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劉通
以高性價比、低利潤率的極致精品換取市場,贏得用戶口碑,打造品牌形象,并在2-3 年有限的窗口期內,完善產品矩陣,在更高級別車型中賺取利潤,恐怕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2023 年伊始,微型純電車企已在揎拳擄袖、蓄勢待發。
2 月28 日,東風公司旗下東創紫聯(武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變更為東風汽車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專注小型純電賽道;同一天,云度汽車發布首款產品——小型純電車型云度玉兔;2 月26 日,眾泰汽車子公司江南汽車首款新能源產品— —純電小車江南U2 正式上市。
而在此之前,2 月吉利品牌發布了全新雙門四座微型電動車——熊貓mini;微型車北汽制造家寶悄然上市;1 月納米BOX 新增車型以及新款YOUNG 光小新正式上市。
在更重品質的存量時代,為何各大車企紛紛投身“入門級”市場?
故事要從2020 年說起!
2020 年7 月,上 汽 通 用五菱向市場甩出了一張“王炸” — — 宏 光MINIEV, 將沉寂已久的微型汽車市場再次引燃。自問世之日起,宏光MINIEV 便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攻城略地”。截止到2023 年2 月底,宏光MINIEV銷量累計達115 萬余輛;2022全年銷量更是累計55.4 萬輛,勇奪新能源汽車單車型年度銷冠。
宏光MINIEV 的一系列操作,觸動了諸多車企的神經。近幾年,奇瑞新能源、東風汽車、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等傳統車企,零跑汽車、幾何汽車、東風納米等造車新勢力,雷丁汽車、御捷新能源等曾經的低速電動車企業紛紛布局微型純電車市場。
分析車企做出這一選擇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宏光MINIEV 的亮眼表現,另一方面是微型純電車的入場門檻低,而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政策及市場的雙重加持。
從政策上看,雙積分政策給予微型純電車型更多的盈利空間,這也成為企業跑步入局微型純電車市場的主要驅動力。之前的新能源補貼政策門檻是續航250km,許多微型純電車的續航里程大都在250km 以下,自然無法獲得政策支持。同時,售價數萬元起步的微型電動車,刨除制造、運輸、營銷等環節的成本后,盈利空間有限。在雙積分政策鼓勵下,即便產品本身無盈利,企業也可以憑借大量銷售微型純電車賺取新能源積分,實現積分銷售收益。
另外,國家及地方對低速電動車的規范,也給微型純電車市場創造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相關數據顯示,“老頭樂”這類低速電動車在國內保有量已經超過了六百萬輛。近年來,隨著國家開始陸續推出政策,對低速電動車進行肅清整頓和升級,這一市場價值預計將達到千億級。

2022年部分小微車型銷量排行榜銷量排名 車型 銷量 廠商 售價(萬元)1 宏光MINIEV 554067 上汽通用五菱 3.28 - 9.99 2 QQ冰淇淋 96539 奇瑞新能源 3.99 - 5.75 3小螞蟻 95669 奇瑞新能源 7.00 - 10.30 4 東風EV新能源EX1 80564 東風汽車 5.57 - 7.17 5 長安Lumin 70267 長安汽車 4.99 - 6.99 6零跑T03 61919 零跑汽車 5.99 - 9.95 7花仙子 49622 江汽集團 6.69 - 9.09 8 科萊威CLEVER 45178 上汽集團 6.00 - 6.00 9奔奔E-Star 41351 長安汽車 5.38 - 8.49 10 寶駿KiWi EV 34137 上汽通用五菱 7.78 - 11.38 11 凌寶BOX 30056 吉麥新能源 4.38 - 6.88 12 雷丁芒果 20556 雷丁 2.98 - 7.39 13 納米BOX 14896 東風納米 5.97 - 7.97 14 五菱Air ev晴空 13477 上汽通用五菱 6.78 - 8.28 15 元寶 9759 北京汽車制造廠 4.19 - 5.19 16 風光MINIEV 9423 東風小康 3.26 - 5.91 17 朋克多多 7541 御捷新能源 3.78 - 4.58 18 EX3 功夫牛 6495 幾何汽車 5.88 - 6.88 19 YOUNG光小新 6019 電動屋 6.48 - 9.48 20 百智大熊 5656 領途汽車 3.68 - 5.68 21 小虎FEV 5157 小虎汽車 4.09 - 5.59 22 華晨新日i03 5143 華晨新日 4.39 - 7.58 23 朋克美美 4923 御捷新能源 3.48 - 3.98 24 易至EV3 4849 江鈴集團新能源 7.98 - 8.48 25 凌寶uni 4275 吉麥新能源 3.88 - 4.78 26 華晨新日i03A 1369 華晨新日 8.58 - 12.50 27 小麒麟 558 江鈴集團新能源 5.59 - 5.89 28 北汽EC100 58 北汽昌河 7.18 - 7.58 29 國機智駿GC1 50 國機智駿 7.38 - 8.38 30 海馬愛尚EV 50 海馬汽車 3.98 - 4.28數據來自車主之家,根據網絡數據整理
從市場角度來看,無論是在擁擠的城市道路還是農村,微型純電車的續航里程、便利性和經濟性都能得到充分發揮,且其價格有很大優勢。與此同時,微型電動車已經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更鮮明的特色,無論設計、配置還是性能都較以往有了長足進步。
除了具備一定的實用性以及定價低外,如今的微型電動車具備了更強的可玩性。在眾多產品發布會上,車企將小巧、精致、個性的微型純電汽車定位為迎合特定群體用車需求和審美,且具價格優勢的最佳代步工具。微型純電車似乎成為年輕消費者的不二選擇。
從企業發展角度來看,微型純電車具有生產成本低、技術要求低的特點,遠比中高端汽車市場更容易進入。在入局者中,既有整車廠“正規軍”,也有不少低速電動行業“轉正”過來的企業。對于想要打贏翻身仗的眾泰,快速躋身汽車圈的均瑤,抑或是乘勢而上的御捷新能源等企業而言,微型純電市場無疑是最簡單、快速、經濟的“跳板”。
正因如此,微型純電車市場呈現出一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世景況!

