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鈺 杜雨婧 江可立 李愛芹
[摘 要]社區作為國家治理的基本單元,在國家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由社區居民主動發起成立的社區自組織充當著社區和居民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對促進社區自治和社區管理體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運用文獻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通過對Y社區中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情況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分析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面臨的困境,進一步討論走出困境的辦法,為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發展提供方向和參考意見。
[關鍵詞]社區自組織;社區治理;居民參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2.065
[中圖分類號]D66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2-0200-03
1? ? ?問題的提出
民政部辦公廳在《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中指出,社區自組織也稱社區社會組織,是由社區居民發起成立,在城鄉社區開展為民服務、公益慈善、鄰里互助、文體娛樂和農村生產技術服務等活動的社會組織。社區自組織源于社區,擁有獨特優勢,以其靈活、高效、協作的運作模式,拓寬了社區治理的渠道?!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也明確提出,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1]。隨著社區自組織逐漸成為提升社區治理能力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部分城市社區已經開展有關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研究,主要是關于社區自組織的培育路徑和運作能力建設。學者徐翀認為自組織發展創新路徑要以共建共治共享為核心,搭建共建新平臺,厘清自組織與社區治理其他各主體之間的關系,豐富社區治理多元主體的共建形式,這樣可以整合有效資源,進一步促進社區治理的發展。同時還要系統開展自組織能力建設培訓,著力培養自組織人才,形成共治新格局[2]。諸多學者也對如何將社會工作更好地介入社區自組織培育作出了具體研究,如學者郭榮茂提出,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功能在于可以提供高質量的社會服務,有一套明確的助人價值體系,引入社會工作制度可以促進社區自組織能力建設,推動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有利于提高社區服務質量,促進社區建設和發展,對社區政社不分的管理體制進行有效改革[3]。
然而,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尚未完全脫離傳統的政府管理體制,社區自組織對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未能完全激發出來。學者王鑫等人通過研究提出,社區可以搭建組織服務中心,為社區自組織和社區溝通搭建平臺,社區自組織也可以借此平臺精準了解、對接民生需求。中心還可以鏈接各類社會資源,有效提升自身造血功能,更好提升自身水平,有效嵌入社區治理[4]。學者萬怡等人指出,居民的社區參與意識和組織化的有序參與是自組織參與社區協商的前提,挖掘社區能人在構建社區社會資本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可以以社區能人為中心,在動員其他居民和運用社會資源方面發揮自身優勢,營造社區共同體意識,促進社區自組織進一步發展,推動社區協商[5]。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關于社區自組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區自組織的發展背景、主要功能和現有困境,并從不同角度探索社區自組織的未來發展路徑,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但大部分都是從宏觀角度進行研究,如政策現狀和制度設計等,微觀層面有關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可具體實施的方案較少。本文通過對Y社區的實地調研,分析Y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面臨的困境,探究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有效路徑。
2? ? ?Y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困境
2.1? ?社區基本情況
