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芳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對學生高階思維的鍛煉和培養已經成為許多英語教師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主題群文閱讀的方法對學生英語高階思維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在下文中,筆者從強調課文中心、加強教育引導、激活閱讀興趣、打破傳統模式、設計探究問題、運用思維導圖五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分析并闡述主題群文閱讀對小學英語閱讀高階思維水平的影響。
關鍵詞:主題群文閱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高階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4-0221-04
所謂高階思維是指,包括創新性思維、系統化思考、結構化思維、批判性思維等多種思維能力在內容的一種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而從小學生進行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其學習、成長、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師中,教師應充分借助主題群文閱讀對學生進行高階思維的鍛煉。
1.主題群文閱讀對小學英語閱讀高階思維水平的影響價值
(1)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在主題群文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是教師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具體來講,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文本內容的增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獲取到大量的知識內容,這不僅提高了學生要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要求。因此,在此過程中,教師會改變教學方法,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借助主題群文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讓學生在獲得個性化學習體驗的同時,實現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增長。進一步來說,在面對群文文本時,學生需要采取一定的閱讀方法才能實現對文本內容的高效閱讀,如略讀、精讀、跳讀等,并在閱讀主題這一主線的引導下,對文本中的知識線索進行關聯,實現對文本內容由部分到整體的全面認知。這樣,學生才做到了對群文文章的綜合認知,才能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所以,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做好角色的調整、做好群文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實現有效的自主學習。
(2)有助于促進學生深度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中,深度思維能力是學生具備高階思維的重要體現。在主題群文閱讀中,學生需要通過對英語閱讀文本的對比分析,發現不同文本之間的差異性和同一性,從而讓文本之間的關聯性更強,強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而且,在對群文文本進行分析時,學生還可以整合不同分析主體的想法,將眾多想法內容再次與文本內容進行深度交互、思考,進而實現對文本內容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在培養學生深度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對閱讀文本中詞匯語言、文體風格、情感表達的分析,引導學生注重文本間的聯系,讓學生對閱讀文本中存在的意義價值、思想內涵等內容做出正確的認知和理解,進而實現在理解中提高自身的深度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交流活動,為學生思維的碰撞提供空間,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對群文內容的理解,以此進一步促進學生深度思維能力的發展。
(3)有助于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創新思維能力作為學生應具備的高階思維能力之一,其在英語閱讀中也是教師應重點關注的內容。相較于傳統的英語閱讀知識學習,大部分情況下,教師都是以單篇內容開展教學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發展。而開啟主題群文閱讀后,學生不僅閱讀量得到了提升、閱讀的積極性有明顯進步,同時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有切實增強,這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有重要意義。而且,在主題群文閱讀中,教師并非用固定性的問題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借助開放式的思考主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從而讓學生在個性化的理解中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避免出現思想人云亦云、思想隨波逐流的情況,為學生自身創新能力的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2.主題群文閱讀對小學英語閱讀高階思維水平的影響策略
(1)強調課文中心,增添課外讀物
在進行主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明確,英語教材中的選文基本上都是與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有關系的內容,這就說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借助自己的生活經歷,對閱讀內容作出一定的理解。因此,在進行群文閱讀學習時,學生需要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提前預習,并在課后的時間內進行一定課外讀物的閱讀,從而確保知識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給學生推薦閱讀文本時,要注重文本內容與學生所學內容的關聯性,幫助學生將課上學習的知識內容遷移到課后的閱讀中,從而確保學生實現對閱讀文本進行有目的的閱讀。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為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教師主要將教學過程分為四個課時,前兩個課時內容主要以閱讀知識學習為主,而后兩個課時主要以語法和寫作知識為主。因此,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根據教師的指導完成對“story time ”部分閱讀知識的學習。首先,教師需要明確課文中心內容,根據單元標題和教學內容可知閱讀文本是與童話、服飾相關的內容,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注重對童話信息、服飾知識相關內容的理解和認識。首先,學生需要在閱讀中,完成以下兩個閱讀任務,即“Who are they in the story?”和“What are they doing?”學生在閱讀中,可以知曉文本講述了“The two men showed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And the king walked through the city in his new clothes.”而且,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時,學生會發現,閱讀的文本內容是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基于此,為了讓學生對閱讀的文本內容有更深入的認知和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增添課外讀物的方式,借助不同的童話故事內容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文本的遷移認知。如作者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像《海的女兒》《丑小鴨》等,教師可以搜集上述故事的英文版本,并引導學生以同樣的方式對童話故事的內容進行閱讀分析。這樣,既能做到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鍛煉,也能加強學生對童話故事的認知和了解。通過增添課外讀物的方式,可以在閱讀主題明確的前提下,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幫助學生完成對同一主題內容的群文閱讀,提高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和能力提升做到基礎鋪墊。
