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智宇,戴鈺鈺,李思宇,顧 歡
(南京市六合區畜牧獸醫站,江蘇南京 211500)
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補”,是指符合條件的規模養殖場企業自主采購、使用國家批準的強制免疫疫苗,并依照國家和省強制免疫計劃自行開展免疫工作,免疫結束后,免疫效果達到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經農業農村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核合格,將財政資金直接發放給養殖企業。六合區從2018 年開展“先打后補” 試點工作,到2022 年全區所有符合條件的規模養殖場戶實現“先打后補”,在此過程中積極探索,不斷優化申報補貼流程,形成一些特色做法。本文旨在總結六合區“先打后補” 實踐經驗,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推進政策落實落細提供參考。
六合區是南京市的北大門,下轄8 個街道和1 個鎮。六合區畜禽常年存欄量:豬約6 萬頭,牛0.4 萬頭,羊1.3 萬頭,家禽240 萬只。按“先打后補” 規模場標準:生豬存欄200 頭以上7 家,家禽存欄1 萬只以上16 家,奶牛存欄50 頭以上2 家,肉牛存欄100 頭以上2 家,規模羊場存欄100 只以上37 家。
成立了六合區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政策調整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區、街鎮兩級畜牧獸醫部門協作機制,夯實工作基礎,全面落實“先打后補” 政策。在2021年“先打后補” 工作中,共排查、篩選符合條件的規模養殖場戶75 家,最終確定實施企業56 戶(2021 年要求參與率50%),其中豬場13 家,禽場14 家,羊場27 家,牛場2 家。制定了《南京市六合區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 “先打后補” 工作實施細則(暫行)》,明確相關要求。實施過程中,組織人員開展調研,對重點養殖場進行走訪,指導完善免疫檔案、疫苗購進憑證等相關申報材料,優化免疫程序。
區獸醫實驗室對“先打后補” 養殖場戶開展每年不少于1 次的免疫抗體監測和評估,抽檢率100%。家畜規模養殖場戶每年至少抽檢一次,每次抽檢數不少于15 份;家禽規模養殖場戶每年至少抽檢一次,每次抽檢數不少于20 份,大型豬場提供有資質的第三方抗體檢測合格報告。對于經檢測免疫抗體合格率達不到國家規定標準的養殖場戶,責令其及時補免;補免后抽檢仍然不達標的,取消該養殖場戶本抽檢批次補助。
①規范申報程序。規模養殖企業參加“先打后補” 資質審核由街鎮獸醫部門初審,報區畜牧獸醫站復審,經區農業農村局同意后,對符合條件的養殖場進行公示并批復,確定實施“先打后補” 養殖場名單。②停止供苗。印發《關于對參加“先打后補” 規模養殖場停止供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的通知》,停止向實施“先打后補” 的規模養殖場戶供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③嚴格補助資金審核。除按實施細則要求養殖企業提供補助資金申請表、疫苗購買(調運)備案表外,還要求附相關證明材料,如種畜禽存欄量證明、商品羊出售證明等。這些證明材料要求街鎮獸醫和財政部門及地方行政村共同出具。
2021 年六合區有56 家養殖場戶申請“先打后補”資金補助,免疫抗體水平均達到南京市標準,高于農業農村部要求。經實施“先打后補” 養殖企業申請,街鎮農業農村部門初審,區農業農村局審核,確定南京市興華牧業有限公司等8 家養殖場戶符合“先打后補” 財政補助資金申領條件,財政補助資金近58 萬元。經區政府網站公示后,補助資金已于2021 年12月中旬撥付到位。
六合區2022 年將按要求完成所有符合條件的規模養殖場戶實現“先打后補”,參與率達到100%,資金補貼率和量將進一步提高。此外,合區正在積極探索獸醫社會化服務與“先打后補” 政策相結合,推進“先打后補” 在小規模養殖場戶的實施。對于這些養殖場戶,特別是羊存欄100 只左右的養殖場戶,考慮到政策的延續性和可實施性以及農戶的接受度,采取公司與養殖場戶簽訂委托協議,委托公司實施強制免疫“先打后補”,公司申請資金補貼,不足的部分由政府協調,為下一步第三方防疫服務公司完全市場化收費奠定基礎。
一方面,中小養殖場戶,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而“先打后補” 申請材料較多,手續相對復雜,對他們來說收集和整理申報材料難度較大。因此,2021 年實施“先打后補” 的養殖場戶有56 家,但在資金申報環節材料完善的僅8 家,資金補貼率較低;另一方面,自行采購免疫成本高于補貼,且不算加強免疫[1]。以規模養殖場最低存欄和2021 年度南京市強制免疫“先打后補” 補助標準計算:生豬存欄200 頭的養殖場,每頭補貼5.84 元,補貼總額1168 元;奶牛存欄50 頭的養殖場,每頭補貼1.6 元,補貼總額80 元,羊存欄100 只的養殖場,每頭補貼2.1 元,補貼總額210 元。大部分中小型規模場,對比申報流程和補貼金額,權衡后不愿意申報。
六合區現有備案動物生物制品經營點4 個,經營的生物制品種類可以覆蓋強制免疫病種,但零售的強制免疫疫苗價格普遍偏高,且散戶購買量少不提供發票。另外,疫苗包裝規格較大,散戶用量少,購買后保存不當易失效,產生浪費。建議疫苗生產廠商生產中、小規格包裝產品[2]。
①基層獸醫人員對實施強制免疫“先打后補” 重大意義認識不足,存在因循守舊思想。從之前只需做好領取發放,到現在收集、審核大量申報材料,還要向養殖場戶做好宣傳、政策解釋工作,基層獸醫面對工作量增加存在畏難情緒[3];②六合區畜禽養殖場戶以中小型為主,大部分未配備專職獸醫,重大動物強制免疫依賴基層獸醫站的村防員,防疫主體意識不強。
加大對《動物防疫法》 《江蘇省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先打后補” 工作指導意見》 等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強化養殖場戶強制免疫的主體責任和義務,形成“誰生產誰負責,誰受益誰付費”的自主免疫意識。同時對于生物制品經營企業加大對《獸用生物制品經營管理辦法》 的宣傳,放開強免疫苗社會面銷售,健全銷售體系。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做好對“先打后補” 養殖場戶的技術指導,提高養殖場戶自主規范實施強制免疫的能力和水平,確保重大動物疫病強免質量。加強“智慧畜牧” 等現有信息化平臺建設,增加“強免疫苗直補” 模塊建設,做到產地檢疫電子出證、發票查詢等系統數據接入和同步,逐步實現規模養殖場戶自主申報、在線審核、直補到戶。
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發展社會化免疫服務組織,引導養殖場戶向第三方服務主體購買免疫服務。同時,各地要積極探索制定獸醫社會化服務相關制度和標準,通過加大政策資金投入,加強對服務提供全過程的跟蹤監管,完善考核驗收機制等來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①加強獸醫行業行風整治,加大對基層強制免疫疫苗及動物標識管理的監督,領取、現存和發放是否形成閉環管理,各環節數據是否互相合理印證;②對參加“先打后補” 的養殖場戶嚴格執行停止供苗。嚴厲打擊自免養殖場戶不按強制免疫計劃實施免疫的,對免疫抗體水平監測兩次不達標的取消其資金補貼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