Y社區位于徐州市中心區域,轄區總面積0.4平方千米,社區戶籍數3 630戶,是人口老舊的城市中心社區。常住人口5 100人,小區23個,居民住宅樓82棟,平房11排,有9個黨組織、580名黨員、53個黨員中心戶。Y社區以樓棟為單位進行管理,依據網格化劃分為9個網格,現有專職人員8人,樓道長83位,應急救援服務隊1個。本文選取徐州市Y社區作為調研對象,一是資料獲取便捷,二是Y社區自組織建設成效顯著,在面對復雜的現實治理環境中,充分發揮已有社區自組織的作用,大大提升了社區治理能力,增強了社區韌性,對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2? ?Y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困境
社區自組織在滿足基層人民需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社區治理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與困境。為了獲取相關資料,筆者對Y社區工作人員和自組織的負責人進行了訪談。在訪談過程中,我們發現Y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面臨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 ?參與成員結構單一,新鮮血液不足
社區良好氛圍的建設,需要全體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Y社區在不同結構層面的特點。年齡結構層面,Y社區常住的5 100名居民中,老年人口約有2 000人,社區自組織成員多數也是老年人,年輕人大部分時間外出工作,鮮少參與社區事務;性別結構方面,女性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比男性居民更積極主動,據自組織的負責人介紹,目前組織成員以老年女性為主,男性參與者占比?。宦殬I構成層面,機關單位退休干部與教師占比較大。不難看出,Y社區自組織成員結構較為單一,大部分為老年人,年輕人參與度不足。此外,老年人身體機能、反應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對社區自組織的發展阻力較大。
2.2.2? ?參與程度不深,活動形式簡單化
由于組成人員結構單一,Y社區自組織帶領居民參與的活動多為文化娛樂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活動的頻率低,向社區提意見的次數少,特別是參與政治類活動幾乎沒有,無法真正參與到社區事務的相關決策之中。社區工作人員表示,自組織主要負責協調鄰里關系,帶領居民參加社區活動,起到信息上傳下達的作用等,并未直接參與社區事務的決策,自身發揮空間不大。年輕工作人員是社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很多年輕志愿者都是在需要時臨時召集,沒有形成系統化、組織化的隊伍,長此以往,自組織的參與意愿和積極性會降低,不利于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氛圍的營造。
2.2.3? ?社區資源匱乏,自組織作用難以發揮
社區所需要的除了場地資源,還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如政府的公共經費、社區的基礎建設、良好的社區文化氛圍等。Y社區住房面積尤其老舊樓房占據較大部分,雖然設有一個新小區,但居民大都是退伍軍人,自治程度高,設施較完備。相較之下,老社區缺乏如居民廣場一類的設施,居民自主活動的范圍受限。從社區黨委書記處了解到,由于政府審批活動經費的程序較為復雜,社區舉辦活動較少,甚至有些社團形同虛設,多以組織居民在社區的活動場所開展黨建學習活動、知識普及講座為主,活動形式的單一也降低了居民參與的積極性。Y社區雖然有較多的自組織團隊,但可以提供服務的主要還是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居民的社區參與意識較為淡薄,尚未形成良好的社區參與的文化氛圍。
2.2.4? ?社區制度不夠完善,自組織參與受限
社區自組織作為居民自發形成的社會組織,社區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導致自組織在社區建設發展當中扮演的角色比較模糊、定位不夠清晰,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方式混亂,發揮的作用易受到限制。社區工作人員談到,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過程中,社區多個自組織都希望能夠在社區管理中充當中流砥柱,但是因為管理機制不夠成熟,并沒有充分利用自組織的資源和作用,在人員的崗位分配和資源派發等方面出現了協調不當的問題。
2.2.5? ?缺乏有效管理,成員接續困難
目前,社區自組織成員主要是由退休黨員構成,自組織的負責人提到,組織內部缺乏規范性管理制度,沒有將規章制度落實到紙上,主要是通過居民相互之間的熟悉感和信任度進行領袖人物的選拔以及成員管理,管理層次較為單一,領導人員基本是臨時兼任。該管理模式下的成員出入自組織較為自由,自組織的整體結構比較散漫,未能做到及時有效的管理和跟進。我們在訪談中還發現,組織內部的年輕成員多為社區居民附近的親屬朋友,對社區的整體環境和居民需求較為陌生,無法精準把握居民的處境與需求。由于年齡小、閱歷淺等其他原因,很多人責任心不夠強,在和居民溝通尤其是與老人溝通方面存在障礙,缺乏足夠耐心,有時遇到居民之間的沖突爭執無法處理得當。問題長時間得不到有效解決,導致年輕人的參與熱情降低,不愿承擔領導責任,自組織新老成員交替周期長,難以實現持續發展。