(2)加強教育引導,提升閱讀技巧
在主題群文閱讀中,教師作業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需要注重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幫助學生實現對英語閱讀內容的高效認知和理解。同時,在帶領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學習時,教師還應注重對閱讀技巧知識的傳授,這是學生實現自身思維能力進步的必要條件。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如何進行群文閱讀、怎樣實現高效的群文閱讀,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英語閱讀的學習中,能夠對問題產生積極的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的進步。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2 What a day!”為例。在學習“checkout time & ticking time”部分的閱讀內容時,學生主要是根據教材中提供的關于日記的閱讀內容,進行相應的知識學習,并且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日記的內容、形式,教師也為學生選擇了幾篇日記相關的閱讀素材,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具體來講,教師此次選擇的日記內容,是以填空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如I___Bobby____.Helooked____,because he ___his new kite.Thismorning,he and Tina wantedto fly his new kite.They____the hill.It was___there.同時,教師也提供了日記中需要填寫的詞匯內容,如meet,in the park,sad,lost,climb up,windy等,并且學生需要根據日記中描述的時態正確選擇詞匯的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并根據學習的語法知識完成日記內容的填寫。久而久之,學生在上述形式的鍛煉中,英語閱讀的思維能力便會得到有效進步。此外,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其提供的日記素材,總結出撰寫日記的基本模式,即需要有明確的時間、日期、天氣,并且要用第一人稱書寫,而后日記的正文內容可以定格,也可以縮進3~5個字母。而且,在日記中,多是以記述當天的內容為主,因此,在時態選用上常以過去時態為主。
通過對日記閱讀內容的分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了日記的構成形式、清楚了日記的必備要素,這對學生學習和分析日記相關的閱讀內容有積極意義,能夠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3)激活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視野
對小學生來講,注重對其學習興趣的激活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英語閱讀學習中,教師需要借助主題群文閱讀的開展,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活,讓學生以興趣驅動英語閱讀的學習,并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3 Holiday fun”為例。在進行“Culture time”內容的學習中,教師主要圍繞“How many main school holidays in the UK ?”為核心問題,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帶領學生認識和了解英國的假期。首先,為了激活學生們對即將閱讀內容的興趣,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彩蛋、海灘、圣誕老人等相關的假期元素,借助豐富的色彩、多樣的假期娛樂活動讓學生產生想要進行閱讀文本學習的興趣。接著,教師為學生介紹了英國的三個主要假期,分別是“Easter holiday”“summer holiday”“Christmas holiday”,并帶領學生認識了不同假期中的娛樂活動。比如在“summer holiday”中,大家會進行游泳、野餐等。而后,教師可以對閱讀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讓學生對英國的假期有多一些的認識。如英國的學校通過在復活節期間會放假兩周,這個假期也叫Spring holiday;再如英國每個學校放暑假的時間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通過是七月中下旬到九月初期,長達6個星期。而后在完成對英國假期知識的學習后,為了讓學生可以進行群文閱讀學習,對比不同國家的假期文化,教師還帶領學生以“How many main school holidays in the China ?”為核心問題,對中國的假期進行了解和學習。在中國的一些重要的節日學校都會放假,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之余,能夠享受傳統節日帶來的假期的幸福感。同樣,教師也會以不同節日中的著名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中國假期的文本內容。如在Mid-Autumn Festival中,人們會進行eat moon cakes和watch the moon的活動,以表達自己對故鄉和家人的思想。
通過帶領學生閱讀和學習不同國家的假期文化知識,既可以激活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拓寬視野,在完成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的同時,實現自身高階思維能力的進步。
(4)打破傳統模式,增強閱讀能力
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多是以單篇文本的深入挖掘為主,并以對閱讀文章進行分割的形式,帶領學生對文本的每一部分都進行細致的探究,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閱讀文本中的知識點內容。雖然這種形式的閱讀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小學生更細致地掌握英語知識,但是,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英語知識的學習應以對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為主,這就需要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借助主題群文閱讀的方式,帶領學生分析英文文本的結構構成、文章異同、寫作方法等內容,以此促進學生英語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進而實現自身高階思維能力的進步。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4 Then and now”為例。