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敏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增長、環境污染、環境壓力加大和大規模污染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今天出現了一種新形式的經濟發展——綠色建筑,大大有助于應對我國當前的環境污染問題。本文從概念介紹、經濟構成和經濟分析三個方面論述了低碳經濟。
綠色建筑是建筑業發展的目標和必然趨勢,綠色建筑旨在滿足人民的建筑需求,同時不損害生態環境,從而實現可持續和健康地發展。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利用先進技術有效促進綠色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資源不足以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從而實現經濟增長。為了有效促進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需要提高全社會的認識,創造有利于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
綠色建筑概述
綠色建筑,即建筑發揮最基本作用的環境,能確保人類工作和生活的必要環境以及人類生存的環境,也要求建筑的建造和使用不要最大限度地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綠色建筑不僅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而且有效地節約了資源。綠色建筑的概念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充分考慮到資源利用情況,并考慮到環境影響,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效益。盡管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和管理水平遠低于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國家,但有必要努力趕上他們的步伐,總之,綠色建筑對大家都有利。
低碳背景下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構成
土地資源的成本效益
大多數綠色建筑項目涉及改造或重建城市和郊區的廢棄場地以及接近其使用壽命的舊建筑,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從而獲得比其他未使用的土地資源更便宜的土地資源,減少共同費用。
建模技術的經濟效益
隨著國家科技進步,創新技術不斷增加,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筑行業得到廣泛傳播和應用,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在傳統建筑中,建筑設計往往與建筑的實際狀況不符,或項目工程在建筑完成后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和影響,導致整個建筑出現一些問題,或無法實施節約概念。BIM技術有助于避免設計問題并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此外,BIM技術控制有助于避免建筑和設計文件中的錯誤,達到建筑的生態評估指標,并解決難以二維解決的復雜管道問題,避免浪費,節省時間和金錢。
運營階段的經濟效益
運營階段是建筑投入使用后的階段,是表達綠色建筑設計概念的關鍵階段。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建筑投入使用、系統運行、實際建筑能耗等方面的節能措施。總的來說,綠色建筑設計了一套實施后節能節水措施,改善了照明和空調等系統節能管理,提高了能效。與此同時,重點是維護水資源收集設施,以確保水資源的回收利用和減少用水,從而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綠色建筑的其他優點
綠色建筑不僅經濟實惠,而且通過大量無害環境的建筑材料滿足了社會和環境效率的要求,盡管在早期階段對技術和融資成本進行了大量投資。但是,可以通過回收利用、節能技術等,減少污染和資源浪費,提高土地利用,提高自然資源效率。綠色建筑在早期規劃、建設項目、建筑物處置等領域更加注重環境,而高層建筑和綠色雨水收集等雨水收集設備提高了用水效率,改善了碳平衡,降低了暴發疾病的風險。
全面支持項目籌資
如今,許多銀行機構都想削減大量綠色信貸。但我國貸款不足,導致信貸利率大幅提高,企業融資成本無形增加,為此,必須對面臨融資問題的企業進行嚴格管理和分析。如今,在政府加強綠色建筑金融體系、建立共同投資平臺和向建筑當局提供安全等服務以全面解決資金缺口的同時,在建筑生產和研究機構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政府支持和援助。
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分析
推廣綠色建筑理念,補貼綠色建筑產品生產者
第一,通過擴大低碳建筑的概念,更加重視綠色建筑,認識到低碳環境的重要性和效益,可以提高消費者的接受度,促進企業增長。第二,綠色建筑的價格可能受到綠色建筑生產商和消費者補貼的影響,促使用戶購買綠色建筑。第三,必須制定鼓勵綠色建筑發展的激勵措施,以及基于各級綠色建筑的激勵措施,以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和利用
建立適合綠色建筑經濟的評估機制
第一,重組生態建筑評級制度。各國政府應帶頭根據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建立一個評估系統,然后逐步加以完善和改進,以便建立一個健全的科學評估系統。評估制度應有效反映綠色建筑經濟在環境保護、節能和減少能源消耗、生態恢復等方面的作用,并為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為其實際運作提供體制保障。
第二,應建立一個與建筑物生態評級制度相對應的保障制度。首先,應在法律法規層面明確界定建筑綠色經濟評估機制的重要性,并為相關評級制定具體標準和要求;其次,應改進有關管理制度,確保在機構一級切實執行評價機制;最后,應努力培訓建筑經濟評估專家,以滿足綠色建筑經濟評估的實際需要。
提高公眾認識
第一,要從學校教育入手,在小學推廣綠色建筑。第二,必須加強對專業人員、企業家、投資者、政府雇員和其他專業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對綠色建筑的認識和了解,尊重環境法律,創造有利于綠色建筑的社會環境。第三,大力鼓勵和測試在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使用新材料。
改善對項目的財政支助
我國大部分銀行目前都有綠色貸款,但由于貸款利率開放,銀行資金不足,貸款利率高可能增加公司的資本成本。在這方面,企業面臨著影響建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融資問題,因此,有關銀行應為促進綠色建筑經濟提供科學指導和利率。與此同時,綠色金融技術的發展取決于財政支持,它們可以用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從綠色建筑的生產到科學。
