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繼樊
[摘 要]類金融模式因其籌資方式靈活、籌資顯性成本較低、限制較少等特點,現已成為國內很多綜合零售企業的選擇。但是,類金融模式在給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給企業營運資金管理造成一些影響。基于此,文章以大型連鎖超市Y企業為例,闡述Y企業類金融模式,分析類金融模式下其營運資金管理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類金融模式;營運資金管理;零售業;供應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2.007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2-0022-03
0? ? ?引 言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零售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力。但當前互聯網發展越來越迅猛,給零售業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其中,超市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的改革,通過產品升級、產業優化等,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在零售業中占據了一定地位。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超市企業涌入零售市場,零售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大。如何從中脫穎而出,成了企業關注的首要問題,這使得超市企業不得不尋求創新發展。經營規模較大的超市為此正尋求融資方式的創新,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競爭環境。類金融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融資模式,近年來在中國發展十分迅速且涉及的行業廣泛,如房地產行業、家電行業、超市行業等眾多行業。類金融模式的融資成本低,且相較于銀行等金融機構,類金融模式融資限制條件少、融資速度更快,因此一般企業會優先選擇采取類金融模式進行融資。但是,事物均有兩面性,類金融模式融資也是如此,其優勢與風險是并存的。類金融模式若融資恰當、運用合理,能夠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周期長及融資成本高等困境,但若運用不當,則可能給企業營運資金帶來風險。與此同時,企業位于供應鏈中強勢地位時,往往忽略了過度依賴類金融模式融資給營運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本文對類金融模式下Y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總結其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建議,以求規避財務
風險。
1? ? ?Y企業類金融模式分析
所謂類金融模式,指的是企業憑自身在供應鏈中的強勢地位,以低成本或無成本的方式,占用或吸收上下游資金,并利用這些資金獲得效益的模式。與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方式相比,類金融模式融資更為高效、便捷[1]。經過學者多年的研究,類金融模式下企業所表現出的財務特征主要是凈營運資本基本為正,同時凈現金需求和現金周轉期均基本為負。對于綜合零售業企業來說,類金融模式表現為延期支付上游供應商的貨款或預先收取下游購貨方的貨款。但是,并非所有企業都可以成功運用類金融模式,并且過度依賴類金融模式會給企業營運資金的安全性帶來一定的
影響。
Y企業流動資產的內部結構主要由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存貨構成。其中,貨幣資金與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重較大,同時應收賬款與預付款項僅占流動資產的小部分。由此可見,Y企業賬面存在大量閑置資金,其在采購活動中多采用延期支付上游款項的方式,符合類金融模式的特點。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收款項(包括合同負債)構成Y企業流動負債內部結構的主要部分。當公司進行短期借款融資時,其應付賬款與預收款項(包含合同負債)的占比均大幅下降,但數值呈現上升趨勢。盡管如此,公司短期借款金額始終小于應付賬款與預收賬款之和,這說明上下游相關企業為Y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提供了足夠的、低成本甚至無成本的營運資金。
2? ? ?類金融模式下Y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現狀
2.1? ?占用供應鏈上下游資金,營運資金的安全性存在潛在風險