在進行Story time部分的內容講解時,教師主要是通過對閱讀文本的分析,帶領學生認識和了解時代發展中產生的變化,即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對此,教師應以教材中的閱讀文章為主,并根據文本內容為學生選擇適當的其他與文章作為群文,帶領學生對具體的時代變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在教材的閱讀材料中,作者分別描述了six years ago/twenty years ago/thirty years ago三個時間段中不同事物的變化。如“thirty years ago,Mikes grandpa listened to the radio and read newspapers for news.Now he can read and watch news on the Internet.”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習,學生可以清晰地掌握閱讀內容。此外,教師還為學生搜集了其他能夠體現時代變化的英語閱讀資料,供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學習,如關于城市變化、衣物服飾變化、生活食物變化的內容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親身感受到的內容,因此,學生在進行群文閱讀學習,便可以通過英文文章進一步了解我們生活的時代的變遷。
借助傳統教學模式的打破,教師可以更好地運用主題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而學生則可以通過群文閱讀,提升閱讀能力,強化高階思維能力,做到對英語知識內容的有效掌握和運用。
(5)設計探究問題,指導思維作用
在進行英語主題群文閱讀的學習中,要想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探究性問題的形式,設置具備導向性的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對英語文章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在逐漸深入探究的過程中,借助思維的作用實現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因此,在主題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從群文的共同點或者差異點入手,進行探究問題的設計,從而使學生在探究問題中實現多元思考,加深思維作用。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為例。在本單元中進行story time部分的閱讀內容學習時,根據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可知,教材中的閱讀內容主要是從空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兩個方面進行講解的。而根據生活常識可以了解到,城市污染問題的原因并不僅僅是上述內容,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如噪聲污染、水污染等。基于此,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搜集適合他們學習的其他閱讀文章,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群文組合,以此開展閱讀教學。在具體主題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以此讓學生的思維發生作用。教師可以根據主題內容“Cleanliness and pollution”為核心,進行問題的設計,如What is dirty? What are the main ways in which cities are dirty? Why do cities get dirty? What pollution problems will arise when cities become dirty? Are there any good solutions?通過上述問題的設計,便可以讓學生對城市的“臟”“污染”等問題形成系統的思考過程,這對學生高階思維有著非常重要的鍛煉作用。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群文內容,設置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群文聯系的思考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提煉群文主要內容,形成結構框架,從而進一步發揮思維作用,實現高階思維能力的強化。
(6)運用思維導圖,輔助閱讀理解
在英語閱讀學習中,思維導圖的應用也是輔助學生理解閱讀文章、加深學生對閱讀文章深入認識的重要手段。因此,為了實現高階思維能力的進步,教師可以在主題群文閱讀中運用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提高對群文文本間主要內容的邏輯認識。同時,當學生完成對群文文章的學習后,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對群文內容進行整理,從而形成思維框架,建立思維架構,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形成結構化的思維能力有重要的幫助。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為例。在進行本單元的story time部分的知識學習時,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帶領學生對關于“protect the earth”的群文閱讀內容進行整合,以幫助學生形成對“protect the earth”的結構性認知。教材中將關于保護地球的相關知識內容劃分為四個小短文,并在不同的小短文中分別闡述了一個保護地球的可行措施。對此,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建立以“protect the earth”為中心、以“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為關鍵節點的思維導圖,而后再根據具體的閱讀內容,對四個重要節點的內容進行豐富和完善。如在“save water”的閱讀文本中,從水的有用性和缺乏性兩個方面說明了為什么要節約水和如何節約水。又如,閱讀“save energy”的文本時,文本從能源的來源、能源的儲量、節約能源的具體措施三個方面說明了為什么要節約能源以及如何節約能源。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便可以將群文閱讀中的主要信息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結構化的整理,從而實現對群文閱讀內容的理解,實現對自身高階思維能力的有效鍛煉。
3.結語
綜上所述,從小學階段應注重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有助于開發學生思維能力的英語學科來講。英語閱讀作為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應借助主題群文閱讀的方法帶領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學習,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自身高階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提升英語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玲,傅費琴.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路徑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2(32).
[2]杭玉潔.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2(06).
[3]趙莉莉.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生英語,2022(04).
[4]李敏婷.主題群文閱讀對小學生英語閱讀高階思維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D].廣東:廣州大學,2021.
[5]馮勝男.小學英語群文閱讀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