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武
(甘肅省康樂縣農業農村局,甘肅臨夏 731500)
康樂縣位于甘肅省中南部,平均海拔2000 多m,地勢平緩,總面積1083km2,耕地面積34 萬畝。縣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各族群眾自古就有養牛的習慣,因此,發展牛產業具有一定的傳統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在歷屆縣委政府主導下,康樂縣牛產業的發展從2007 年畜牧強縣工程開始,于2012 年達到了鼎盛時期,縣內有牛屠宰場4 家、大型交易市場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 家,省級龍頭企業3 家,州級龍頭企業4 家,呈現出家家有牛養、戶戶能致富的繁榮局面,康樂縣也于2012 年被甘肅省農牧廳評為甘肅省六大養牛縣,并于當年12 月召開了全省現代肉牛產業高峰論壇。
近年來,康樂縣縣委和政府高度重視牛產業的發展,把牛產業作為康樂的名片大力推薦,出臺了《康樂縣鄉村振興牛羊產業發展規劃》 《康樂縣2022 年牛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康樂縣2022 年牛羊產業管理辦法》 《康樂縣2020 年牛羊養殖獎補辦法》 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防疫、飼草等產業體系。目前全縣牛存欄8.7 萬頭,出欄牛4.78 萬頭,全縣糧改飼收貯面積達2.3 萬畝,收貯量達6.6t。全縣規模化養殖場累計達到194 個,其中千頭以上的標準化養殖場5 個,500 頭以上的養殖場8 個,規模養殖場年飼養量達到2.1 萬頭。2021 年,康樂縣與500 強企業華潤五豐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深入推廣華潤“2.0” 版養母牛模式,即建設一個基礎母牛存欄3500頭以上的縣級良種牛繁育場,帶動全縣養殖場和養牛戶進行擴繁養殖,逐步實現良種化供應本地。國家級龍頭企業甘肅康美現代農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的“農莊牛仔” 和“蘭州拉面” 等產品深受民眾喜歡,并于2008 年成為北京奧運會賽會指定的清真肉食品供應商,該企業生產的康美排酸牛肉和冷熟食品已經成為北上深廣等大中城市高檔餐廳、地鐵和民航等供貨鏈中的固定一環[1]。
全縣有一批養殖和加工企業,其中龍頭企業有康美集團、宏福公司和信康牧業,分別以肉牛養殖和牛肉冷熟食品加工銷售、良種繁育和肉牛育肥為主。但在產業方面,這些企業對養殖戶和養殖基地的帶動性不強。宏福公司的養殖規模在1000 頭左右,是全省最早從澳大利亞引進安格斯母牛的企業,但該企業并沒有在康樂縣的幾個重點養牛,如白王、流川、虎關、康豐等地形成示范效應。并且各企業之間的合作協調不夠,與養殖戶之間也沒有形成合作關系。
全縣有畜牧獸醫職工178 人,其中高級職稱35人,中級職稱56 人,初級職稱30 人,但這些專業技術人員中的大多數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畢業的大中專生。他們雖然有經驗和能力,但存在老齡化問題。因此,康樂縣養殖業防疫體系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局面。全縣有152 名村級防疫員,其中具備畜牧獸醫技術的僅有20 多人,其余人員技術能力較弱,只能在鄉站人員的指導下工作,且由于工資低,人員隊伍不穩定。全縣僅有1 個縣級實驗室,能監測牛布病、口蹄疫、結核病、羊布病、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禽類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雞新城疫等疫病,但由于經費和試劑時效不足,只能做一些簡單的疫病監測工作;面對稍復雜的疫病只能上報,實驗室的功能性還有待提高。作為一個養殖大縣,全縣沒有一個正規的無害化處理場所,對病死畜只能用傳統的焚燒和深埋等辦法,既不環保,也容易引起疫病的二次發生。
康樂縣雖然養牛歷史悠久,歷屆縣委政府也十分重視養牛業,但在牛種源問題上還是沒有形成共識。從秦川牛、德國黃牛、西門塔爾牛到安格斯牛盲目跟風,市場上哪種牛受歡迎就養哪種牛,對康樂縣適合養什么品種沒有達成共識。
康樂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直接銷售活牛為主業,不經過肉制品加工,養殖場(戶)獲得的經濟效益較低。近幾年僅康美一家企業開始肉制品生產,雖然生產的“農莊牛仔” 等產品深受民眾喜愛,但加工業也僅限于肉制品,沒有很好的利用牛副產品。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牛糞不但沒有生產成有機肥,反而因為環保問題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2]。
堅持走“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 的產業化路線,加強與華潤五豐公司的對接,深入推廣“華潤2.0” 版養母牛模式,帶動周邊養殖場(戶)掀起一個養殖母牛的新高潮。加大對宏福公司、信康公司的金融支持,擴大肉牛養殖量,進一步帶動市場,加強農戶與公司之間的合作互動,形成康樂縣養殖場(戶)和龍頭企業相互支持、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共同體[3]。
繼續落實業務部門保質量,政府部門保密度的工作機制,在春秋兩季集中防疫的基礎上,積極推行常年防疫、常年補針的制度,以嚴防重大動物傳染病的發生為重點,落實“資金、技術、物資” 三項貯備制度。繼續加大與省州科研單位、院校的合作,通過現場教學、集中培訓的形式對全縣畜牧獸醫專業人員、村級防疫員開展輪訓,從而提高其業務水平。
補充一定數量的畜牧獸醫專業大學畢業生,培養成有志于畜牧獸醫工作的人員,充實基層站所,為縣里養殖業增添新力量,加快人員的更新換代。
通過政府投資和民間入股等方式新建3 處動物無害化處理場所,對全縣所有病死畜集中處理,防止疫病二次傳播。
依托康美集團繼續加大對牛肉產品的深入研發,在原有排酸牛肉、冷熟食等產品的基礎上開展并加大對牛副產品的再加工。針對康樂縣牛場多,環保任務重的局面建設一個有機肥生產廠,對全縣所有養殖場(戶)的牛糞統一收集,生產有機肥,從而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
積極推廣宣傳《康樂縣2020 年牛羊養殖獎補辦法》,加大對符合條件的養殖場(戶)的獎補力度,爭取在三年內使全縣存欄量、出欄量翻一番。
利用全縣全力打造“甘味” 品牌的大好形式,完善康樂縣牛產業的生產模式,大力推廣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力爭把“康樂牛” 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品牌。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在全國各地建立康樂牛肉直營店和加盟店,繼續加大與地鐵、民航等部門的合作,進一步努力把康樂牛肉打造成為高端牛肉;利用縣委縣政府建立“云上鄉村(康樂)農業資源交易平臺”,進行線上線下銷售。
綜上所述,康樂縣牛產業作為傳統產業,要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大龍頭企業引進力度,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利用各種政策,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和防疫體系建設,把“康樂牛” 品牌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