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
[摘 要]在全新社會形勢下,我國社會經濟和社會環境的突出特征便是不確定性。在這一環境下,企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便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并對財務進行密切監督,如此一來,才能夠有效避免財務風險的出現,實現各類資源的科學分配。為此,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應努力擺脫傳統核算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束縛,探索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方法,從而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保證自身的穩定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將重點研究建設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方法,以期為有關工作人員提供理論方法借鑒。
[關鍵詞]價值型;財務管理;構建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3.009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3-0028-03
0? ? ?引 言
進入新時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研究建立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方法。事實上,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的過程本身是一個極為煩瑣的過程,其中涉及多個領域的內容,例如企業的管理體制等等。財務資源是企業的一項關鍵資源,企業只有對財務資源進行有效控制,才能實現穩定健康的發展。通過科學的手段開展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活動,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核算型財務管理體系中的缺陷,使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更好地與企業其他部門進行合作。與此同時,通過促進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的方式,還可以促進企業內部資源的科學分配,如此一來,企業的各項業務板塊才能擁有足夠的資源支撐,在這種環境下,企業才能夠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1? ? ?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定義
企業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得到穩定持續的發展,便必須持續地進行價值創造,在價值創造活動中企業的業務部門主要關注企業的生產活動和經營活動,而財務管理部門則主要對企業創造的價值進行管理。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立足于幫助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目標,通過促進企業資源配置優化、提升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等方式促使企業內部各部門實現密切配合,繼而保障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1]。
2? ? ?財務管理向價值型轉化的意義分析
第一,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能夠有效推動企業高層戰略規劃、經營部門業務計劃以及財務部門財務預算的有效融合,在這種環境下,企業便可以形成高水平的核心管理模式。通過對企業傳統管理模式的深度研究,不難發現許多企業內部不同部門的工作規劃并不統一,這使得財務部門在開展價值管理工作時,常常會和其他部門產生矛盾,在這一環境下,企業高層領導很難精準掌握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價值型財務管理模式的有效建設,則可以促使企業內部不同部門攜手共同努力,以實現促進企業價值增長的目標,在此期間,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主要發揮著連接企業內部不同部門的作用。
第二,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有效建設能夠切實完善企業財務部門的職能,提升財務部門在企業中的地位。在價值型財務管理模式當中,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不再只是開展簡單的財務報告整理工作,為企業業務部門和企業高層領導提供支持已然成為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全新工作,在這一環境下,企業的財務部門逐漸成了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合作伙伴,而不再僅僅是“數豆者”。不僅如此,在全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已不再是企業的“隱藏工作”,而是成了決定企業未來發展的一項關鍵工作。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企業只有通過多種手段的綜合應用,促進財務管理的變革和轉型,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環境下站穩腳跟。
第三,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有效建設能夠幫助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在構建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企業需要不斷更新管理會計的工具以及管理會計的方法,管理會計工具和管理會計方法的更新能夠切實提升企業價值的創造。而要想實現這一點,企業的財務人員便必須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思維模式[2]。從這一維度上講,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有效建設能夠間接地促進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
3? ? ?建設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方法分析
3.1? ?全方位推動財務管理體系的轉型
首先,理論方面的轉型。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并非只是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而是企業領導和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共同工作。對于企業高層領導而言,要重視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的開展,同時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努力地學習與財務管理有關的知識。不僅如此,企業的有關管理人員也需積極探索將價值創造融入企業文化的方法。這主要是因為員工只有擁有了價值創造的意識,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他們才會以“自己是否創造了價值”作為評價自身工作質量的標準,在這一環境下,企業管理工作的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事實上,要想切實促進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企業便必須探索科學的方法將“創造價值、追求發展”的理念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將這一理念內化為員工的共識,如此一來,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才能得到順利轉型。
其次,制度方面的轉型。是否擁有高水平的制度和標準直接影響著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為了在最大限度上發揮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價值創造的能力,便必須積極探索并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標準的制定方法,只有這樣,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才能貼合生產營銷工作發展的需求,也只有這樣,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才能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在工作實踐過程中,企業應關注頂層設計工作的有序開展,開展與總會計師工作權限相關制度的建設活動,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應盡可能細致地規范總會計師的職責范圍和各項權利,從而使其可以更輕松地完成工作。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企業還需重視考核工作的開展,通過強化考核工作的方式,為總會計師營造優良的工作環境。
