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賦能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加強學生身體素質是十分關鍵的工作,而體育正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必須要全方位貫徹“人本”理念,充分突出和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積極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因此教師可以恰當運用信息技術,營造輕松愉悅的體育課堂氛圍,指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體育;課堂;構建
作者簡介:徐倩靜(1990—),女,江蘇省揚中市實驗小學。
信息技術能夠將教學內容以直觀形象、生動多彩的方式呈現,教師在進行體育授課活動時,應根據小學階段的學生的個性特點、身心發育規律等因素設計教學內容,并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構建高效課堂。此外,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具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師應緊緊圍繞這一特點,尊重他們的發育規律和學習需求,不斷提高授課的質量和效率。
一、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優勢
(一)豐富教學內容
當前,部分小學體育授課內容較為陳舊,和社會的發展銜接不夠,與先進的教學觀念和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限制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無法充分體現學生作為體育課堂主體的地位,導致學生無法通過教學內容深刻體會到體育學習的作用與意義。再加上部分學校的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材都不是很完善,這也打擊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利用短視頻、微課等媒介展現足球、籃球、跳遠等運動知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體育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1]。
(二)創新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小學體育課堂當中,通常是教師結合教材的內容開展教學,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課堂氛圍較為沉悶,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環節非常少,這就導致體育教學模式單一固定,相同的體育項目重復訓練,讓學生逐漸喪失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和積
極性。
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日常教學、課后訓練、體育考試以及體育比賽等環節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積極主動地探索體育知識,認真觀看體育賽事與技法,從而有效提升體育學習的效果。
(三)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素質教育和新課改都明確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做好自身的主導工作。固然,教師不能運用隨意、散漫的“放養”教學方式,但是也不能運用單一、死板的“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教學方式,這些方式都是無益于學生體育素養的發
展的。
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夠使體育課堂氛圍變得愉悅、熱鬧,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游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探索籃球場的面積、籃球的運球規則等問題,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從而獲得較為理想的體育教學效果。
二、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小學體育教學活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根據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小學體育教學中仍舊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急需更新
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對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始終在使用陳舊的教學模式,特別是在講解完體育運動的技巧之后就直接組織學生開展訓練。這樣導致學生覺得體育運動非常枯燥,無法對體育運動提起充足的興趣與熱情。
即使部分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了信息技術,也只是為了達到新課改的需求而機械式地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幻燈片,缺乏靈活性與創新性,這導致小學體育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師太過注重體育運動技能的講解
部分教師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太過注重體育運動技能的講解,卻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能夠自主探究體育運動的機會與時間非常有限,這導致學生難以把所學的體育運動技能運用于實踐活動當中,難以達到鍛煉身體及提升體育素養的目的。
(三)教師缺乏信息技術素養
首先,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并非體育專業的,開展規范化的體育教學活動都存在一定的困難,更談不上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于體育課堂當中了。其次,部分學校存在體育教師同時兼任其他課程的教學工作的現象,導致教師負擔過重,難以潛心研究體育教學,更難以把時間和精力分配到研究信息技術的運用上。最后,部分學校在培訓、評優等方面資源分配不均,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體育教師提升自身素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打擊了體育教師提升信息技術素養的興趣與熱情[2]。
(四)信息技術教學設備不足
當前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發展還不夠平衡,部分學校早早就引進了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系統,滿足教師便捷地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的需求。與此同時,仍然有部分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設備較為落后,特別是農村地區,仍然存在信息技術教學設備不足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
三、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對教師講解的知識感興趣,有助于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過去的體育教學活動,無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課程,通常都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導致教師講解示范得很累,而學生卻感到枯燥乏味,無法全身心投入,以致出現教師不愛上、學生不愛聽的現象。信息技術可以把圖畫、文字以及聲音等元素有機融合,形象直觀地呈現體育運動的過程,切實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障礙跑”這一體育運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軍人是如何英勇奮戰,攻破敵人的堡壘的?教師在課前給學生播放與這一情境相關的影片,學生的學習興趣瞬間就被激發出來,在訓練障礙跑的過程中都非常認真,順利地實現了學習目標。這樣,教師運用信息技術使體育課堂變得輕松愉悅,最終獲得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信息技術化解教學的重難點
