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含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91
2019 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我國的職業教育進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職業教育改革一時成為國內教育事業建設中的主流熱詞。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進展迅速,取得了顯著的改革成果,尤其是高職院校的教育與管理改革,逐步進入到新態勢[1]。其中,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如何轉變傳統的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思維,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將以人為本等理念高效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成為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改革所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在職業教育改革中,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在校生活管理、學習管理、社會實習管理和就業管理,四者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校生活管理主要針對學生課后的在校生活,輔導員應當引導學生度過有意義的高職三年,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積極鍛煉的健康生活習慣[2]。學習管理主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輔導員主要管理的是學生學習成績和考試,保障學生能夠順利通過考試,順利畢業,對于出現問題的學生及時給出學業預警。社會實習管理指的是學生未畢業時按照規定進行社會實習期間,輔導員對其進行的管理,包括審核實習單位是否合法,實習過程和實習時間是否符合規定,引導學生通過社會實習鍛煉自身專業技能。就業管理是學生畢業期間,輔導員幫助學生尋找工作,解決就業問題的管理。輔導員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掌握求職技巧,積極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
當前,在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由于高職教育的歷史發展過程和社會大眾對于高職教育的固有認知,使得一些問題仍舊存在,這些問題限制了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時也對高職教育改革起到消極阻礙作用。具體而言,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學生管理精度低指的是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難以下沉到每一個學生,難以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管理,大部分時候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都是一以蔽之,對所有學生進行集群管理,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3]。學生管理精度低就使得學生管理工作失去了某種意義,學生的訴求以及遇到的問題得不到及時回饋和有效解決,學生管理工作成為形式化流程,缺乏現實意義。
輔導員的管理思維是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思想指導,管理觀念是否合理直接決定了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導向。因此,輔導員的學生管理思維要足夠先進,從而保障對學生管理工作高效開展,為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但是,從筆者調查一些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情況來看,現階段很多民辦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管理觀念過于落后,具體表現為將學生管理與教學管理混為一談,過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就業求職,忽視了學生的在校生活管理。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方法的更新進步速度比較緩慢。從我國的高職教育正式納入教育體系以來,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方法經歷了長期發展,卻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十年乃至二十年前所采用的學生管理方法,諸如班干部管理、輔導員抽查等方法,至今仍舊沿用,并且沒有進行形式上的創新。雖然其中有一些方法仍具有積極的管理作用,但是形式上過于陳舊,導致學生接受程度低,甚至對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產生排斥,增大了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導致學生管理工作更難取得好的成果。
學生管理條件差主要表現在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隊伍素養參差不齊和高職院校學習氛圍水平不足等方面[4]。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大多是年輕教師擔任,這些教師在專業領域內的能力通常不存在問題,但是對于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則明顯存在經驗不足、認知不到位的問題,這些問題表現出來就是輔導員的專業素養不足,再加上高職院校的學習氛圍構建和學習風氣形成方面的不足,進一步增大了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
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不是單一的,而需要從學校、輔導員自身、學生以及家長四個層面考量。
從學校層面來看,一方面高職教育改革才處于起步階段,高職學校沒有充足的時間對學校的管理方式和行政體系進行改革,導致了學校的行政管理與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學校無法給輔導員提供足夠的學生管理條件保障。另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對高職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對學生管理的重心放在就業率上,忽視了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管理,這就使得輔導員空有管理意識,卻無法獲得實施空間。
從輔導員層面來看,輔導員自身的專業水平不足,也限制了學生管理的效果。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許多并非教育專業出身,而且年輕教師居多,缺乏學生管理經驗,所以難免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出現各種問題。適逢國家進行高職教育改革,在改革浪潮中輔導員要精準把握國家的政策思路,并且與自身的學生管理工作實踐結合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目前的時間并不足夠,一大批高職院校輔導員仍舊需要進一步成長。
