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體育舞蹈開始進入世界綜合性運動會,也逐漸進入大眾的休閑娛樂,不僅為人們的體育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促進人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能力拓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體育舞蹈的美育效果,將當前的新媒體技術引入體育舞蹈教學工作中,利用新媒體服務于教學,不僅符合時代的潮流,也是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改革與美育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由符雪姣編寫,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健美操和體育舞蹈的審美價值與健身價值研究》一書,正是以體育舞蹈教育為研究方向,側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遵循體育教學的規律,突出了體育舞蹈研究和教育中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的素質教育觀念,不僅為體育舞蹈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與方法,也為建構新媒體環境下體育舞蹈的美育模式提供了諸多啟示。
作者在書中指出,音樂作為舞蹈的靈魂,不同的舞蹈音樂,能夠激發舞蹈學習者將不同舞蹈的內涵表達出來,使自身融入所產生的意境當中,同時提高自己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提升對舞蹈的理解,增強音樂審美能力。新媒體所提供的豐富音樂素材和多元化的闡釋,對于指導體育舞蹈教學中音樂審美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價值。一方面,在音樂的選擇上,新媒體為音樂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尤其是對于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新興音樂之間的聯系與融合。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音樂資源的整合與選擇,在拓展音樂知識儲備的基礎上促進體育舞蹈中音樂與動作的有機聯系,提升學生對音樂節奏風格的處理和把控。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促使學生對體育舞蹈的音樂感受和應用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拓寬了體育舞蹈的演繹空間,在肢體的表達上構建新的主題和氣氛,由此更好地體現體育舞蹈中音樂審美的價值。另一方面,在網絡音樂時代,新媒體作為傳播手段為音樂作品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存在方式,賦予了音樂全新的音律美、風格美,它以新的方式影響著大眾,改變著大眾審美的方向。體育舞蹈教學也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于情緒、感官、精神文化的抒發,同時加深學生的理解。
創造力是藝術的生命力,體育舞蹈的藝術創作旨在對現實進行描述,并有效傳達相關知識及情感。書中表示,音樂舞蹈中的這種互動性,讓舞蹈學習者在充分發揮自身思維及才智展現創造力的同時,實現意識情感向物質表現的有效轉化。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對體育舞蹈藝術的審美發生改變,借助新媒體推進創作理念及創作方式的改革,可以促進體育舞蹈藝術更加富有活力和生機。在新媒體環境下,觀眾的審美體驗與舞蹈學習者的思維方式和個人情感共同成為舞蹈創作思維意識的重要導向。一方面,舞蹈的創作思維逐步發生改變和調整,不再單純強調傳統意義上的概念、過程、形式等要素,而是采用立體化思維方式,踐行集審美、互動、體驗等多種要素于一體的創作思維。另一方面,無論是舞蹈作品創作還是舞蹈編排,均不再局限于文字描述、圖畫注解的傳統方式之中,而是將現代化的虛擬成像、動作捕捉、編舞軟件等有效運用到舞蹈作品創作及編排環節,讓舞蹈學習者在舞蹈編排中所占比重發生巨大變化。與此同時,在新媒體的影響下,舞蹈藝術創作以及審美在舞臺空間表現中也逐漸朝著科技化發展。在現代舞臺設計中,新媒體科技技術在其中得到廣泛運用,并融入了設計靈感,營造出更富有層次感的舞臺空間藝術效果。如LED 屏幕、多聲道音頻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等在舞蹈藝術中得到廣泛運用,融合新媒體技術的現代舞臺能夠突破傳統三面墻式舞臺以及空間固定的局限性要素,營造出更加豐富、立體、多維的舞臺效果。因此,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讓體育舞蹈藝術的創作理念、舞蹈編排、舞臺設計都得到實質性拓展,不僅提升了舞蹈學習者的創造力,也增加了觀眾審美體驗,培養了觀眾的審美情趣。
由上可見,《健美操和體育舞蹈的審美價值與健身價值研究》一書,通過解讀體育舞蹈的審美意義,研究體育舞蹈教學的功能作用,突出了美育功能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獨特價值。以發展的眼光將美育教育理念灌注于實際教學中,不僅對新時代體育舞蹈的美育效果研究具有開創性意義,也為新媒體技術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全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