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23年8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披露,截至目前自治區累計發布地方標準2000余項,設區的市級地方標準近150項;近百家社會團體發布團體標準500余項,5千余家企業自我聲明公開企業標準2.22萬項。標準作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在新疆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國標準化》雜志采訪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朱新,請他談談新疆標準化工作實踐和未來規劃。
《中國標準化》:請您談談“十四五”期間新疆標準化工作的重點,是如何進行整體規劃的?
朱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標準化工作、實施標準化戰略,是一項重要和緊迫的任務,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就標準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指示要求,為我們做好標準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指示要求,始終把標準化作為基礎性、引領性工作予以推動。“十四五”期間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自治區標準供給更加多元高效,標準化效益不斷顯現。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十四五”規劃》:一是圍繞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節能減排、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圍繞污染防治、鄉村振興、自治區“八大產業”發展、“新疆品質”品牌建設等重點任務,完善標準體系供給。在工業、建筑、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公共機構、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制定完善節能、節水、清潔生產、污染物排放等標準。二是充分發揮標準化工作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助推現代畜牧業和特色林果業發展、助力強化公共安全支撐、促進節能減排等領域的功能作用,積極推進標準化示范試點區建設,推進標準實施與推廣應用。三是圍繞標準化工作,完善相關配套制度體系建設。落實地方標準化綜合改革,建成標準化運行體系,建立完善標準實施的監督和信息反饋機制,完善標準實施的分類監督和評價機制。
《中國標準化》:近年來新疆標準化工作取得了哪些較為突出的成績,請您分享一下實踐經驗。
朱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標準化工作緊緊圍繞“八大產業集群”建設和大力促進服務業發展和消費復蘇重點工作任務,深入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標準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發展,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新疆地方標準信息實現全國互聯共享,近年累計發布地方標準2169項,復審廢止技術老化標準197項;全區5千余家企業自主公示標準2.22萬項,發布團體標準566項,市場主導標準進一步發展壯大;國家級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264個。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法規支撐。一是推動出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標準化條例》,邁出完善標準化治理法治體系的關鍵一步。二是凝聚工作合力。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機關事務標準化“十四五”規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葡萄酒產業“十四五”規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等多個規劃布置標準化重點任務。三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2022年起,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將標準化工作納入自治區績效考評,系統評價各有關部門標準化工作成效。
(二)林果系列標準鏈助力綠色有機果蔬產業集群建設。自治區林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率先形成。一是林果加工技術標準、林果流通環節標準、林果質量安全標準成體系全鏈覆蓋。林草標準提檔升級,立項、發布國家標準《肉蓯蓉培育技術規程》《巴旦木堅果和果仁》各1項。二是《特色林果 新梅綠色生產技術規程》《新梅果品質量分級》等12個主栽樹種綠色栽培管理技術和質量分級標準,有效解決果形、著色、果穗、糖度、分級標準不統一等問題,30余萬噸二級果升為一級,核桃、紅棗等大宗果品售價平均提高3元/千克,增收9億余元。三是《生鮮農產品冷鏈流通規范》《農產品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建設與管理規范》《冷庫信息管理要求》《小白杏冷鏈流通規范》4項地標,貫通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四是《新梅冷鏈物流保鮮技術規程》地方標準解決新疆新梅冷鏈物流保鮮難的問題,為企業和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提高產品附加值,助力南疆新梅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三)標準化示范試點推動標準產出及實施,提升標準化服務能力。農業領域:爭取市場監管總局108萬元經費支持,建設博州“有機肉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區”等3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服務業領域:創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30個。新疆萬事慧美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4家單位獲批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新疆那拉提景區成為首批十個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項目之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創建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19個。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投入446.5萬元,規范業務流程,開展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工作,在全疆3個地(市)、19個縣(市)、218個鄉(鎮)設置240個標準化示范點。新疆民政標準化示范試點涵蓋養老服務、婚姻殯葬、地名管理、假肢輔具、精神障礙、社區建設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民政領域全覆蓋、全疆地州市全覆蓋”。自治區水利行業智慧水利標準體系,推進水利行業優化升級和轉型。風力侵蝕監測技術規程,進一步提升我區水土保持監測能力,持續優化生態系統建設。
(四)標準化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成立21個自治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承擔全國纖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天然彩色棉分技術委員會1個,承擔“全國畜牧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羊業及特色產業”“全國信標委維哈柯文信息技術國家標準”“全國信標委錫伯文信息技術”等3個標準化工作組,不斷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培養,標準化技術支撐能力更加突出,為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奠定基礎。地方標準實現全文公開,制定周期縮短至15個月。
《中國標準化》:《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實施一年有余,新疆是如何立足本地實際,結合《綱要》內容,開展標準化工作的?
