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學
(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無錫 214081)
筆者在民辦高職院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十余年,深切感受到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面對的挑戰與痛點,只有做到人才培養模式與手段的不斷革新,才能滿足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本文以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構建包含育人標準體系、運行體系、保障體系等內容的學生網格化管理體系,將網格化融入管理工作中。其主體設計思路是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始終堅持“以生為本,五育并舉,協同共育”的工作理念,堅守教書育人的教育初心,認識民辦高職院校強化學生管理的重要性,對標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育人目標,拓寬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管理育人的空間與時間,建設一批有利于管理項目落實的工作站“點”。發動學校、企業、家庭等教育資源與力量,組建由學生、老師、企業人員、家長等組成的“網格員”隊伍,參與學生管理網格化的實踐,成為串連各工作站“點”的“線”路。在由“點”與“線”連接起來的“格”內,落實圍繞德智體美勞而制訂的管理育人項目。過程中做到有落實、有監督、有評估、有整改,不斷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水平。在持之以恒的實踐中,力求達到“以管促育,賦能學生”的目的,助力推動民辦高職院校高質量、有特色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校園、社會、網絡是眼下高校需要兼顧的三個育人主要平臺,按照校內校外、線上線下育人場景區分,即校內教學區、宿舍,校外學生實習企業以及網上社交平臺。為發揮出網格化管理模式在各學生管理項目中的作用,分別在三個平臺上建立多個工作站“點”,匯聚教育力量,助力各區域各領域的管理育人項目有序運行。在校內教學區建立“校園學生網格化管理工作站”(總站),在宿舍區建立“學生黨員工作站”“宿舍區校警聯動站”“宿舍區心理健康工作站”等;在校外,保證學生在企實習實踐期間的管理,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學生工作站”;在線上,利用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開設“勞動教育檢查工作群”“課堂紀律檢查工作群”“宿舍文明建設工作群”“家長交流群”等工作陣地。各個工作站點猶如“人體的器官”,發揮各自維持生命的功能。
將老師、學生、企業人員、家長等管理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圍繞通過網格化管理提升學生素養的目標,組建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網格員隊伍,聯動企業人員、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管理,多方力量在各工作站間互動連“線”,落實監督學生管理項目。
學校成立“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學生工作的院系領導擔任工作組長,由1 名老師和1 名學生干部擔任副組長,負責各管理條線的學生干部以及專兼職學工人員作為組員。為充分體現網格化管理的特性,對原有學生干部體系進行改革,將學生會的紀律檢查部、文明督察部、心理健康部、勞動實踐部等部門,重新組建并歸入“學生網格化管理中心”,由工作組的學生副組長擔任中心主任。并在學生會和各班選拔學生干部組建學生網格員隊伍,負責落實各管理項目的宣傳、督促、巡查、檢查工作,以及糾出學生管理漏洞與問題。專兼職學工人員組建老師網格員隊伍,發動專業教師參與學生管理,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形成教育教學一體化協同管理機制,負責學生個性與共性問題的及時處理與幫扶,以及監督指導學生網格員落實網格化管理項目。為使發現的特殊或緊急問題得到更快更好的處理,在假期期間以及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聯動學生家長與企業人員參與學生的管理與教育,充實網格員隊伍力量。網格員猶如在各器官間的“人體血管與神經”,串連起各器官維持生命的通路。
人才培養目標對標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育人目標,以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個育人標準。圍繞提升學生管理水平促進育人成效,將文明督察、學勤管理、晨跑夜訓、宿舍管理、勞動實踐、心理工作等學生管理涉及的主要工作項目,全面納入由點線搭建的網格化管理“格”內,在教學區、宿舍區、實習企業,通過嚴格的管理,在第一、二、三課堂,抓好規范與紀律,抓好教育項目質量管控,抓牢對學生突發事件與特殊問題的掌控,為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提供有力保障。具體在日常管理中加強意識形態教育引導,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促進培育學生道德與修養(德);課堂上落實學勤紀律管理,早晚自習期間落實專業技能訓練項目管理,促進提升學生技術與技能(智);每周、每月、每年落實晨跑與夜訓管理,促進增強學生體質與體能(體);做好藝術類社團管理與藝術創意教育項目的落實管理,促進培養學生審美與創新(美);落實宿舍每日一整理,教室每日一打掃的勞動實踐管理,促進強化學生勞動與實踐(勞)。在管理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感知理論內涵,做出理論結合實際的理性反思,在道德、規范、態度、學習層面上提高素養。
