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 王隆卉 倪曉容 通訊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
子宮肌腺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繼發性痛經,且逐年進行性加重,有的甚至同時伴有性交痛或慢性盆腔痛。疼痛的時間一般集中在經期前后,常在月經來潮的前1 周開始,直至月經結束。疼痛部位多集中在子宮區域,疼痛程度一般比較嚴重。如果不及時進行正確的治療,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的疼痛可能會從經期前1 周左右開始,延續到經期后的1~2周。其次,該疾病另一種常見的癥狀是月經失調,可表現為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經期前后點滴出血。最常出現的癥狀是月經過多,長此以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嚴重的貧血。一些患者因出血量過大常被誤診為功能性子宮出血,對疾病治療產生不良影響。另外,本病20%以上的患者合并不孕,妊娠后更易出現流產、早產或死產,發生妊娠期并發癥的概率也顯著增高。還有,子宮增大可壓迫鄰近器官引起相關的臨床癥狀,如壓迫膀胱可引起尿頻、尿急等尿路癥狀,壓迫腸管可引起大便次數增多、腹痛等腸刺激癥狀。長期的疼痛、月經失調以及不孕等也容易引起精神心理相關的問題。所以患者一旦出現上述臨床癥狀,要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視,積極進行相關檢查,比如彩超、MRI、血清CA125 等,進一步確診或者排除該種疾病。
迄今為止,子宮腺肌病的起源和發病原因仍不清楚。相關研究認為,該疾病的形成與基底層的內膜發生侵襲有主要關系。人體所有的空腔器官都有黏膜下層,只有女性的子宮除外。黏膜下層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止腺體向肌層內生長,而保持向空腔方向發展。所以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基底層內膜腺體浸潤、子宮基底層內膜向下生長和內陷于子宮平滑肌層并增生的結果。這種研究理論可以解釋為什么臨床上子宮腺肌病大部分好發于已生育、多產或有多次宮腔操作史的婦女。另外,也有研究認為,該病起源于子宮肌層內的胚胎多能干細胞化生,包括米勒管遺跡化生等。米勒管是原始胚胎結構,具有分化成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的潛能。這種研究理論可以解釋本病為什么也可見于年輕、無婚育史、無宮腔操作史的婦女。子宮腺肌病已經對廣大女性的健康造成了影響和威脅。目前針對該疾病的主要治療目標是如何緩解疼痛、減少出血和促進生育等。對于該類復雜棘手的疾病,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傳統醫學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呢?答案是肯定的。通過中醫的方法治療該病,不僅可以很好地控制疾病進展,一定程度提高生育能力,而且緩解疼痛,減少出血,效果顯著。因此在疾病治療上,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祖國醫學加強對自身健康的保護。
針對該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比如手術、藥物、介入、助孕等。目前除了子宮全切術外,尚無根治本病的有效藥物或手段。不管何種治療,均有利有弊,所有治療的共識應該遵循“減輕和消除癥狀,減滅和去除病灶,改善和促進生育,避免和減少復發”這28字的規范化方針,強調微無創、健康保護、器官保護、功能保護和生育保護。中醫治療對此很有優勢。
古代醫家認為,該病是由外邪或內傷在經期或產后誘發機體臟腑、氣血失調,導致血不循經成“離經之血”,從而淤積在沖任、胞宮、胞脈、胞絡所致,認為本病的病理實質是血瘀,病位固定,病程纏綿。所以臨床治療上以活血化瘀為基本治療大法。本病一般病程較長,臨床上以虛實錯雜多見,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舌脈,疼痛發生的時間、性質,月經情況和子宮腺肌病的嚴重程度等進行辨證論治。另外,還要結合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經期的時候以止痛止血為主,非經期則注重化瘀消 。同時注意辨病和辨證相結合,結合患者情況進行多元化、個體化治療,并強調整體的調理,以達到機體的氣血調和、陰陽平衡。
針對子宮腺肌病的中醫治療大體分為內治、外治、內外兼治。內治法根據月經周期、患者體質等進行辨證、辨病后選用傳統湯藥或中成藥進行調治。外治法通過針灸、穴位貼敷、離子導入、保留灌腸等手段進行施治。中醫治療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疾病進展、提升生存質量、改善和提高生育、減少和減輕復發等方面療效明顯,不良反應較少,基本無毒副作用。
內治法在臨床上應用比較普遍,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目前非常多見的子宮腺肌病證型有氣滯血瘀證、寒凝血瘀證、痰濕瘀結證、氣虛血瘀證等。如何來區分和判斷自己屬于什么證型呢?一般來說,每種證型都有一些特殊的表現。比如:氣滯血瘀證的疼痛偏脹痛,伴有乳房或胸脅脹痛,情緒容易煩躁或壓抑,月經來得不暢快,經常伴有血塊,血塊排出后疼痛感迅速減輕,脈象弦澀。寒凝血瘀證的疼痛偏冷痛,經常怕冷,手腳冰涼,喜歡暖的熱的,月經有時候會有推遲,顏色偏暗,有血塊,面色蒼白,脈象弦緊。痰濕瘀結證一般體型偏胖,白帶多,舌體胖大,苔白厚膩,脈象沉滑。氣虛血瘀證一般疼痛喜按喜溫,月經顏色也偏淡,面色少華,容易疲憊乏力,舌淡胖,有齒痕,脈細澀。確認好證型后予以對應的中藥經典方劑加減或者中成藥對癥治療。寒凝血瘀證多選用少腹逐瘀湯加減溫經散寒、祛瘀止痛,中成藥可以選用少腹逐瘀顆粒或搭配艾附暖宮丸。痰濕瘀結證可選用二陳湯和活絡效靈丹加減化瘀散結、滌痰除濕,中成藥可以搭配選用散結鎮痛膠囊加強軟堅散結、化瘀止痛的作用。
外治法也有很多選擇,比如針灸、穴位貼敷等。針灸臨床應用起效神速,所以痛經嚴重亟須快速緩解癥狀時可以考慮針灸的方法。偏實證的患者可以選擇中極、次 、地機等化瘀止痛,偏虛證的患者可以選擇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等調補氣血,化瘀止痛,臨證根據辨證搭配選穴,同時可用溫灸法加強療效。也可以選擇耳針法、皮膚針法、穴位注射法等。
中醫藥治療子宮腺肌病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搭配或者綜合運用,不僅療效明顯,副作用小,且可以長期治療,對于子宮腺肌病這個需要很長療程的疾病來說非常有優勢。
對于子宮腺肌病,不僅需要專業的醫療干預,還需要自身加強對日常飲食習慣的關注和調整。切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對于一些發物,如鰻魚、蝦、墨魚、咸魚、羊肉、蟹等盡量避免。禁止食用含較多激素成分的食物或保健品,比如豆制品、雪蛤、蜂王漿等。對一些熱性或比較滋補的食物,如阿膠、桂圓等盡量減少攝入。建議患者以清淡、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注意營養平衡。貧血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糾正貧血的食物,如菠菜、豬肝等。
女性一旦出現了繼發性的痛經、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下腹部疼痛等癥狀,應當盡早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檢查,進一步確診或排除一些疾病,避免不良事件發生。如果確診了該病,要積極配合醫生,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