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兆沖



前言:體育核心素養是自主健身,包含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社會適應能力。體育作業的設計和實施是體育課堂進一步延伸,是指導學生進行自我鍛煉的有效形式,更是培養學生自覺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途徑。通過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培養體育精神。
2020年9月,中國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指出:“體育課和語文、數學、外語課一樣,體育課上教會了健康知識,教會了基本運動技能,不練習是掌握不了的。語文要布置作業,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現在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但是體育課作業必須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們的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能?!比欢?,據調查(見下圖)
由上表可見很多孩子在家沒有鍛煉習慣,大部分教師也沒有布置體育鍛煉作業,假如有布置,也沒有因人而異的布置,而是統一布置鍛煉作業,以至于有些孩子由于能力原因無法完成體育鍛煉作業。由此可見,建構“菜單式1+N”模式的作業布置已是刻不容緩。他是因人而異以“菜單”形式保證每個孩子每天運動一小時的有效措施、是培育終身體育的載體。
1 “菜單式1+N”作業模式的建構是體育有效鍛煉的前提
“菜單式1+N”作業模式是在家庭中,學生自主選擇鍛煉項目,以獲得運動知識技能、滿足興趣愛好、實現強身健體為主要目的鍛煉。它是因人而異以“菜單”形式制定布置體育鍛煉作業,使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歡并可實施的項目,避免因身體原因而無法完成?!?”指統一內容,以體測項目為主,但也有因人而異的不同個數要求;“N”指結合教材與孩子們自選的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
2020年2月,疫情期間,我召開了體育組教師視頻會議,確定了各年級學生的體育作業,孩子們居家鍛煉。2020年5月學校復課,我們發現學生體質不同程度下降,說明3個月的體育作業效果甚微。追其原因,一是統一的內容沒有因人而異,有些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根本無法完成;二是缺乏有效的監督與評價載體。于是在2020年5月份我向全校學生發出了問卷調查,內容包含在家是否主動參與鍛煉、不鍛煉的原因是什么、你最喜歡的體育鍛煉項目是什么(舉例說明)。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我整合了各水平段孩子們自己喜歡的項目,結合體測項目、教材內容,構建了“1+N”內容體系以“菜單式”提供給孩子們選擇。
“菜單式1+N”體育作業模式建構
1.1 “1”的體育作業項目
我針對平時學生體測成績總體情況,確定項目的標準,以“菜單”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他們自主選擇相應適合的標準進行練習,以使每個孩子都能在適合自己目標的范圍內愉悅的進行鍛煉,達到了人人有目標、人人能成功的良好氛圍。
1.2 “N”自選體育作業項目
根據孩子們喜歡的體育活動內容的問卷調查,結合教材羅列整合出“N”的“菜單”供孩子自主選擇。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每天選擇自己喜歡的1至2項內容進行活動,可選擇教師上課內容、也可選擇如下內容整合鍛煉,時間不少于半小時,達到在家人人參與鍛煉的目的。內容例如:水平一:多種形式的攀爬游戲、多種形式的跳躍活動、多種形式的滾動、多種形式的爬行、多種形式的平衡、基本隊形隊列等;水平二:多種形式的起動、多種形式的連續跳躍活動、多種形式的合作跳躍、多種形式的滾翻、籃球運球等;水平三:技巧動作組合、摸高、高抬腿、小步跑、原地耐久跑、徒手籃球傳接球、投籃等組合練習……。除此外還可以選擇打羽毛球、擲紙飛機、踢毽子、跳皮筋、呼啦圈、小區里騎自行車、游泳、小區內跑步、打籃球、呼啦圈、練習跆拳道、家人一起做體育游戲、韻律操、舉啞鈴、拉伸、立臥撐、高抬腿、深蹲、跪臥撐、深蹲交替提膝、蛙跳、縱跳、深蹲跳、原地跑步、仰臥舉腿、小區內小朋友一起游戲……
體育作業布置,如果要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單一的內容和相同的量,這就忽視了學生的差異和個性特點。為此,我嘗試實施“菜單”形式作業“1+N”模式布置,力爭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針對學生體育能力有差異的客觀實際,為他們確定相應的目標,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這樣通過征集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教師進行整合,提供菜單式的“1+N”作業模式,多種路徑供學生自主選擇,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鍛煉點,都可以達到自己的鍛煉目標和興趣,體育作業就會變被動為主動。
2 “菜單式1+N”作業模式的實施與評價是體育有效鍛煉的關鍵