網格員隊伍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網格化管理模式的運行成效,在選拔組建隊伍后,培訓與考核工作由“學生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把控,落實每學期不低于15 課時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業務技能等培訓課程。進一步提高網格員隊伍紀律嚴明、態度認真、執法公正、敢管擅管等方面的工作素養。采取獎罰并舉、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網格員考核工作。在學生網格員考核方面,參照學生干部考核機制,制訂《學生網格員工作考核表》,考核通過的給予2 個實踐學分,考核數據還是組織發展、評獎評優、學生干部選拔、就業優先推薦的重要依據,對考核不合格的采用末位淘汰。在教師網格員考核方面,明確參與學生網格化管理工作的專兼職學工人員和專業教師應給予考核獎勵,在《教職員工績效考核辦法》中細化增加網格化管理專項考核內容,根據考核得分給予獎勵。但如教職員工個人原因導致在工作中出現管理失誤,損害學生利益的,或者存在工作中途無故退出的,給予年終績效減發的處理。
在網格化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網格員嚴格落實工作例會制度與值班制度。各工作站點作為各項管理項目落實的中樞,是網格員值班、會議、交流、學習的重要場所,同時具有服務與管理雙重功能。在工作站召開一月一次的學生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例會、一周一次的網格員例會,做到工作布置月月明,具體落實周周清,有時效、有計劃地推進網格化管理各項工作。在日常按照各站點服務職能,制訂教師網格員和學生網格員值班計劃。每日安排一名教師網格員執行校園大值班,負責在各站點間的尋訪值班,開展特殊學生的幫扶以及突發事件的處理。在各工作站結合學生網格員分管項目不同,每日安排網格員在教學區、宿舍區的工作站值班,為前來工作站尋求幫助的學生提供服務。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由駐廠老師在企業工作站統籌落實值班與例會制度,幫助學生解決實習期間的困難。
巡查和督察是學生網格化管理落實的關鍵性工作,是發現學生管理問題、關注特殊學生、發現異常事件的主要渠道。按照以學生網格員為主,教師網格員為輔的管理執行方針,結合學生校內外作息時間,由學生網格化管理中心主任制訂校內外各工作組學生網格員每日排班巡查執勤表,開展宿舍區、教學區的巡查工作。每日早上,負責宿舍管理的學生網格員執行衛生巡查、健康監測、上課提醒。學生進入教學區后負責學勤管理的學生網格員開展早晚自習紀律保障,確保各技能訓練育人項目的高質量執行。并開展第一課堂巡查,清點學生上課出勤情況,每日晚間,負責勞動管理的學生網格員對各班的每日教室值日勞動執行打分檢查。明確在宿舍熄燈前,負責宿舍管理的學生網格員走進學生每個房間,開展安全隱患、夜不歸宿、違章電器等方面的巡查工作。
學生網格員每日按計劃推進落實各項管理項目,在巡查與督察過程中,發現學生管理問題與漏洞,各組學生網格員按照各工作組開展工作情況做好記錄。宿舍管理工作組填報《宿舍管理情況統計表》,涵蓋每日學生宿舍衛生、夜不歸宿、違章電器、異常事件、心理問題學生狀態等數據內容;學勤管理工作組填報《班級學勤情況統計表》,涵蓋每日各班學生早晚自習出勤情況、課堂出勤情況、學生學習狀態情況等數據內容;勞動管理工作組填報《班級勞動實踐情況統計表》,涵蓋各班級包干教室衛生情況、各班值日安排與執行情況等數據內容。各組組長負責匯總各學生網格員報送的統計表數據,網格化管理中心主任處做好每周數據報表,在月末做好每月數據報表,在學期末還要做好學期數據報表。以每日、每周、每月、每學期為一個周期,堅持不懈地統計匯總,為優化落實學生網格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網格員在巡查與督察過程中發現的管理問題,根據需要處理的緊急情況不同,設定及時、緊急、跟蹤三個處理應對類別。針對可以及時解決的問題,學生網格員會在第一時間通過各工作組微信群內通報,涉事學生所屬班主任也會在第一時間開展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干預與整改。如遇到關乎學生生命財產安全或其他緊急問題時,網格員直接報送至“學生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并邀請家長第一時間介入,避免問題擴大影響。網格化管理中心會在每周的網格員例會上,與教師網格員與學生網格員共同分析學生管理動態,發現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學生以及學生管理難點問題,將統計出有同樣問題三次以上的學生確定為重點跟蹤幫扶對象,由教師網格員介入,與幫扶對象確立一對一幫扶關系,建立幫扶檔案。對發現學生管理中需要整改的難點問題,交由“學生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修訂管理落實方案,提出具體整改措施。
點、線、格清晰地勾勒出網格化管理體系架構,在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強化管理,通過強化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嚴格地要求與嚴謹地執行,實現“因材施教、因材施管”,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激發學生求學熱情,賦能學生政治素養、職業素養、學習素養。將網格化管理模式運用于學生管理工作,是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提升的有效載體,更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實踐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