同其他類金融模式的企業一樣,Y企業通過拖延支付貨款的方式占用供應鏈上游的資金。Y企業前五名供應商的采購額占全年總營業成本的比重很低,公司斷貨風險幾近于零,可見該超市自身的規模優勢可以使它在整個經營活動的供應鏈中占據強勢地位。然而,在與供應商的關系中始終處于強勢地位也可能會導致供應商滿意度下降,進而使企業營運資金的安全性存在潛在威脅。在處理與供應商的關系上,為了自身利益,供應商必定想要盡快收回貨款,而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量,公司則會想盡辦法拖延付款的時間,這便是公司與供應商間的博弈關系。在2017年以前,Y企業沒有短期借款,說明Y企業依然在不斷增加對供應商資金的占用,對供應商較為依賴,所以與供應商關系的好壞對公司來說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筆者通過查閱歷年的《中國零供商業關系研究報告》,發現在企業滿意度中,相關企業對Y企業的滿意度持續下降。
除此以外,在類金融模式中,零售業企業對下游客戶資金的占用也十分常見,Y企業自然也不例外。Y企業的客戶群體都是消費者,其對于類金融模式的運用主要通過售賣超市卡的途徑來實現,Y企業以預收客戶賬款的方式發放預付卡。這樣預付卡的售賣,在Y企業的財務數據中,2019年體現在預收賬款科目,2020年開始,由于重新分類,體現在了合同負債科目,在流動負債中占據一定的份額,且數額逐年增加。這樣的現象可能會對其營運資金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2.2? ?存貨管理存在不足,營運資金的流動性有待提高
對于庫存量的控制,Y企業采取了適時管理的模式,以達到“零庫存”的目的,但這對于大型連鎖超市來說太過于理想化,難以實現。因此,Y企業將其目標變為盡量最小化庫存,盡最大可能降低庫存和儲存成本,以此減少存貨對日常營運資金的占用。Y企業將商品按批次進行了合理的分類、分級管理,對每個貨物的庫容進行了精細的控制,并設定了最低的安全庫容。超市操作人員會對滯銷商品進行實時跟蹤,并及時記錄,然后將其發送到信息共享平臺,對庫存信息進行可視化管理,而到期的貨物則會按照約定退還給供貨商,以減少因滯銷而導致的庫存堆積。與此同時,Y企業將以每天的銷售數據為依據,將質量低、銷量差的產品淘汰,以加快庫存的銷售速度,減少庫存商品對營運資本的過度占用。
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Y企業在精細庫存管理方面的成效并不理想,其存貨周轉期不但保持在較高水平,還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需要指出的是,伴隨著Y企業在類金融模式下全國范圍內的拓展,其在2018年出現了大量的庫存積壓。目前的庫存管理制度難以滿足現實要求,不能減少庫存資本的占用。Y企業的庫存管理系統要求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實現高層次的信息分享,從而準確地掌握產品的采購量和庫存量。但是,目前已有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并不能很好地實現Y企業和供貨商之間的有效配對,從而導致企業的存貨成本增加。
2.3? ?利用資金擴張,營運資金的收益性不夠穩定
Y企業為拓展市場,增加銷售渠道,采取了擴張方式,在新開門店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成本費用增加。Y企業2015—2022年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新增門店,且新增店面大多為不足
200 m2的生活店。Y企業名下超市的快速擴張,使其對人才的需求更為強烈,人員成本的增加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當消費者發現超市價格優勢減弱時,客流量和業績勢必會受到影響。2015年,公司由于零售行業的景氣度有所下滑,進行了業務集群改革,同時其組織架構也發生了變動,這使得Y企業的凈利潤出現了自上市以來的首次負增長。2018年,在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背景下,Y企業在擴張過程中沒有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使得公司員工人數增長過快,員工數量的增加導致薪酬費用增加,同時企業還在實施股權激勵制度。以上原因使得Y企業的經營出現虧損情況,進而拉低了業績。由此可以看出,在類金融模式下Y企業的快速擴張導致其營運資金的收益性產生波動。
在賬面資金存余足夠多的情況下,企業將資金用于優化經營活動、擴大經營規模的同時,也會考慮對外投資,以獲得更多的收益。Y企業多年來一直在對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進行投資,以謀求與供應鏈上的企業交叉持股,深化交流合作,不斷向著成為食品供應鏈公司的目標邁進。除了對食品供應商的投資,Y企業也參股了同行業的其他公司。另外,Y企業還將資金用于選購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具有“低風險、低收益”的特征,低風險是其優勢,可以降低公司的投資風險,而低收益則是劣勢,表明并不能夠給企業帶來巨額的收益。Y企業理財更傾向于安全系數較高的產品,主要表現在購買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與對債券市場的投資,這樣的理財方式風險小,可以滿足企業的保本要求,同時也有固定的收益。Y企業購買的產品往往還可以隨時周轉兌現,用于公司所需,流動性較強。然而,Y企業追求穩定獲得投資收益的做法對其在類金融模式下高速擴張時的龐大資金需求而言可謂杯水車薪,也并不會成為企業收益負增長時的“救命稻草”。
3? ? ?類金融模式下Y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優化建議
