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琴
(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黑燕山學校,甘肅通渭 743306)
課前預習是非常緊要的英語教學環節,有效預習是增強學生英語探究質量的前提條件,對提高學生英語自學能力和自主預習意識也很有幫助。因此,教師應當明晰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前預習指導的實施意義,根據英語課程內容、預習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高效的預習指導方案,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合作預習,向學生滲透預習的方法和技巧,從而全方位增強課前預習指導質量,達到發展學生英語素養和預習技能的目標,下面筆者就對初中英語課前預習指導展開教學研究。
初中英語教學領域的課前預習指導,主要是指教師根據英語課程內容和學情,為學生設計完善的預習方案,借助信息多媒體技術,提高英語預習的趣味性和計劃性,繼而組織學生按照預定的預習計劃,展開小組式、探索式的預習活動,教師再跟進科學預習方法的滲透,落實預習疑難問題的反饋交流,使學生領會英語新課要點,提升后續深度學習和探究效率。經過英語學情調查和理論實踐研究,筆者將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前預習指導的實施意義總結為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有助于培養學生英語自主預習能力和習慣。以往多數教師對英語課前預習都缺乏足夠的重視,一般是口頭向學生布置預習任務,鮮少關注學生的預習過程,學生至多是粗略地瀏覽教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主預習能力難以獲得明顯的增強。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實施課前預習指導,最突出的意義就是有助于培養學生英語自主預習能力和習慣,如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情況,提前為學生編制預習微課,把新課知識點、預習步驟都容納到微課之內,帶領學生有計劃、有章法地進行預習,這樣學生就能逐步掌握預習要領,實現英語自主預習能力和習慣的養成。
第二,有助于學生對英語課程要點的總體把握。開展英語課前預習的主要意圖是幫助學生提前建立對新課要點的感知,這樣在新知講授階段,學生理解知識點會更為輕松,還會擁有充裕的深度探究時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課前預習指導,最大優勢是有助于學生對英語新課要點的總體把握,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思維導圖法,對新課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這樣待預習活動結束,學生就能通過構建完成的知識導圖,對英語課程要點知識做到心中有數,導圖還可以作為學生后續學習的參照依據,從而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吸收和把握,節約學生理解陌生英語知識點的時間。
第三,有助于學生對英語新課語言障礙的突破。英語作為一門第二語言科目,學生學習中面臨的主要困境就是學習新詞匯、語法、句型等語言知識時較為吃力,致使學生聽課和探究效率都不高。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視實施課前預習指導,能夠對學生突破英語新課語言障礙發揮助力效用,如教師可以針對新課語言知識,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和信息化材料,了解新詞匯的語音、含義,以及新句型的結構和運用方法等,減輕學生語篇閱讀時的阻力,這樣就能有效化解學生的語言障礙,從而借力英語課前預習指導攻克語言教學目標。
初中英語教學實施課前預習指導,調動學生自主預習積極性是第一位的。現階段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英語預習能力,教師給學生分配預習內容后,學生常常不知該從何處入手,導致學生對課前預習滋生畏難情緒。微課是一種兼具趣味元素和提綱挈領功能的教學工具,適合在英語課前預習指導中應用。為此,教師在優化英語預習指導模式時,應該精心為學生設計英語預習微課,采用多媒體資源和微課的形式,為學生編制課前預習計劃,借助圖片、視頻、知識圖表等,使預習內容的呈現變得生動直觀,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課前預習興趣,具體策略如下:
第一,設計英語預習微課。教師在設計用于英語預習指導的微課件時,應該落實對英語教材內容和學情的整體分析,教材分析主要是明確新課的語篇主題和語言目標,學情分析主要是了解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在正式編制英語預習微課時,教師可以采用PowerPoint、Authorware 等軟件,根據新課語篇主題,在微課首頁插入一張主題圖、一段視頻或動畫片段等,用以打造微課的“鳳頭”,吸引學生興趣和注意力。隨后,教師在微課中依次列出新課的單詞、語法和句型,針對名詞,教師還應該在詞匯后方插入對應的事物圖片,所有語言知識都要搭配音頻材料,這樣圖、文、視頻、音頻相結合的英語預習微課就設計完畢[1]。
第二,播放英語預習微課。在這一步,教師將制作完成的英語預習微課,使用電子白板展示給學生,學生觀看完微課首頁的主題圖、視頻或動畫后,教師暫停并提問:“同學們,看完首頁展示的內容,大家不妨猜一猜新課主題和什么有關?”學生立即展開猜想和交流,有的學生猜出課文話題,還有學生猜出文中人物談論的事物,課前預習氣氛得到活化,教師任學生猜想后繼續播放微課,把課程語言知識展示在學生眼前,同時引出預習要求:“同學們,請大家按照微課內容的指示,先熟悉新課單詞的音、意、形,再學習新句型、語法的結構和用法,最后合作泛讀教材課文,劃出新詞匯、句型和句法出現的語段,合作歸納課文大意?!睂W生遵循教師設置的預習要求,結合微課按部就班地展開預習活動,從而初步掌握英語預習流程,大幅度提升參與英語課前預習的興趣[2]。
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課前預習指導,強調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解決預習問題的能力。任務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預習指導手段,能夠將繁雜的預習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小的任務,便于教師設計開展英語合作預習探究活動。因此,教師在創新英語課前預習指導模式時,應當全力推行任務教學法,根據英語預習目標,合理布置預習任務,同時延展分層教學思路,按照學生實際能力和性格特點組建預習小組,發動學生分小組參與預習任務探究,從而突出課前預習指導的互動性和探究性,增強英語預習質量,具體策略如下:
第一,布置口語交流預習任務??谡Z是英語課前預習的關鍵內容,所以教師在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時應該優先口語。如學生利用微課的視頻和音頻,初步掌握新課生詞和句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口語交流任務,把學生劃分為4-5 人為一單位的小組,在每組各安插一名口語能力強、音感好的學生,然后組織學生合作開展口語交流預習任務探究。學生交流期間,教師可以提點各小組中口語能力強的學生發揮帶頭作用,運用新課預習的核心句型向組內伙伴提問,其他學生用答語回應,并充當小老師角色,糾正同伴的語音和語法錯誤。待所有學生都能熟練表述新課句型后,教師再讓各組學生自由對話問答,這樣通過口語交流預習任務的實施,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獲得強化,同時順利突破英語預習中的口語難點[3]。
第二,布置資料收集預習任務。英語預習涉及一些國際文化知識,以往教師都是將這些背景資料準備好,直接提供給學生,學生了解興致不高,對國際文化知識的記憶也不夠扎實。因此,在布置英語預習任務時,教師不妨將背景資料收集工作分配給學生,讓學生在預習任務探究中,不知不覺地擴展國際文化視野。如英語新課涉及一些國際社交禮儀知識,學生通過預習初步了解語言要點后,教師引出資料收集預習任務:“同學們,大家都知道英語國家比較注重社交禮儀,但他們的很多表達方式和我們的母語不同,了解相關禮儀知識,才能在英語交際中不鬧笑話,下面請大家分小組,合作使用多媒體設備,收集和新課主題有關的國際社交禮儀知識?!睂W生參與資料收集預習任務探究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在搜索欄中輸入課題和禮儀關鍵詞,彈出搜索結果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辨析、判斷,從中提煉出最契合課題的文化背景資料。學生完成資料收集任務后,教師讓各組共享資料,并回扣到預習中的句型和語法知識,向學生提問:“從大家了解到的國際文化禮儀來看,新課語法和句型運用有哪些注意事項?”學生結合禮儀文化資料展開探討,明確國際文化語境下,課程語法和句型得體、正確的運用方式,這樣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信息資源獲取能力、國際文化品格都獲得培育,在獨立開展英語課前預習時勢必如虎添翼。
教師在指導英語課前預習方法時,應該根據具體的預習內容,向學生滲透批注法和思維導圖法,同時引導學生掌握各個預習項目基本的自學流程。首先,從批注法來說,教師應該在開展語篇預習指導時運用,面對新課語篇預習,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合作自讀感悟,對照單詞表和參考書,了解語篇的概要內容,學生自讀期間,教師向學生滲透批注法,主要是劃出語篇中的生詞、短語和句型,對比較難記、難懂的詞義和句意,從旁批注含義解釋,然后再引導學生分析語篇談論的話題和事物,概括其中心主旨,批注在文首或文末,這樣學生就有效掌握語篇預習的流程和批注技巧。再者,從思維導圖法來說,教師應該在語言知識預習中向學生滲透,如新課語言知識點較多,學生在找出生詞、短語和句型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在學習筆記上構建樹狀思維導圖,先按照詞匯、短語和句型三大類,畫出三個分支,然后再根據詞性和句式類型,對每個導圖分支進行細分,把對應的語言知識填寫到各個導圖分支上,并標注詞匯含義、句型名稱、結構等。學生完成語言知識思維導圖的構建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對照教材,從頭梳理一遍導圖中歸納的語言知識,審查是否有遺漏,若有遺漏及時補充完整,這樣學生就清晰、有條理地識記新課語言要點,并習得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英語課前預習的可靠方法,從而切實強化學生自主預習技能[4]。
英語課前預習是對后續新知講授的鋪墊,經過有效的課前預習,教師在新知講授階段就能掠過淺顯易懂的內容,直接精講新課重難點,富余出更多時間帶領學生開展探究訓練。學生的英語基礎和理解能力具有差異性,不同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會遭遇不同的難點,教師想要提升后續教學的精準性,必須先摸清學生的預習難點。因此,在實施英語課前預習指導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預習難點反饋總結,鼓勵學生把吃不透的知識點反饋出來,能在預習環節解決的問題就及時解決,若問題確屬疑難,教師可以讓學生暫時摘記下來,留待后續教學一一攻破,從而有效篩查學生英語預習難點,具體策略如下:
教師在英語課前預習指導中開展難點反饋總結時,應該采用問題導學法和小組交流法,全面篩查學生的預習難點和知識死角。如在預習難點反饋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先前預習的小組結構開展討論,把理解不透徹的預習知識點做初步整理,然后讓各組派代表輪組匯報,每組反饋難點后,教師提出問題:“其他小組同學遇到這些難點了嗎?有沒有同學能為他們解答呢?”經過各組反饋和解答,預習中的簡單問題基本能得到解決。在預習難點總結環節,教師指導學生匯總沒有得到解答的疑難問題,這些疑難問題通常存在于語篇閱讀和語法運用兩個方面,教師讓學生在教材或學習筆記上做記錄,并畫上重點符號,告知學生這些知識點會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精講,提醒學生加強關注,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在教案上記錄學生反饋的預習疑難,以便調整教學方案,避免在教學中漏講,這樣通過預習難點反饋總結的實施,學生就能有目的性、針對性地參與英語深度學習,從而提高初中英語課前預習指導效果[5]。
總而言之,教師重視優化初中英語課前預習指導模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英語自主預習能力和習慣,也能促進學生對英語新課要點的總體把握,還能幫助學生高效突破新課語言障礙。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英語預習微課,激發學生預習主動性,發揮微課的導趣、導學作用,合理布置英語預習任務,組織學生合作、互動開展預習探究,加強指導英語預習方法,強化學生自主預習技能,同時重視預習難點反饋總結,摸清學生的預習困惑,從而實現高質量的英語課前預習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