朱新:2021年年底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印發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實施意見,實施新一輪標準化戰略,要求落實7方面26項重點任務。自治區質量強區工作領導小組直接負責領導全區標準化工作,48個成員單位協同推進,標準化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新格局。
(一)加強統籌協調,推進《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貫徹落實。自治區質量強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貫徹〈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行動計劃(2023—2024年)》,推動各地各部門加快建立健全標準化工作協調推進領導機制,將標準化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各部門協同合作,農業農村廳、林草局突出標準質量,加強標準復審,優化標準體系。生態環境廳、機關事務管理局有力推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應用實施。工信廳、糧食局指導社會團體不斷完善重點領域準體系建設,釋放市場活力。人社廳、民政廳貫徹落實標準體系,開展標準化試點經驗推廣。各地方主動作為,相繼出臺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意見、方案及行動計劃。喀什地區結合實際,由地區質量強喀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喀什地區貫徹<自治區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實施意見>行動指南》。
(二)加強生態文明標準服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一是完善生態環境領域標準化機制。制定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標準制修訂工作規則》,規范生態環境標準制修訂工作程序,形成領導有力、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生態環境標準化工作局面;相繼立項《清潔生產 陸地油氣管道輸送行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碳減排量核算技術規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技術規范》等亟需標準。二是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編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持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三是全區公共機構聚焦公共機構綠色低碳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開展綠色低碳引領行動,穩步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各項工作。創新應用公共機構建筑能耗能效標識,在阿勒泰、博州、阿克蘇、喀什、哈密5個地區20家公共機構中率先試點推廣應用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
(三)推進鄉村振興標準化,開展標準建設和試點應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縣國家級有機水稻生產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建立“科研院校+示范基地+標準化+專業合作社+稻米加工企業+農戶”合作經營模式,形成農業現代化程度較高、糧食綜合生產能村綠化美化工作。2021年以來,自治區累計安排資金6.2億元,支持3100個村開展綠化美化工作,完成29.49萬畝農村綠化面積。
(四)推廣標準融入社會治理的成功經驗,推動政府職能事權規范化、標準化,提升公共服務質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圍繞公平競爭、質量提升、知識產權保護、電子政務等領域立項制定和發布地方標準,如《質量標桿組織評價規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工作規范》《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服務規范》等標準,在全疆推廣《自治區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手冊》。二是重點圍繞老年人、孤殘兒童、殘障人等特殊群體權益保障及地名管理等行政事務,對民政標準執行情況開展評估檢查,推進民政標準貫徹落實。三是提升保障生活品質的標準水平。深入貫徹落實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的《家政興農行動計劃力較強的優質稻米生產基地。《鄉村綠化美化技術規范》地方標準,有效指導新疆各地科學、規范開展鄉(2021—2025年)》文件精神,開展養老和家政服務標準化專項行動。
《中國標準化》: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疆,為“一帶一路”與中亞國家接壤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請您談談新疆標準化工作在與其他國家交流比對方面的情況。
朱新: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隨著我國擴大對外開放、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等深入推進,新疆從相對封閉的內陸變成對外開放的前沿,要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把新疆的區域性開放戰略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中。2017年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標準委)同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開始建設中亞標準化(新疆)研究中心,成為標準委直接管理的13個區域標準化研究中心之一。近年來,中亞標準化(新疆)研究中心在中亞區域標準化信息收集、標準庫建設、標準化系統研究、技貿措施跟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配合標準委開展面向中亞區域的雙、多邊交流合作,打造區域內標準化綜合服務培訓平臺,取得一定成效和影響力。一是建成中亞區域標準信息服務平臺,收集中亞國家標準題錄5.2萬余項,標準文本等2.4萬余項,編輯形成《中亞標準化簡報》20期。發布包括WTO/TBT-SPS預警通報在內的信息1762條,開通中亞標準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360條,為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提供及時的中亞標準化及經貿資訊。