從學生層面來看,一部分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本身帶有自暴自棄的思想,認為高職院校沒有前途,但是又無法改變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命運,所以選擇在校期間自我放縱,將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并且對輔導員的管理行為持無所謂乃至抵觸態度,希望在學校不要任何人管,追求絕對自由主義,這也使得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難以開展。
從家長層面來看,一部分家長在學生進入高職院校之后,也就采取了放任自流的管理態度,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關注程度明顯下降,甚至有的不負責任,雖然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是成年人,需要對自身行為負責,但是作為家長,也有教育和關心子女的義務。家長對學生置之不理,輔導員需要聯系家長解決學生問題的時候,無法獲得家長的有效支持,導致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同樣難以開展。
細化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體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將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融入到學生管理中,只有深刻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高職院校輔導員才能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精細管理,針對每一個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思路,從而達到對管理體系的最大程度細化。而在涉及學生生活學習的常規問題時,采用非行政手段,建立輔導員和學生的一對一幫扶體系[5],每個學生捆綁輔導員,學生有問題可以直接向捆綁輔導員反饋,捆綁輔導員也有一定的權限直接處理學生事務,進行學生管理,這就能簡化學生管理工作的流程,也減輕輔導員的工作負擔,并且輔導員能夠更好地接收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而這是“以人為本”理念實現的重要基礎。
在細化學生管理體系的時候,需要格外注重對特殊學生群體的管理。首先,輔導員要針對這群學生創建安全臺賬,同時還要設立緊急事件處理方案;其次,打造可靠的信息反饋小組,該小組成員由相關學生的室友、同學等組成,不論是在宿舍還是班級,一旦發現這些學生產生了不良行為,就要及時匯報,輔導員也要迅速掌握這些學生的實際情況;最后,在必要時,輔導員可以將自己與特殊群體學生的對話進行錄音,以方便之后根據事件進行查詢。另外,輔導員還要及時與這群特殊學生的家長保持聯系,及時向學生家長反映其情況,避免其發生不可挽回的事情。對于其他特殊群體的學生,輔導員還要根據其自身特征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
在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加強思想教育,通過轉變學生的思想實現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轉變,從而提升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思想教育既是高職基礎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需要采取更加新穎的思想教育方法,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平。例如,利用學生日常較為喜愛的新媒體平臺,打造學校的官方新媒體賬號,在不同的新媒體平臺上發布思想教育相關的新媒體內容,從新媒體的審美和形式出發,對學生開展長期性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得到充足的思想教育,潛移默化形成教育作用,從而轉變學生的思維,這也有利于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進行。
創新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方法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建立教師和學生一對一直接溝通的途徑。傳統的學生管理中,一直采用輔導員與學生一對多的管理模式,這就使得很多學生的訴求和問題都不能反饋到輔導員處,輔導員受到自身精力的限制,也無法對每一個學生事無巨細地進行優質管理,所以要建立起輔導員和學生的一對一溝通渠道。在社交網絡的支撐下,這一目標的實現并不困難,輔導員可以建立一個單獨的社交賬號,如微信號,通過這個賬號專門與學生溝通,賬號上添加每一個學生,學生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通過微信聯系輔導員,及時得到輔導員的幫助。第二,采取輔導員交叉管理的方法。對于同一個學院不同班級的學生,輔導員可以實行交叉管理的方法,即一個班級的輔導員管理一部分另一個班級的學生,這種模式可以避免本班學生因為畏懼輔導員的權威,而不敢表達自身意見和訴求的問題,交叉輔導員只負責解決學生的問題,而對學生的評優評獎等仍舊由原班級輔導員負責,以提高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三,采用新技術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例如利用新媒體創建輔導員樹洞,本班學生可以匿名給輔導員樹洞投稿,輔導員在空閑時間,對學生的有效投稿進行回復,這一途徑主要在于解決學生難以公開提出的私人問題,以及幫助輔導員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干預,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
營造良好的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環境需要從兩個維度著手,第一是提升輔導員自身的素養,營造良好的學生管理環境需要先培養一批優秀的高職院校輔導員。育人當先正己,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作為一名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首先應該確保自己的品行端正,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行為規范。輔導員這個角色對于高職階段的學生來說是最熟悉最親近的代表性人物,學生往往都會在這個時期模仿輔導員的言行舉止,所以,輔導員應當在柔性管理理念的指導下,用自身良好的行為規范來影響學生,從而讓高職生的管理工作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例如,輔導員在處理教學上的一些問題的時候,應當理智耐心而不是沖動隨性。這樣,學生看著老師的行為以后,就能夠在處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時避免沖動的表現,從而能夠更好地解決掉問題。
第二是優化高職院校的辦學氛圍,學習方面的管理是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內容,優化高職院校的辦學氛圍,就能夠有效提高輔導員對學生的學習管理效率。全面建設良好的學習風氣,積極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或者是學習環境,利用競賽等形式對學生的拼搏精神進行培養。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主要包括在校生活、學習、社會實習和就業四個部分的內容,在現階段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還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影響著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為此需要采取更加創新的管理方法,建設細化的管理體系,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學生管理中,從而實現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