3? ? ?Y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解決辦法
3.1? ?設計個性化活動,促進參與成員結構多元化
首先,社區領導層需要意識到男性居民并非沒有參與意愿,而是受到眾多因素限制,其中最主要是設計的活動性別視角缺失,不利于男性參與。筆者在調研中發現活動多為傳統節日做手工、社區清潔等細致類活動,客觀上容易造成男性居民參與的忽視。其次,要了解不同群體的喜好差異,如男性居民偏愛下棋等益智類活動,退休干部偏向形勢解讀與政策宣講等政治類活動,退休教師傾向科普講座類活動,而電影等則是大眾化選擇,但要注意類型的選擇。最后,在了解興趣差異的基礎上設計活動,吸引自組織帶領更多居民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調動其參與社區治理活動的積極性。
3.2? ?完善自組織的架構,增強成員共同體意識
社區自組織內部應當完善自身組織架構,針對社區的人員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優化自組織的成員結構,對自組織的主要管理者進行簡單的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夠在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過程中把控整體方向,凝聚全體成員的力量。同時,利用互聯網搭建社區協商議事平臺,通過線上線下互動相結合的方式,加強非團體活動時間的成員交流,增進自組織成員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提高自組織成員的共同體意識,讓自組織能夠形成長期有效的合力,為社區的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3.3? ?充分整合社區資源,加大支持力度
一方面,社區自組織可以通過與社區社工站互動合作,實現相關資源共享,在提升專業性的同時,也可以挖掘自身的內在潛力與優勢。通過與社工站聯合開展個性化活動,吸引更多的居民參與到自組織當中;另一方面,社區大力支持自組織的發展,鏈接社區周邊各類資源,彌補社區自組織在資金和社會資源方面的短板,使自組織的發展和完善得到更多的保障。與此同時,在社區內需要留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使社區自組織的活動得以充分有序地開展。發揮“五社聯動”的重要作用,將社區自組織的發展完善同社區建設相結合,突出社區居民的主體作用,提升居民在社區中的參與程度,進而實現社區自組織得到更多的重視和資源投入。
3.4? ?完善社區管理制度,給予更多參與空間
社區應當完善社區自組織相關的管理制度細則,將常見的參與事項納入正規有序的管理范疇中,使社區自組織參與活動合理化、規范化。統一管理和考核本社區的社區自組織,通過制定相關制度,給予社區自組織更多的參與空間,讓自組織能夠充分發揮在社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引導各類自組織在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同社區治理相結合,找到更具有意義的發展方向,使參與社區治理的路徑更加明晰開闊。
3.5? ?完善志愿者激勵機制,吸引中青年人群參與
首先,綜合考慮社會需求和自組織內在需求,引薦或孵化志愿服務項目,鼓勵更多中青年人群主動參與其中。其次,挖掘社區居民骨干,充分發揮自組織中領袖人物的榜樣引領作用,以老帶新,為志愿者提供外部激勵。社區可對志愿者的社區貢獻予以認可和獎勵,通過引導公眾對志愿者表達感激、提供積極反饋等方式,增強自組織中青年成員的積極性,激發社區自組織的活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促進群眾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社區建設需要居民的參與,居民參與的程度取決于提供的舞臺,社區自組織正是為居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打造韌性社區、防范和化解重大公共危機方面具有重要潛力。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社區自組織能力迅速提升以及社區和國家層面的大力倡導,我國形成一套日益成熟的社區自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模式指日可待。
主要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N].人民日報,2020-11-04(2).
[2]徐翀.淺析成都市社區治理中的社區自組織發展路徑[C]//勞動保障研究會議論文集(三).成都:四川勞動保障雜志出版有限公司,2019:41-43.
[3]郭榮茂.論社會工作在社區自組織能力建設中的介入[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79-83.
[4]王鑫,趙欣然,侯杰舒,等.社區自組織嵌入社區治理方式:以C市N區T街道為例[J].國際公關,2022(13):22-24.
[5]曹飛廉,萬怡,曾凡木.社區自組織嵌入社區治理的協商機制研究:以兩個社區營造實驗為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1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