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臺《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精神以及《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有關要求,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臺了《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聚焦政府職能轉變,著力激發企業主體創新活力,規范企業標準化工作,引領企業標準化水平提升。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和亮點包括:一是調整企業標準管理模式。根據《標準化法》和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的新要求,對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進行細化,強化企業主體地位、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政府標準化工作職能重心從標準管理轉為服務企業標準化工作,將規章名稱由“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調整為“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二是構建企業標準政策體系。首次明確企業標準公開的功能指標和性能指標項目少于或者低于推薦性標準的,應當在自我聲明公開時進行明示,進一步加強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標準信息披露,提升市場透明度。同時,建立標準創新型企業制度、標準融資增信制度、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開展對標達標活動和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創建等,多層次、多角度引導和激勵企業提升標準化工作水平。三是完善產品包裝標準的明示要求。首次明確要求公開限制過度包裝商品的包裝標準,明確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公開其產品包裝物所采用的包裝標準,為強化社會監督,制止商品過度包裝提供法治保障。四是強化企業標準事中事后監管。建立“雙隨機、一公開”的企業標準監管制度,有針對性地明確各類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確保《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各項規定落地見效。
市場監管總局將以《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出臺為契機,加大宣傳力度,建立完善企業標準化工作制度體系,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提升企業標準化工作效能,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企業標準化工作,著力構建“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來源:市說新語)
商務部:將研究制定推動服務貿易標準化發展行動計劃
中國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張國勝在2023年服貿會期間稱,今后將研究制定推動服務貿易標準化發展的行動計劃。
張國勝稱,目前商務部正在加快推進服務貿易標準化工作。今年,商務部批準籌建首批8個行業標準化技術機構,其中4個涉及管理咨詢、數字貿易、展覽業和家電服務業等領域。他表示,服務貿易標準化是一項系統性、前沿性工作,仍處在起步加速階段。下一步,商務部將強化部門合作,開展專家隊伍建設,推動形成部門協作、央地聯動、政企協同的工作合力,研究制定推動服務貿易標準化發展的行動計劃。
張國勝稱,將依托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等改革開放創新平臺,結合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指導地方和企業在重點領域探索服務貿易標準化工作路徑,積累實踐經驗。
他表示,商務部還將與相關部門和單位共同推動服務貿易標準國際化等工作,依托服貿會、進博會等重大展會,積極搭建國內外標準化工作交流平臺,提升中國參與全球標準治理水平。(來源:中新網)
中蒙國際標準化論壇開幕 推動中蒙兩國標準互認
9月7日上午,第二屆中蒙國際標準化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中蒙兩國政、企、商界人士合力推動中蒙兩國標準互認。
當日,來自中國各省(市、自治區)市場監管部門、質量與標準化研究院、科研院所、商學會、企業等代表及蒙古國相關部門、企業嘉賓約230人參加本次論壇。
論壇上,中蒙專家圍繞綠色生態、貿易通關、能源資源、農畜產品、質量認證、醫藥衛生等6個領域,并結合中國與蒙古國標準化合作現狀進行發言交流。
蒙古國標準計量局代理局長巴·奧根巴雅爾表示,蒙中雙方都在關注通關便利化,在蒙古國食品出口中國時,為防止出現技術貿易壁壘,他們起草編制了蒙古國《標準與發展》國家規劃,并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近年來,中蒙兩國在標準互認和標準化培訓等方面具有較好的合作基礎。內蒙古自治區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以此次中蒙博覽會標準化論壇為契機,與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拓寬合作事宜,進一步加強科技項目、標準研究、認證認可等交流合作,打通中蒙標準互認新通道。”內蒙古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賈雙文對記者如是說道。
“目前‘一帶一路國家都有各自的標準,雖然大家的語言不同,但是國際標準可以達到統一。”蒙古國蒙瑟夫集團總經理、蒙古國質量管理協會主席鋼·畢力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來到本次論壇,我希望可以繼續與中國合作推動蒙中兩國標準互認。”(來源:中新網)
中國代表隊榮獲第18屆國際標準奧林匹克競賽金獎
在剛剛結束的第18屆國際標準奧林匹克競賽中,代表中國參賽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初中部、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中部和北京101中分別榮獲金獎、銀獎和IEC特別獎。