3.1? ?重視與合作伙伴的關系,減少對供應鏈上下游資金的依賴
綜合Y企業的情況,其要重視與合作伙伴的關系。對此,企業首先要盡量了解供應商的情況,對于供應商的資金狀況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如了解供應商的營業周期、采購周期等。這可以預知供應商什么時候需要資金、大概需要多少資金,使公司可以在不影響自己經營計劃的基礎上及時歸還供應商款項,以此增強雙方信任感,為以后交易打下基礎[2]。同時,企業應審核供應商的資質與信譽,對供應商要依據實際情況建立起科學的管理機制,將應付賬款的周轉天數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提升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水平。在融資過程中逐漸減少對供應鏈上下游資金的依賴,可以考慮適當增加對外借款與內源融資,而多渠道融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3]。對債務進行多樣化的組合可以分散風險,有利于對風險的管控,提高企業營運資金管理水平。
3.2? ?優化庫存管理,開展線上經營
Y企業主打生鮮產品,其保鮮性對庫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Y企業可以定期對生鮮產品的顧客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不同省份、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需求,按需引進產品[4]。同時,Y企業在庫存管理時,要與上下游企業充分溝通,建立科學的、信息共享的管理體系。Y企業應與各地供應商共享信息,了解當地人的飲食特性、需求偏好,對“不受歡迎”的產品采取少量進貨的方式,避免讓這部分消費者覺得被忽視,適量增加當地“熱銷產品”的數量。企業要適當地采購,避免存貨積壓、產品過期而導致的損失。除此以外,網絡銷售已在社會上占據重要一席,Y企業也應順應潮流,與網絡銷售巨頭合作,構建線上銷售平臺。Y企業在線上銷售的同時,要保證產品的質量與售后服務,借鑒其他超市先進的經驗,注重提升顧客體
驗感。
3.3? ?避免盲目擴張,轉變經營理念
企業采用類金融模式融資,可以利用上下游企業的資金,給自己留下較多的資金。當賬面資金越來越富裕時,企業便會進行擴張或對外投資,但盲目擴張企業,會影響企業發展[5]。Y企業應有選擇、有針對性地擴張企業。例如,在節奏較快的大城市,Y企業可以選擇擴建規模更大、產品更豐富的超級市場;對于消費能力較為普通的城市,可以擴建價格實惠、規模適中的超市等。超市在精而不在多,并且要選取有能力的管理者,信任他們,使其全權負責相關經營事項。另外,在進行擴張的過程中,若過于激進,則會導致成本快速增加,亦會顧此失彼,疏忽其他方面的發展,進而導致虧損,對企業的利潤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為保證較為穩定的收益,避免盲目擴張、適當轉變經營理念尤為重要。除此以外,Y企業在利用類金融模式下獲得的營運資金進行對外投資時,可以根據企業需求、資金目前狀況等進行有目的的投資[6]。例如,當企業閑置資金較多且主營業務獲利穩定時,可以選擇較為激進的投資方案,以此獲取更高利潤;當企業資金已有其他不可避免的支出計劃時,可以選擇較為穩妥的投資方式;也可以激進與穩妥并存,為自己留下
退路[7]。
4? ? ?結束語
類金融模式作為一種特殊的融資模式,有諸多優點,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依賴上下游資金使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進而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風險;②庫存商品占用大量流動資金、庫存管理不合理導致企業營運資金流動性較差;③盲目擴張,對外投資效益低下。為了減少類金融模式下的財務風險,Y企業應有針對性地作出防范和應對,如重視與合作伙伴的關系、減少對供應鏈上下游資金的依賴、優化庫存管理、開展線上經營、避免盲目擴張以及轉變經營理念等,以獲得可持續
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安寧.類金融模式下B公司的財務風險分析[J].商場現代化,2022(8):149-151.
[2]楊忠富.制造型企業類金融模式下財務風險研究:以浙江人民電器有限公司為例[J].中國市場,2023(5):60-62.
[3]稅芷萱.格力電器負債結構分析[J].會計師,2021(17):
38-39.
[4]李彬彬,王虹.類金融模式下S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評價研究:基于“要素-供應鏈”雙視角的多案例[J].財會通訊,2022(22):121-126,162.
[5]馮艷魁.供應鏈視角下零售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優化探究
[J].西部財會,2023(3):65-67.
[6]李彬彬,王虹.類金融模式企業的財務風險:基于上汽集團的案例分析[J].財會月刊,2022(20):124-132.
[7]鄧志弘.新時代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強化路徑探索[J].投資與創業,2023(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