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莉
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返鄉創業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周燕莉
(太原科技大學山西太原030024)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有利于農村振興、農業發展、農民富裕。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紛紛返鄉創業。文章以大學生返鄉創業能力提升為研究切入點,探究了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意義,分析了大學生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對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出了相應的提升策略建議,以期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鄉村振興;大學生;返鄉創業;創業能力;提升策略
2021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強化人才振興保障措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然而,受到農村發展環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自我認知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普遍缺乏返鄉創業的熱情。部分有返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其自身綜合能力素養也難以支持他們有效開展返鄉創業活動。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探索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策略,是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要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不僅需要農學專業的大學生返鄉創業,還需要諸如電子商務、經濟管理、現代科技等領域出身的大學生扎根農村,并將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于返鄉創業實踐,進而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1]。另外,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返鄉創業時,還能帶動農村企業走上創新之路,引領更多農民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環節。目前,和城市相比,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農民人均收入水平依然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農村發展過于依賴農業,農村產業結構仍有較大的優化空間。因此,當大學生返鄉創業時,能夠將先進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應用于創業實踐,進而帶動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農村現代化發展步伐。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要想返鄉創業,需要依托足夠的啟動資金作為支撐。但是,受到諸多因素影響,當前大學生普遍面臨返鄉創業資金籌措難的問題。
第一,大學生自身積蓄不足。在任何領域開展創新創業的前提條件,在于擁有足夠的啟動資金。然而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由于自身積蓄不足,且創業資金籌措較難。尤其是對于那些來自農村地區的大學生而言,返鄉創業資金的不足,很容易使其放棄返鄉創業的想法,并選擇前往大城市就業。
第二,社會籌資渠道較少。有部分大學生在返鄉創業之前,都會依托社會路徑籌措資金。但是,受到社會籌資渠道路徑狹窄以及返鄉創業金融支農產品服務數量不足等因素限制,大學生難以在短期內獲得充足的創業資金。
與城市就業相比,大學生返鄉創業社會氛圍并不濃厚,甚至有許多城市家長反對大學生前往農村就業。同時,在我國許多農村地區,也無法為返鄉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環境。
部分家長認為大學生考上大學走入社會后,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理應在城市中尋找擇業機會。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大學生選擇前往農村就業創業,是其人生失敗的標志。因此,即便大學生擁有返鄉創業意愿,但由于受到家庭成員的反對,最終無法加入返鄉創業隊伍。
第一,高校缺少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普及。目前,在許多高校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中,其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以及能力提升的方向,始終脫離鄉村振興戰略對人才需求目標[4]。此外,還有一部分高校所開設的創新創業教育僅針對城市創業,缺少對農村創新創業知識的講解,這種情況使許多大學生缺乏對農村地區的全面了解,影響大學生返鄉創業能力的積累。
第二,缺少針對性的返鄉創業實踐活動。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通常以課堂教學加講座的方式進行,這種教育方式雖然能幫助大學生積累一定的返鄉創業理論知識,卻缺少足夠的實踐屬性。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于大學生實踐活動積累經驗不足,實踐能力匱乏,使大學生難以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農業轉型升級中創造應有價值。
當前階段,大學生要想在返鄉創業中取得一定成就,就需要對于鄉村振興、返鄉創業相關的政策、實際情況加以了解。然而,通過調查能夠發現,部分大學生對于鄉村振興創新創業政策、農村產業結構、農村市場環境等情況缺乏足夠認知。
第一,大學生自身認知受限。一方面,一部分大學生缺少社會閱歷、“眼高手低”,即便擁有較好的學歷和學習條件,依然不懂學以致用,反而優越感十足,因此難以將自身能力在現實中轉化;另一方面,許多大學生在就業時,缺乏對自身優勢以及就業市場的充分認知,導致大學生所學專業與所選擇就業方向相違背,大學生自身長處無法得到發揮[5]。例如大學專業為農業相關的大學生,其返鄉創業成功的概率,可能比大學生在大城市找一份和農業不相關的工作要高。可見,大學生如果缺乏自我認知,就會使城市里的競爭更加激烈,“內卷”更加嚴重,而急需優秀人才的農村地區反而出現較大的人才缺口。
