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賓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91
在新時代背景之下,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需要基于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時刻秉承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確定嶄新的工作定位,并積極從實際入手,提高自身的工作成效,促進學生在高職院校就讀期間的健康成長。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立德樹人”指導思想,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應當圍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具體的改革與創新目標。而作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則應當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著重強調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并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思政實踐活動,助力學生提高個人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素質。
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確保學生掌握既定的專業知識技能與綜合素質,為未來求職就業奠定良好基礎。作為輔導員,則應當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注重學生的專業學習,悉心幫助學生制定完善的學習計劃,并能夠在給予其建議和幫助的同時,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想,更加積極、自主地參與到既定的學習任務當中。
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與其他時期不同,學生擁有更多自由分配的時間,使其在完成學習任務之余接觸更多富有意義的新鮮事物。因此,輔導員能夠以積極參與豐富的日常活動為導向,在組織學生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當中,注重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與素質。其中,輔導員需要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在交換意見與想法之后,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對于高職階段的學生來說,就業與擇業是影響其未來成長和發展的重要環節,需要輔導員發揮相關的引導作用,能夠在向其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的同時,促使學生找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因此,輔導員應當在學生面臨畢業、求職期間,重視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在專業力量的支持之下,積極營造良好的就業氛圍,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以及求職輔導,引導學生可以做出必要的職業規劃,并使其更加明確自己未來的前進方向。
輔導員可以積極組織諸多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基于書本知識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之后可以靈活、自主地解決自己的問題,并以此培養個人的獨立能力和實踐能力,真正服務社會,實現知識與行動的有效統一。[1]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需要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觀念,在積極向學生傳達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為學生提供更多可行性的實踐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在實踐當中反思自己的學習成果,并借此機會促進個人社會品格的培養與發展。
作為高職院校輔導員,則應當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當中,充分注重學生的發展規律,能夠以傾聽學生的想法為主要手段,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通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作用,不斷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與完善。例如,輔導員在開展班級管理以及日常事務的分配時,可以最大程度上以傾聽民主選擇為主,真正在傾聽學生意見的同時,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工作當中,可以由此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模式,并通過打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使學生在該環境當中得以健康成長和穩健發展。
近幾年來,“三全”育人的教學思想能夠以全方位、全員、全程為目標,重視育人工作的實踐效果,并真正要求教師實現有效的指導管理,積極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輔導員可以真正基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采用針對性的指導方案,以充分遵循“三全”育人的指導思想,真正將具體可行的教學方針精準落實到日常的管理工作當中,能夠進一步滿足既定的任務要求,實現學生在校期間的良性發展。
經研究調查可知,高職階段的學生在遭受高考成績的沖擊之后,容易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知,并習慣認為自己是差生,與本科生存在著較大的距離,由此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缺乏自信心,并容易以此降低現有的學習積極性,很難高質量完成既定的學習以及其他各項任務要求。這對于輔導員來說,會逐漸演變成較為頭疼的難題,需要積極發掘問題發展的根源,并通過幫助學生調節自我認知,使其以更加積極的心態,自主參與到日常學習以及班級管理的工作當中。(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認知情況
隨著高職院校教育比重不斷上升,教育部乃至社會各界人士,都逐漸對高職階段的教育工作投以關注與重視的目光,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多人才培養目標的提出。這對于輔導員來說,則需要其真正基于創新發展的教育趨勢,逐步在實踐研究當中完善個人的管理工作,并以此積極提出明確的實施路徑,有效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發展。(具體內容見表2)。
表2 高職院校輔導員對現代教育形勢的個人看法
但從現階段的調查情況來看:有70%的輔導員反饋出的意見,都是認為現代教育形勢的發展速度較快。而他們由于個人能力有限,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真正掌握學生管理的精髓,可以有效處理當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久而久之,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就會存在著較多問題,無法有效滿足預期的教學管理目標。
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對象較為復雜,需要根據不同的變化情況,加以調整自己的管理方針以及具體策略。但由于很多輔導員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的態度存在問題,并沒有及時提出創新性的管理方法,從而對學生的課外活動專業學習、就業發展等多個層面造成消極影響,無法提供充足的幫助,經常采用老舊、單一的管理方法,難以實現專業的指導目標,并進而體現有效的管理效果,真正帶領學生能夠在適宜的環境氛圍之下得以發展。(具體內容見表3)。
表3 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班級管理效果研究
輔導員需要切實關注學生在思政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能夠積極采取針對性的指導意見,不斷在采取有效措施之余,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并積極引導學生從中接受思想道德以及素質觀念的正向引導。例如,輔導員可以積極開展主題班會以及社會服務等實踐活動,為學生的思政學習提供一定契機,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并真正在參加諸多主題活動的過程當中掌握正向的價值觀念,以更加明確、有效地解決自己的思想問題,更好地為未來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和幫助。
日常的班級管理,包含激勵措施、班干部隊伍建設等多項內容,能夠圍繞學生日常的學習以及生活展開,并促使學生在適宜的環境當中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學業任務。因此,輔導員則需要制定相關的班級紀律措施,能夠以諸多評價指標為主,讓學生在接受激勵的過程當中,提高自己的學習管理質量,由此判斷自己行為表現的正確與否,可以真正基于個人的情況,注重提高個人的學習積極性。而與此同時,輔導員在挑選班干部以及設置班級管理措施時,也需要充分遵循學生的意愿,如此建立良好的班級氛圍,更加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和發展。[2]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學生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就業方面的問題。而作為輔導員,理應在校期間對學生所面臨的問題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助力學生的未來發展,并真正發揮輔導員在高職院校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的有效作用。其中,輔導員可以積極學習與學生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能夠擺正自己的教育心態,并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可以在及時關注就業信息和用人需求的同時,為學生組織提供良好的就業平臺,為學生的未來就業發展提供一定指導。
高職院校的學生容易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經常在學習與生活當中存在著較多的心理問題,影響自身的健康發展。作為輔導員,應當及時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進行有效的衡量,并及時發現問題予以針對性的解決和處理,從而避免學生產生心理問題,并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其中,輔導員可以設置“幫扶小組”的方式,將班級里的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組別,能夠定時參與心理健康的評測活動,在相互的監督與幫助之下及時反饋情況,以幫助輔導員更加精準地了解學生近況,及時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3]
盡管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具備獨立自主的思想意識,但是家長作為監護學生的第一責任人,仍舊需要與學校保持適當的溝通和聯系,能夠從全方位了解學生的發展狀態,并真正落實“三全”育人的指導思想,通過構建協同育人機制,確保學生在校以及在家中的健康成長。因此,輔導員應當定期與學生的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能夠積極傾聽學生的反饋,并通過向家長告知學校學生在校的表現,幫助家長以及輔導員更加了解學生的發展特點,從而提出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方案,及時判斷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班級管理的綜合效率。
在新時代的發展環境之下,高職院校輔導員參與班級管理的工作逐漸面臨新的要求與目標,需要關注學生的多個方面,并在積極先進教育方針以及思想理念的同時,逐漸提高班級管理的綜合效果,滿足高職院校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與綜合素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