強調技術創新并選擇適當的施工工藝
近年來,建筑業出現了許多新技術和工藝,其中許多技術和工藝提高了建筑效率和質量,節省了建筑成本,而創新和技術應用對于綠色建筑至關重要。
鑒于現階段大多數綠色建筑項目采用新的建筑技術和工藝,但有些項目需要大量投資,而且綠色建筑的概念是節能和環境保護,因此建筑技術要求不高,但是,建筑設計師和施工經理必須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加強企業內部的技術創新,盡可能節約建筑資源和成本,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創新和應用確保生活環境。在選擇技術時,應考慮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不同地質類型和條件的技術,積極應用新材料,選擇量身定做的材料,控制費用上漲,加強質量建設。
政府充分發揮領導作用,增加需求方的財政支助
政府在綠色建筑項目中發揮主導作用,不斷完善綠色建筑的發展和建筑體系,通過政府頒布的建筑政策和概念等建筑標準以及財政政策激勵措施,提高綠色建筑和市場經濟的建筑水平。
在市場的總體經濟背景下,任何產業的發展都必須得到消費者需求的支持和推動,政府通過增加補貼降低了消費門檻,增加了消費者需求,擴大了綠色建筑消費市場,并最大限度地擴大了綠色建筑經濟的利益。因此,為了提高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有關部委必須加強對相關優惠制度的支持,例如對綠色建筑的橫向財政補貼,繼續利用綠色建筑市場的潛在需求空間,減少消費者的遞增付款。
建立經濟效益評估制度,并提供體制支助
科學健全的經濟效益評估制度至關重要。由于許多綠色建筑目前只是根據開發商的經濟利益進行分析和評估,而沒有考慮到消費者的經濟利益,因此綠色建筑市場的需求不足,造成了生態建筑經濟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個經濟效益評估制度,以便在充分考慮到消費者、政府部門等多種因素的情況下改進科學。根據綠色建筑的特點和運營期間的實際情況,結合系統對綠色建筑進行合理、準確的經濟評估,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相關情況和問題調整和改進系統標準。
加強綠色建筑經濟效益的實踐分析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對綠色建筑經濟效益的分析不僅包括對綠色建筑明確和可量化的經濟成本的分析,還包括對隱含和不可量化的實際經濟效益的分析。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對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是指對建筑項目的社會和環境效益進行現實的評估,在這方面,需要減少建筑的總能耗,并盡可能降低經濟成本。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在決策、設計、正式建造和維護建筑物最終用途時采用綠色建筑,往往導致建筑成本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建筑商必須考慮,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建筑的過度成本是否可以在建筑的回收和處置階段得到合理補償,以及購買綠色建筑是否可以延長使用時間并有助于改善其身體健康。
如果雙方的期望能夠得到充分滿足,以便綠色建筑能夠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得到市場的認可和接受,并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這將有助于減少中國建筑能源的總消費,促進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
滿足經濟市場的需要
綠色建筑的建造必須在更廣泛的環境中開始,以便在建造過程中能夠滿足和持續使用市場的經濟需求,從而盡可能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提高對經濟市場的認識,不斷尋找商業機會,將節能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在技術創新中引入更多的實際經驗,不斷展示更有效和更合理的綠色建筑,這些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引進先進技術和改進工業技術
綠色建筑工程的成功需要足夠的財政支助和先進技術。在實際工作建設方面,主要為促進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提供政治和財政支持。接下來,必須依靠技術創新和改進。堅持節能環保原則,在技術創新過程中發揮產業技術力量,結合國外成功經驗提高我國技術水平,積累經驗,為建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有必要從技術的應用開始,不斷的實踐提高技術實踐的適用性,以獲得最佳做法。測試新技術和新產品,使應用影響評估多樣化和普遍化,幫助將技術創新引入實際應用。
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低碳建筑標準
建筑目標應適應當地條件,結合當地天氣條件、經濟條件和資源條件等,不盲目地制定發展計劃。此外,在實施節能減排時,應盡量使用節能方面的成熟技術和材料,避免在使用新技術時出現不必要的問題。
目前,已經開發了建筑圍護結構中的節能技術、建筑能源系統中的節能控制技術以及供暖終端的調節技術,可以有效地用于實現節能,在當地資源允許的情況下,使用當地材料有助于降低運輸成本和費用,并最大限度地減少運輸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雖然木材等可再生材料可以在建筑過程中使用,但也可以大大減少碳排放,節約能源,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據現有資料顯示,中國住宅裝修浪費十分驚人,每年達3000億元,占2006年中國居民裝修費用總額的30%至40%。促進實用和經濟的裝飾是實現節能社會的重要環節之一。事實上,開發商可以通過強調設施的實際和美學方面,更好地從消費者的角度設計房屋,并考慮到業主的心理需要,避免過度浪費。此外,主管當局應通過法律和條例,減少住房規劃中的浪費。
簡而言之,綠色建筑成本分析還包括四個方面:建筑決策的設計成本、建筑成本、建筑物使用的維護成本以及建筑物報廢后的回收成本。綠色建筑的實際經濟效益分析旨在通過評估建筑項目的社會和環境效益,減少建筑能耗并保護環境。在我國未來發展進程中,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科學和有效地應用綠色建筑的經濟發展概念,將對我國今后的發展、資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單位:曹縣建筑工程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