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鄭懷海 曹迪


摘 要:為落實《標準化法》提出的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本文以遼寧省企業產品標準監督檢查工作為例,提出了以企業標準和監督檢查工作質量提升為目標,采取風險辨識方法建立質控模式,形成“監督檢查工作質量”和“企標質量”結合抓、“強制性要求”和“推薦性要求”結合評、省市兩級抽查聯動、企標公開過程和企標文本質量抽查聯動的“兩結合”“兩聯動”特點,構建企業產品標準監督檢查工作模式的思路。
關鍵詞: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質量提升,監督檢查,工作模式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8.018
0 引 言
2015年3月11日,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了取消備案、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公開聲明制度、強化社會監督等放開搞活企業標準的措施[1]。
2018年1月1日,修訂后的《標準化法》明確提出:鼓勵企業標準通過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向社會公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法定職責,對標準的制定進行指導和監督[2]。
2019年6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團體標準、企業標準隨機抽查工作指引的通知》(市監標創函〔2019〕1104號)(以下簡稱指引文件),文件中明確了隨機抽查的4項合法性事項[3]。
至此,我國對企業標準管理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可以看出,企業標準的監督檢查是標準化法規定的重要標準化管理工作之一,對保障我國產品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義。
2016年以來,遼寧省不斷優化和完善基于質量提升的企業標準監督檢查工作模式,聚焦企業標準和監督檢查過程兩個方面的質量提升,針對“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企標平臺)構建了科學嚴謹的質量控制結構,促進了全省標準水平的提升。
1 企業標準監督檢查工作的質量要素
企業標準監督檢查工作質量體現在2個方面:
一是監督檢查工作過程的質量,即過程質量控制。根據技術機構進行監督檢查的工作過程(如圖1所示),按照質量管理六要素(人、機、料、法、環、測),對每個環節的質量控制關鍵點進行了梳理,確定了如圖2所示的質量控制結構。
二是對企業產品標準質量文本的質量問診。遼寧省確定了對企業產品標準進行公開過程質量、標準文本質量兩類檢查事項,具體見表1。
2 關鍵點控制
根據表1中確定的內容,遼寧省采取風險辨識的方法,對檢查工作流程按照風險的可接受與否進行了質量風險源排查,形成了質量風險源排查清單(見表2),并采取控制措施。
2.1 “人”的措施
包括人員能力和報告表述標準化措施。一是每年邀請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開展2次以上產品標準培訓。二是建立標準評價過程技術復核機制,做到5人3審。
2.2 “機”的措施
包括軟件、通報、數據庫。一是自主開發了企業標準評價系統,建立了統一、規范的評價報告形成流程,做到了可追溯。二是建立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日常跟蹤監管機制,每季度發布《遼寧省企業標準監測情況通報》,通報不一致情況,有效保證企業公開標準有效。三是每周更新標準題錄數據庫,設立專崗加工強制性標準,保障合規性評價準確。
2.3 “法”的措施
包括制定工作標準、落實強制性要求、溯源抽樣方案。一是認真開展遼寧省地方標準DB21/T 3131《企業產品標準評價規范》實施工作,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和問題,及時修訂,滿足遼寧省企業標準質量提升有關工作的新要求。二是收集標準化行業政策信息和有關省份的板塊輿情信息,及時了解法律法規,切實抓好指引文件的落實,建立合法性事項3級把關機制,在審核和審批環節增加技術性復核環節,保證強制性要求的落實效果。三是加強抽樣方案設計,既體現遼寧省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又符合全省企業產品標準分布情況;既滿足國家“雙隨機”要求,又兼顧了不同領域的重要性。建立了抽樣過程可追溯管理流程,在技術機構內見證人員、委托方(各級市場局)見證人員的共同見證下,根據領域的重要程度逐個抽取,形成抽樣信息表,并由抽樣人員、機構見證人員、委托方見證人員簽字后拍照留檔,做到全程“留痕留記錄”。
2.4 “測”的措施
包括監測質量維度設計,監測結果處置。一是科學設計企業產品標準監督檢查的質量維度,從企業標準的質量和監督檢查工作的質量2個維度開展工作,企業標準的質量包括合法性、規范性、一致性三個方面;監督檢查工作的質量按照監督檢查過程的質量、評價報告的質量、通報的質量三個方面。二是不斷提高監測結果的處置能力,為被抽檢的企業提供電話答疑、標準修改咨詢、GB/T 1.1解讀或培訓等服務,保證企業及時準確修改標準。
3 工作成果
至2023年,遼寧省企業標準監督檢查工作已經形成了“兩結合”“兩聯動”的特色。“兩結合”是指“監督檢查工作質量”和“企標質量”要結合著抓,“強制性要求”和“推薦性要求”要結合著評。“兩聯動”是指企標的省級監督抽查和市級的監督抽查要一起聯動、企標公開過程質量和企標文本質量的監督檢查要一起聯動。促使全省企業產品標準的指標完整性提升到90.6%,有96.2%的企業標準技術指標不低于推薦性國行標水平。
4 結 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遼寧省企業產品標準檢查工作,在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統一部署下,在標準化技術機構的強有力支撐下,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嚴格把控檢查工作過程質量和企業標準質量,有效提升了全省企業標準的技術水平和標準文本質量,為遼寧省產品質量的提升打下扎實的基礎。
下一步,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即將印發《遼寧省自我聲明公開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監督檢查細則》,這個細則既是對2021年和2022年企業標準監督檢查工作的經驗總結,也是全國首個省級層面制定的管理辦法,遼寧省的企業產品標準監督檢查工作,將在夯實標準化法的實施基礎、激發遼寧省市場供給標準活力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Z].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Z].2017.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團體標準、企業標準隨機抽查工作指引的通知(市監標創函〔2019〕1104號)[Z].
作者簡介
王麗華,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企業標準化、標準體系、標準化監管、質量管理。
鄭懷海,碩士,處長,研究方向為標準化監管、企業標準化、標準體系、標準化創新。
曹迪,碩士,主任科員,研究方向為標準化監管、企業標準化、標準體系建設、標準化創新。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