為了使體育鍛煉作業“菜單式1+N”模式有效實施,必須要有必要的方法指導。于是,在這一年多時間里,針對“1+N”模式的各路徑項目,我與體育組老師除了課堂滲透外還錄制了眾多視頻提供給家長,方便家長在家給孩子們學習并跟隨練習。并就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的相關因素及學生個體不良鍛煉習慣,如何轉化措施進行個案跟蹤研究與分析,對于班內部分留守兒童,采取小區內孩子組成鍛煉小組的形式進行。在學校召開家長會之際,我讓每位體育老師到班級內對家長講述體育的重要性、孩子目前在校狀況、需要在家鍛煉內容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
給孩子們上的視頻指導課
有了內容與方法的指導外,體育作業不同于其他的學科,作業以實踐為主,于是我們設計了體育作業表,注重作業的及時反饋與監督,讓學生完成后,填入表格,教師做好反饋。
例表一:
該表運行一段時間后,我們發現部分學生沒有鍛煉出現瞎報的現象,缺乏家長監督,于是我們又調整了表格(列表二)并加互聯網V校打卡的形式,雙管齊下予以了落實。
例表二:
學生在V校上打卡的照片
記錄表在下周一及時上交,教師按完成程度給予獎勵“馬卡”,而且還和期末體育成績單中平時成績相掛鉤。在完成一個階段的作業后,在體育課上進行體育測試,并且寫體育活動日記,記錄鍛煉的感受。老師也能通過記錄對學生的活動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例表三:
除了表內孩子自評、家長評、教師評外,我們還將學?!敖瘃R少年”德育評價與體育作業評價相結合,采取線上(教師評價)線下(同伴、家長評價)相結合評價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快數APP軟件)+(V校打卡形式),線上的快數APP軟件和V校,教師直接在手機內每晚進行評價,高年級在V校上獎勵學校德育處電子版“馬卡”。低年級每周一上交的作業表讓小組長進行統計,給予實物“馬卡”獎勵,學期結束憑“馬卡”數量評定班級體育鍛煉“小達人”。同時,“馬卡”數量可累加到學?!敖瘃R少年”德育評價體系之中,憑馬卡數量來評定學期金馬少年、銀馬少年、銅馬少年。此外,我校還推出了體測項目校園吉尼斯挑戰賽,現在每月都有孩子來挑戰,體育鍛煉氛圍在校園內不斷涌現。這樣,體育作業就水到渠成,并能有效的持續進行著,并形成孩子們的習慣。
3 “菜單式1+N”作業模式的成效是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保障
經過兩年來對學生布置的“菜單式1+N”模式體育作業實踐,學生的精神面貌和鍛煉習慣有了明顯的改善,體質得到增強。這種全新的體育鍛煉模式也受到了家長的普遍歡迎,認為布置“菜單式”作業,有利于引導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1 學生體質的變化
經過兩年來的實踐,我們分別抽取了身高、體重、仰臥起坐、50米、跳繩、立定跳遠等測試項目,經比較發現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比往年有了明顯提高,教育局公布的體測數據顯示,2020年度我校優良率排在了全市第五位,剛剛公布的2021年我校優秀率達到了40.73%,良好率達到36.79%,優良率達77.52%。六(1)班某學生家長說:“以前我孩子三天兩頭感冒,自從學校布置體育自選作業后,他每天在家堅持跳繩,幾個月來都沒感冒過?!?/p>
3.2 學生性格的變化
在實行體育作業“菜單式1+N”模式以來,學生對待事情更加積極主動。比如,二(1)班的一個留守兒童,性格孤僻,在班里沒有玩伴,我指定了住在同小區內的同學跟他一起完成體育作業后,他現在有了朋友,在學校里也活潑了,對同學也熱情起來,學習也更加主動。
3.3 學生家庭氛圍的變化
在“1+N”體育作業的完成過程中,父母與孩子有了一起交流的機會,父母與孩子關系更加和諧。五(6)班的家長在作業表中說:“自從學校布置體育自選作業后,我和他經常一起做仰臥起坐和跳繩,孩子開始經常跟我說他的事了,同時,我自己也得到了鍛煉,真的非常感謝這個活動”。四(1)班一位家長在作業表上說:“N”自選項目中,一張茶幾或飯桌可讓父子一起打乒乓球;一個氣球、一團毛線可使母女一塊練習排球;床上做仰臥起坐、做俯臥撐、坐位體前屈;廢飲料瓶能自制保齡球,與孩子一起,既有樂趣,又能鍛煉身體……
3.4 學生課余合理利用時間的變化
在雙減之后,學生有了許多的空閑時間,往往會把這些過剩的精力和時間用于其他地方,如打游戲、上網等。給他們布置體育作業,在課余時間,完成適量的體育健身目標,豐富課余生活。在一份反饋表中,一位家長說:孩子每天完成體育作業,可以減少孩子玩手機游戲時間,這樣做既鍛煉了他們的身體又培養他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實踐證明,針對不同學段、不同運動水平、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教師設計“1+N”模式的體育作業,提供菜單式的多種鍛煉路徑供學生自主選擇,給予“課堂+視頻”方式進行體育鍛煉方法的有效指導,并結合學校德育評價體系,利用互聯網(快數APP軟件)+(V校打卡形式),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評價方式,可使菜單式體育作業“1+N”模式有效的進行,并形成習慣,提升了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質。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部分孩子堅持每天鍛煉了,但由于與學校評價體系連在一起,期末還是沒有拿到應有的獎品,時間久了就難以持續。為了使該項有意義的體育作業能可持續發展,本學期我們已經著手修改學校德育評價體系,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應有的獎勵,這樣體育作業評價就會是學校德育評價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使之成為每個孩子每天努力的目標與方向,那么體育核心素養的落實就水到渠成。
(作者單位:浙江省瑞安市馬鞍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