再者,思維方式的轉型。企業應立足于整體視角,對企業經營的狀況進行分析。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應努力擺脫傳統財務管理思維的束縛,同時不能單純地認為財務管理工作的工作范疇只是財務核算和會計處理,而是應當立足于全局對企業的經營鏈進行整體分析,通過這一手段實現對工作利益相關方的精準把握,繼而以此為基礎對各利益相關方進行再分配,如此一來,才能切實促進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不僅如此,在實踐過程中,企業還需立足于全新的視角開展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活動。在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當中,企業的財務部門不再只是片面地為企業內部各項工作服務,而是成了價值創造的一個新主體。目前企業的財務部門主要是通過科學開展預算管理工作、合理管控各類經營風險等手段開展價值創造活動,由此可見,企業的財務部門已然由“成本控制者”轉化成了“價值創造者”。為切實促進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企業應重視財務共享服務支持中心的應用,以此實現對財務管理工作流程的有效梳理和工作人員職責的科學劃分,從而推動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全面分割[3]。對于企業的財務部門而言,應深入業務單位一線,全方位地掌握財務數據所反映出的經營問題,并為企業內部的各部門提供更加優質的財務服務和管理服務。如此一來,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才能得到有效建設。
最后,財務人員的轉型。高質量的財務管理人員隊伍是企業財務工作順利轉型的必要保障。為此,企業要積極地引導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人員豐富自身的財務知識儲備,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方面應積極推行財務管理人員培養機制和選拔機制的建設活動,通過這一手段,豐富企業的專業人才儲備保障專業人才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另外,企業方面還需在有關計劃的指引下,選派年輕且具有一定學習能力的人才到企業內部的各部門進行學習,從而為企業培養兼具生產經營經驗和優秀財務管理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3.2? ?推動業財融合凸顯財務價值引領作用
第一,積極開展財務績效管理體系的建設活動。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方面應探索科學的方法促進財務績效指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立足于當前企業發展階段面臨的各項問題,從多個維度著手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特征所貼合的財務績效指標體系,在這一環境下,財務績效指標體系才能充分發揮其在連接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方面的作用。不僅如此,企業還需推動財務績效指標要素管理主體責任的落實。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應積極探索推動財務績效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融合的方法,并充分發揮財務績效指標在控制企業關鍵領域和重點生產環節方面的作用。除此之外,企業方面還需探索有效的方法發揮財務績效管理的引導作用。
第二,充分發揮預算管理價值的引領作用。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方面應遵循“事前算贏”的生產經營管理機制,強化和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等部門的交流,并時刻關注市場形勢的變化,科學開展預算執行工作,從而為財務績效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不僅如此,企業方面還需積極推動財務分析的改進。有關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深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當中,從中尋找價值鏈的增值點和漏失點,并積極探索改進的方法。
第三,積極開展全員成本目標管理工作。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應積極促進預算下達方式的革新,堅持“雙重審批”。簡而言之,便是由財務部門制定各項指標,各部門開展有關工作之后,再由財務部門進行統一審核。在審核過程中,嚴格依據相關預算開展工作,對于預算之外但確實需要開展的工作可以先進行考核,之后再進行審批,通過這一手段切實提升預算工作的精細化程度。不僅如此,企業方面還需嚴格控制投資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等,通過這一手段切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在實踐過程中,企業還需促進成本定期分析檢查機制建設活動的開展,對于各類成本項目應進行深度的研究和探討,從而掌握其中存在的缺陷,并以此為基礎探索相關的完善手段[4]。除此之外,企業方面還需重點關注針對現場的成本管理工作。
3.3? ?推動財務專業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
第一,重視對現金流的科學管理。工作在企業財務管理一線的相關工作人員,應意識到現金流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在提升企業價值創造方面的作用,并重點關注對現金流關鍵指標的管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嚴格管控資金支出、科學控制資金缺口等手段,有效促進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第二,促進資產創效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應開展針對內部各部門資產的全方位盤查,并促進資產分類工作的有序開展。在工作過程中,有關工作人員應細致分析資產管理工作當中現存的薄弱點,并通過科學的方法對不良資產進行處置。當然,企業方面還需關注有效資產優化工作的開展,從而使其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
第三,關注稅收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應對相關的稅收政策進行細致研究,并嚴格依據有關要求,規范納稅活動。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企業應對經營活動中的涉稅環節進行細致梳理,并合理安排納稅事務,從而切實避免稅收風險的出現。
第四,切實促進投資回報的提升。在工作過程中,企業應對現階段高層管理人員制定的發展戰略進行細致研究,并積極開展針對有關行業信息和數據的收集工作,在此基礎上,提升投資效益預警預算的強化作用。在實踐過程中,企業還需對完成的項目進行評價和管理。對于失敗的項目,應找出的原因,并吸取其中的教訓。同樣,對于成功的項目應總結成功的經驗,如此一來,企業才能得到更為穩健的發展[5]。
4? ? ?結束語
綜上所述,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是全新市場形勢下企業財務管理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優化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的方式,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規避各類經營風險,促進有關資源配置的優化。由此可見,為切實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企業便必須探索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的方法,從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站穩腳跟。
主要參考文獻
[1]孫虎,蔡愛蘭.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構建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2):120-121.
[2]吳國飛.淺析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20(3):47-51.
[3][作者不詳].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 助力企業價值創造[J].財務與會計,2017(12):8.
[4]何召濱,王銀倉.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方法與實踐:管理會計在國家電投落地與生長[J].財務與會計,2017(12):
9-11.
[5]曾剛強,王君剛.建立價值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思索[J].交通財會,2013(7):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