第二,大學生缺少對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等政策的了解。近年來,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指導等諸多方面。例如,2021年10月,含山縣人民政府為返鄉大學生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免費就業創業培訓;可以申請入駐含山縣農民工返鄉創業園享受創業園優惠政策。然而,少數大學生沒有關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進而在前期創業過程中走了許多彎路。
第一,加大社會籌資力度。地方部門、銀行可以依托地方財政支持、社會募集等方式,專門為返鄉大學生成立創新創業基金。對于有需求的大學生,只需要通過簡單的資質審核以及創新創業項目審核,就可以領取到數額不等的返鄉創業資金。依托這些資金,能夠幫助大學生完成返鄉創業初期的資本積累。
第二,創新金融支農產品和服務。一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為大學生個人提供返鄉創業貸款或信用貸款支持,大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相應的貸款類型。通常情況下,這些貸款都具有利率優惠、簡化貸款手續等特征,同時當大學生返鄉創業失敗后,能夠適當減免部分還款金額,以減輕大學生的還款壓力[6]。另一方面,大學生自身應該逐步提高融資等方面的能力,并依托互聯網等渠道,了解返鄉創業的融資渠道和規程。
第一,持續優化農村創新創業環境。一方面,應該以地方政府為主導,不斷完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同時動員社會各界加大對農村地區的資金投入。此外,應該大力解決在就業幫扶、工商管理、技能培訓等方面的不公正現象,進而為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
第二,加強宣傳教育,獲取家庭支持。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有關部門應該定期在高校中開展講座,向大學生宣講返鄉創業相關知識,激發大學生返鄉創業熱情。對于愿意投身農村的大學生,可以安排專人進行家訪,通過細致耐心地講解,向學生家長宣傳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大學生返鄉創業方面的政策,以取得學生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第一,豐富教學模式,加強管理服務。高校在設計返鄉創業課程時,不能忽視鄉村振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而應該在城市創業板塊外,單獨開辟適應鄉村振興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教育內容。此外,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邀請創業成功的畢業生開展座談會[7]。
第二,組織實踐活動,培養專業技能。目前,全國各大高校除了向大學生普及返鄉創業理論知識外,還應該配合開展實踐活動。基于此,高校應該積極組織大學生前往農村實地考察、學習,了解農業農村發展情況,幫助大學生正確掌握我國農村發展現狀。另外,對于不同專業的大學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有所側重[8]。例如,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大學生,可以為其講解電子商務在農村地區的發展,以及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規模。而對于機械專業的大學生,則可以講解農業機械化發展對農村經濟的影響。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不同專業大學生了解自身能為鄉村振興作出的具體貢獻,進而明確返鄉創業方向。
第一,積極學習創新創業知識。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即便社會各界都鼓勵大學生深入農村創新創業,但大學生要想在農村創業中獲得成功,需要鞏固專業知識、學習創新創業知識。一方面,大學生可以利用高校資源,與有返鄉創業經驗的畢業生加強交流,獲取最新的返鄉創業資訊。此外,大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查閱相關資訊,并從創業成功者身上汲取成功經驗[6]。
第二,及時調整創業心態。在返鄉創業浪潮下,大學生應該對自身的優勢、短板有正確的認知。同時,大學生在擇業時,擇業目光可以放得更加長遠,要意識到農村地區可能更容易發揮自身的優勢和潛能,從而更好地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有利于農村振興、農業發展、農民富裕。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在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之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拓寬大學生返鄉創業融資渠道,為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社會支持,強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融合,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等方式。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為大學生提升返鄉創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1]向垣釗,熊敏,羅永飛,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返鄉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J].智慧農業導刊,2022,2(15):135-137.
[2]吳文彬.鄉村振興戰略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義?困境及策略[J].產業創新研究,2022(2):151-153.
[3]李香琪,易愛軍,韓自波,等.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問題研究[J].大陸橋視野,2020(5):64-66,69.
[4]王永釗,程揚,趙娜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研究[J].中國培訓,2021(3):11-12.
[5]陳駿.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6):192-194.
[6]吳夢.大學生創新創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路徑探索[J].人才資源開發,2022(15):47-48.
[7]徐建平,李愛紅.撫州市東鄉區僵蠶項目推廣與蠶業經濟振興策略探討[J].南方農業,2022,16(16):196-198.
[8]楊慶華,楊斌,崔虹,等.東臺市蠶業技術裝備應用與思考[J].中國蠶業,2022,43(3):56-59.
10.3969/j.issn.2095-1205.2023.01.21
F279.2
A
2095-1205(2023)01-73-03
周燕莉(1991— ),女,漢族,山東東營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