,使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而且還要和各學科的教師進行交流,對在每周中被評為“優秀之星”的學生減少作業量,從而真正在“雙減”的背景下達到“增效減負”的目標。
3. 每月進行“大獎”
到了每月的最后一天,通過班會的形式對學生一個月以來的表現予以總結。對被當選“優秀之星”最多次的學生進行獎勵,但與此同時也要對表現差的學生做出相應的“懲罰”,并對他們在學校中的不良表現進行指正,以鼓勵他們能夠迎頭趕上。
總之,在進行班級教學管理期間,教師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利用合理的獎罰措施,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環境下緩解學習壓力,最終依靠“雙減”政策,使班級教育管理實現“增效減負”。
(二)優化教育理念
開展教育工作不可強制性貫徹,而是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過分看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是要讓學生意識到教育的價值,為學生將來良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不過過去在開展教育工作時,功利主義占據了上風,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教學過分追求“大容量、快節奏”,并不倡導在“無聲潤物”的狀態下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不過自從教育改革全面開展以后,樹立起了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教育指導方針,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視作全新的教育目標。為此,教師切不可只講解理論知識,而是要努力塑造學生的人格。這是全新教育理念下的主要任務,是全體教師教育理念的指南。而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教師要具有較強的思想覺悟,懂得“雙減”政策的作用,確立教書育人的目標,然后改變教學理念執行“雙減”政策,從而滿足學生對于教學的要求當作教育的教學自覺行為,將只看重理論教學成績轉化成重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
學校是教育的關鍵場所,而課堂則是育人的主要渠道,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關鍵在于課堂教學,為此做好課堂教育改革是順應“雙減”政策,實現“增效減負”的重要途徑。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就要發揮出主導的作用,先優化教育理念,再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雙減”政策的落實,主要是依靠“增效減負”,所以務必要制定出合理的“增效減負”策略。
(三)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加強班級的凝聚力
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班級的實際情況,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想法,對于思想不正確的學生進行指導,以免陷入到道德的深淵當中,進而打造出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在“雙減”的背景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已經成為了班級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務,是實現“增效減負”的重要前提,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利用節假日開展各類形式且富有樂趣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充分了解我國文化的精髓,進而樹立學生的愛國意識。并且學生會在這種輕松的活動中,緩解平時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習效率,最終實現“增效減負”的目標。
2. 重視班會課和晨會課,對于提升思想教育的質量具有顯著的作用。例如,舉辦“我的班級我做主”的班會活動,要求學生設計班徽,制定學習任務,之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明確最終的班級發展目標。在整個過程中,師生要共同參與,以此建立一個良好的班級氣氛。而對于一些共性問題,教師可通過晨會進行解決。比如對于始終承受巨大學習壓力的學生,教師可對他們進行耐心的教導,使學生從中改變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由此提升學習效率,進而實現“增效減負”。若學生在學習期間注意力不集中,教師要讓學生懂得認真聽講和取得好成績之間是有必然的聯系的,以此讓他們了解自身所存在的學習問題,進而努力迎頭趕上。
3. 活動育人,激發學生的斗志。在教學活動進行了一段時間以后,教師要“由表及里”進行全面的班級整頓工作。其中的“表”,指的就是外在。在剛開學的時候,教師要打造班級文化,為學生建立良好的課堂氣氛。比如可以設置以“追夢”為主題的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以使學生能夠明確人生目標。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勞動積極性,經常打掃班級衛生,使班級始終保持清潔,進而打造出一個舒適的課堂學習環境。而“心”則指的是內在,就是學生要充滿對班級的熱愛。
教師還要定期讓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比如開展“一長八字”“足球”活動,利用這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團隊意識。比如在進行足球比賽時,有的學生水平較高,但脾氣過于暴躁,在場上比較我行我素,為此教師要和這類學生進行交流,使他們認識到團隊合作才能夠取得雙贏的結果,以此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而且,在完成活動項目以后,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讓學生了解個人榮譽的獲得離不開集體的努力,只要班級的每個學生共同努力就會把班級建設得越來越好。
(四)立德樹人,做好學生的表率
1. 對待學生要有公平公正的態度。不可對某位學生“開小灶”,切實做到獎罰分明、一視同仁,不偏袒任何一名學生。
2. 在“雙減”的背景下,教師要用真摯的態度對待每一名學生,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作為教師可通過課下的時間和學生進行交流,從中發現學生所存在的問題,然后予以糾正。教師要做到嚴于律己,用自己良好的品行贏得學生的認可,從而在學生面前樹立自己的權威性,以便能夠更好地對班級進行管理。教師在進行班級教育管理的過程中,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做出決定,也就是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而且這種方式也能夠使學生接受。總之,在進行班級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與學生拉近距離,彼此之間建立信任的關系,這樣一來就可贏得學生的青睞,打造出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而學生在這樣一種學習環境下,自然能夠減輕學習壓力,從而使班級教育管理實現“增效減負”。
(五) 落實“雙減”政策,進行培優輔差
班級中難免會有學習效率較低的學生,而他們往往會出現拖交作業的現象。而為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將學生分配到合適的興趣小組當中,由此在“雙減”政策的帶動下,實現“增效減負”的班級教育管理目標。
(六)帶班育人理念
對于很多剛入職的班主任來講,由于并沒有過多的管理班級經驗,所以對學生的管教往往采取的是過于嚴厲的態度。但很多學生卻不吃這一套,依然我行我素,為此教師要改變這一教學理念。
而部分學生之所以不服從管教,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們對班級并沒有多強的認同感,特別是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本身學習壓力就大,面對教師沒完沒了的管教,自然會產生反感。為此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教時,切不可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要多考慮學生的感受,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適當為他們減輕學習壓力和作業負擔,從而在實現“增效減負”的同時,提升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
(七)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加強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在“雙減”背景下出現了巨大的變動,從課程角度來講,班主任要和各學科教師共同討論課程教學方案。因在“雙減”背景下,不可再以考核結果當作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所以務必要從作業安排上下功夫。初中班主任可對各學科教師提出意見,讓他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合適的作業,最好不要安排無法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作業。比如選擇題,有的學生在不知道答案的情況下會選擇“瞎蒙”,這對于鍛煉他們的思維沒有任何的作用;此外,在學生做作業時,教師要予以相應的指導,并按時回收作業。這樣的話,就會明顯改善學生無法有效完成作業的情況,更為重要的是可明顯提升初中班級教育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能夠了解到,在“雙減”的背景下,加大了初中班級教學管理的難度,為此初中班主任應突出班級教育管理的有效性。而這就需要班主任做到獎罰分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同時還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加強班級管理的有效性。這樣一來就可充分發揮出“雙減”政策的優勢,最終便可在提升班級教育管理質量的同時,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