第18屆國際標準奧林匹克競賽于近日在韓國舉辦。來自中國、秘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韓國、盧旺達、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9個國家的40支初、高中隊伍,共120名選手參加了競賽。本屆競賽以“電動汽車安全要求”和“人臉識別系統性能評價方法”為題,要求在一天時間內編寫國際標準文本并準備答辯材料,考核了參賽隊伍的標準化基本素養和運用標準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源:中國標準化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專利評估指引》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健全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編制了推薦性國家標準《專利評估指引》(國家標準編號GB/T 42748-2023,以下簡稱《指引》),已于近日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于2023年9月1日起實施。
《指引》提供了專利評估的基礎性方法工具,有利于引導各方把握專利的制度特點和運用規律,實現評估指標更全面、評估方法更科學。《指引》在前期開展試點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套可擴展、可操作的專利價值分析評估指標體系,包括法律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一級指標3項,二級指標14項,三級指標27項及若干項擴展指標,科學指導許可轉讓、金融、財稅、侵權救濟、分級管理等不同場景下的指標選取和權重調整,供企業、高校、科研組織、金融機構、評估機構等主體根據實際需求和具體場景選用,在此基礎上通過談判協商或綜合市場信息分析,促成專利的市場定價和價值實現。
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大《指引》的推廣實施力度,推動完善專利評估機制,提升專利評估能力,為專利轉化運用提供基礎支撐,促進創新資源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中核集團主導修訂的ISO國際標準發布
近日,國際標準ISO 22188:2023《放射性物質非故意轉移和非法運輸的監測》正式發布,這是中核集團首個主導修訂的ISO國際標準。
ISO 22188:2004《放射性物質非故意轉移和非法運輸的監測》于20 04年首次發布。2019年,國際標準化組織核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輻射防護分技術委員會(ISO/TC 85/SC 2)咨詢委員會調查研究后決定對該標準進行修訂。在中核集團科技質量與信息化部統籌下,原子能院積極主動承擔任務,經多方努力,項目于2020年12月正式立項。原子能院放射化學研究所何麗霞研究員同時擔任工作組召集人和主導專家,組織并具體負責修訂工作。
標準的修訂過程存在諸多難點。何麗霞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作為綜合性、指導性的ISO國際標準,《放射性物質非故意轉移和非法運輸的監測》囊括內容十分廣泛,需綜合考慮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電工委員會、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等機構出版發布的相關內容,這使得修訂工作猶如在編纂一部“百科全書”。
其次,標準的涉及場景也非常多樣,涵蓋海關港口、大型公眾活動、核醫學治療等不同類型,不同國家對放射性物質也有著不同的監管流程,語言的不通也增加了修訂工作的挑戰性。何麗霞說:“按照ISO/TC85的管理模式,我們工作組成員由不同國家的技術專家組成,彼此之間都是第一次接觸,除了技術的難度,語言也是最大的難點。”
何麗霞表示,在維持標準目標和范圍不變的前提下,項目團隊對標準結構、設備類別、引用標準和參考文獻等部分進行了全面修訂,涉及的設備由原來的3類增加到了7類,引用的標準和參考文獻數量增加到原標準的兩倍多。修訂過程中,各階段標準草案投票均獲得20余個ISO投票權成員國100%的贊成。(來源:科技月報)
IEEE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國際標準發布
近日,IEEE官網公布,由卡奧斯COSMOPlat聯合工信部直屬科研院所主導制定的IEEE 2672《Guide forGeneral Requirements of Mass Customization》(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通用要求指南)標準正式發布,填補了這一研究與實踐領域的國際空白。
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能夠以大批量生產的低成本、高質量和高效率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大規模生產方式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生產模式。該標準提出了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通用要求,涉及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流程、系統架構、關鍵技術、數據格式及應用方法等,為全球制造企業設計實施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業務模式提供方法論指導,將助力制造企業更加精準理解用戶需求,降低庫存,提高產品差異化和多樣性,增加利潤以及實現邊際效益遞增。
2017年12月,IEEE批準由卡奧斯COSMOPlat聯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成立IEEE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工作組,起草制定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國際標準。標準啟動后,工作組專家召開十余次會議反復研討標準技術內容,歷時5年,于2023年2月獲得IEEE標準審查委員會正式批準通過。
卡奧斯CO SMOPl at制定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國際標準的底氣源自于領先的技術支撐和經驗沉淀。通過將交互、設計、采購、物流、服務等7大模塊產品化、微服務化,無論是發展較為成熟的規模企業,還是相對較小型、落后的企業,都可以“復制”海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經驗成果,完成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智能制造轉型。目前,卡奧斯COSMOPlat持續投入科技創新與平臺能力建設,賦能范圍已覆蓋模具、化工、汽車等諸多行業生態,并在全球20多個國家推廣復制,證明了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的全球普適性。(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