二是開展“中國畜牧業標準在哈薩克斯坦的示范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技術性貿易措施與標準研究”等標準化課題研究,旨在掌握中亞國家標準化管理體制、標準體系等情況,為推動標準國際合作交流夯實基礎。承擔國際標準化交流合作任務,為標準委有關領導出訪中亞國家、標準委與中亞國家標準化部門簽署標準化合作諒解備忘錄等做好服務保障。搭建“政產學研”四位一體中亞標準化研討交流平臺,組建了由74位專家組成的中亞標準化專家庫。中科院新疆有關研究所與中亞國家聯合開展農作物節水灌溉示范區,新疆棉紡企業在中亞國家建立從種植到產品的棉紡產業鏈,產品銷往歐洲市場。國網新疆電科院參與制定國際電器聯合會標準4項、國家標準9項、行業標準52項。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國際標準項目及研究課題43項,申報1項風電國際標準提案。三是在2023年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上,作為成員單位之一簽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標準化戰略聯盟合作協議》,依托新疆標準化科研機構優勢,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為上合示范區建設提供技術標準支撐,推進上合示范區標準化工作創新發展。
《中國標準化》:新疆地大物博,氣候獨特,特產資源豐富。請問新疆在制定標準化規劃時,是否考慮到與其他地域的差別,突出了哪些特色產業的標準化工作和特征?
朱新: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時,對新疆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新疆標準化工作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新疆資源地緣優勢,加強重點地方標準應用實施。標準供給結構進一步優化,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更加協調配套,為發展的質量和安全增添成色提供了有效支撐。例如:標準助力品牌建設,全方位運用標準化手段助力地方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新疆品質”區域公共品牌創建,目前已有12家企業的35個產品獲得“新疆品質”認證。會同畜牧業部門,組織完善馬產業等相關標準,編印《新疆馬產業標準匯編》,使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有標可循。配合市場監管總局積極開展棉花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標準化試點工作,共同推進棉花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標準助力旅游興疆戰略實施,立項《文化和旅游企業信用管理通用要求》《旅游滑雪場氣象服務規范》,發布《自駕游風景道評定規范》《大型游樂設施使用管理及維護保養規則》等地方標準。指導有關社會團體、科研機構發布《滑雪場所基礎設施和服務規范》《滑雪場所安全規范》《滑雪度假區餐飲服務規范》和《滑雪度假區住宿服務規范》等4項團體標準,促進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標準助力綠色低碳發展,2019年以來,會同有關部門批準發布節能減排、污染防治、南疆煤改電等一系列重要自治區地方標準,發布供熱燃氣鍋爐節能環保兩項地方標準。通過標準應用實施,烏魯木齊市供熱企業節約天然氣1.45億m3/年(折標煤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8.5萬噸/年、氮氧化物1861噸/年,回收冷凝水140萬噸/年。2020年6月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團體標準《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及混凝土技術規程》的核心技術列入自治區科技廳“科技精準扶貧”專項行動項目計劃,以標準高效助力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支撐制造業優化升級,聯合八部門制定企業標準“領跑者”實施方案,推行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持續推進“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以先進標準引領自治區優勢特色產業質量提升。組織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國家級制造業標準化試點,推進標準化助力重點產業優化升級。
《中國標準化》:對新疆標準化工作的未來有什么考慮?
朱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每到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都親自為我們把脈定向、掌舵領航,引領新疆工作守正創新、勝利前進。這次總書記再次蒞臨新疆,專門聽取自治區和兵團工作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著眼國際國內戰略全局,進一步深刻闡明了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為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提供了科學指南,為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對新疆工作的戰略定位,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全力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實現"四個轉變"下苦功夫、狠功夫。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標準化條例》實施為契機,加快標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加快建立協調配套的標準體系,加快建立標準融資增信制度。通過建立健全特色產品標準體系,助力提升產品附加值,服務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通過推動民營經濟領域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以高標準促進企業發展的新舊動能轉換,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積極主動開展標準化交流合作,突出標準作為經貿往來"通行證"的作用,服務商貿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運用標準化手段實現高效性、集約性、協同性,服務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些都是新疆標準化工作實現后來居上、大幅跨越的有效手段,更是新疆標準化工作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具體措施。大力激發市場主體內生動力,使標準化在質量強區建設,助推科技進步、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治理中的效能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