然而,微型純電市場真的如所想一般前景廣闊嗎?恐怕現實沒有那么“豐滿”。
首先從微型純電車爆發時間點來看,疫情三年導致國民消費疲軟,在此背景下,一輛時尚、經濟、個性的微型純電車更容易贏得消費者青睞。但疫情過后,從長遠來看,消費升級趨勢不變,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快速增長。
其次,從車企盈利角度來看,微型純電車利潤率較低。以積分賺取利潤的運營策略,在未來幾年可能逐步失效。雙積分的核心目的是保證積分市場供需平衡,積分價格相對穩定,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滲透,雙積分的考核體系也在發生變化。
2022 年7 月7 日, 工 信部發布了2024-2025 年雙積分征求意見稿,其中低續航乘用車將進一步調低系數,例如續航里程150km 的純電動車,2021-2023年單車積分1.24分、2024-2025 年則為0.57 分,下降54%。
新能源積分價格近幾年也在逐年遞減。2020 年新能源積分大概在3000 元/分;2021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預期,可交易積分供大于求,積分價格顯著降低到幾百元/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新能源積分將進一步降低。
在失去積分支撐后,車企想要從微型純電車上獲取利潤,需要結合消費者需求,打造安全、科技及智能配置豐富的精品小車,而這勢必會抬高車輛價格。目前市面上宏光MINIEV、小螞蟻、花仙子等品牌高配車型價格已逼近或接近10 萬元大關,但消費者真的買賬嗎?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成熟以及原材料價格的回落,未來2-3 年,一款配置豐富、更遠續航、可快充的A 級電動新能源車或許10 萬左右即可入手。那時續航里程低,車身空間小,實用性不大的微型純電車市場估計前景堪憂。
從市場容量來看,有人將希望寄于國家對低速電動車“老頭樂”進行肅清整頓和升級,認為這部分市場空白將由微型純電車來填補和搶占。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王均金建議鼓勵使用低成本、高性能的經濟型電動車,加速淘汰“老頭樂”等低速電動車。但問題是“老頭樂”便宜,新能源車貴;“老頭樂”不需要駕照,新能源車要駕照。消費者會不會為多出來的錢買單;又是否有資金和精力進行駕考,這都是問題。
與此同時,微型純電車固有的一些缺陷,將會在使用場景上有所限制,妨礙了市場的進一步拓展。最明顯的莫過于續航和充電效率。目前,公共的慢充設備越來越少,而有限的續航能力,也進一步限制了用戶的出行半徑。雖然已有部分車企已在著手解決這些問題,如熊貓mini 200km 續航版本擁有直流快充功能;思皓花仙子應用了更抗寒兼具快充的鈉離子電池包;但其價格也水漲船高。
從政策角度來看,以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向微型電動車關上大門,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一線城市對微型電動車的需求。未來會不會有更多城市效仿上海,對微型電動車做出限制尚未可知。另外,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微型純電車輛技術含量低,幾無代表行業重點突破的技術方向,未來除在消費端可能獲得國家政策補貼外,企業在生產制造端基本不會獲得政策支持。

總的來看,微型電動車本身的市場定位就是較為小眾、個性的消費者群體,未來2-3 年,微型純電車依然會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熱銷也將持續下去,但其市場份額將集中在幾家頭部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車企的紛紛涉足,微型純電市場產品競爭已趨于白熱化,微型純電車市場未來也會更加精彩,最終受益的也將是消費者。但對企業而言,僅靠小微產品扎根立足幾無可能,以高性價比、低利潤率的極致精品換取市場,贏得用戶口碑,打造品牌形象,并在有限的窗口期內,完善產品矩陣,在更高級別車型中賺取利潤,恐怕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