信息技術能夠將體育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和技巧直觀生動地呈現,如呈現體育場地、比賽實況、技術分析等,這樣不但能夠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而且能夠有效解決學生理解重難點費時費力的問題[3]。
例如,助跑、踏跳、騰空、落地這四個動作是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教師在示范動作的過程中不能定格姿勢,學生只能在腦海中留下模糊的印象,這對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制作相應的動畫,將助跑、踏跳、騰空、落地這四個動作直觀呈現,通過慢動作回放、畫面暫停等方式,使學生看清動作的細節和要領,充分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提高授課質量和效率。
又如,在教學“前滾翻”這一技術動作的過程中,倘若教師通過以往的講解、示范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是無法獲得預期效果的。這主要是因為教師的分析、講解內容都比較抽象,無法讓學生有直觀的體會,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也難以真正地理解所學內容。倘若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提前制作好動作分解示范以及文字解釋等課件,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設備呈現,讓學生根據具體的學習情況,使用畫面暫停、慢放、重播等功能,就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掌握動作要領,切實提高運動技能,讓學生在后續的訓練中更加積極、更有動力。
(三)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
教師積極有效地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意志力,同時對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三觀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師不但要教授給學生相應的體育理論知識與運動技巧,而且應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4]。學校應對教師開展體育教學提供大力支持,不但要積極完善體育教學設施,而且要積極推動信息化體育教學工作,重視對先進信息技術的運用。
例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建立家長互動群,在互動群中上傳一些健美操音樂以及動作示范等內容,鼓勵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帶領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活動,把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工作貫徹到家庭教育當中。這樣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而且有利于建立融洽的親子關系[5]。
(四)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鍛煉動力
為了讓學生切實加強體育鍛煉,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教師需要注重體育課堂設計的針對性和趣味性。具體來說,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體育素養發展弱點等因素完成體育課堂設計,激發學生開展體育鍛煉的動力。
體育課堂有定期測試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環節,但測試后的數據往往未被充分利用,也未能發揮其真正價值。體測數據直觀表現學生的耐力、力量、速度、靈敏度等身體指標,是教師設計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因此,教師應運用信息技術,科學分析學生的體測數據,監測學生薄弱的體育項目,掌握學生真實的體育運動情況。教師參考真實數據,結合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科學設計體育課堂教學內容與過程,有利于達到精準化授課的目標。更重要的是,科學精準的數據,有利于促使學生優化體育鍛煉的計劃,提高體育鍛煉的能力,更有利于激發學生開展體育鍛煉的
動力。
(五)準確把握信息技術和傳統教學的關系
教師在實際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信息技術和傳統教學的關系。雖然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相比以往的教學模式有許多優勢,但也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體育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形象,但是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制成的教學課件,不能完全取代教師的詳細講解。教師的詳細講解能夠給學生帶來更真實、更細致的體驗感,而且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
信息技術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若教師濫用信息技術而忽視體育課堂本身以及學生的實際學情,就可能造成學生產生依賴性或者產生視覺疲勞,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體育的興趣,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6]。
結語
根據以上論述可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課堂,不僅要求教師深刻認識信息技術的優點與特征,還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喜好、身體素質等方面出發,設計科學的體育課堂教學方案。總而言之,信息技術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先進的教育觀念作為指導,促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不斷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樹立積極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今后的全方位發展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
【參考文獻】
[1]何燕惠.快樂游戲,促進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21(30):115-116.
[2]白億芳.開展陽光體育 打造高效課堂:小學體育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20(53):90-91.
[3]紀約限.建設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策略:以籃球教學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20(07):233-234.
[4]何宏艷.構建小學體育教學高效課堂之我見[J].新課程(上),2019(12):230.
[5]呂洪超.陽光體育,高效課堂:淺談小學體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11-12.
[6]許傳學.體驗課堂快樂,感受體育魅力:小學體育教學高效課堂構建思考[J].新課程(中),2019(06):166.